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952条记录
高盐低pH值法提取玉米基因组DNA的研究

玉米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优化建立了基于玉米叶片的高盐低pH值法提取玉米基因组DNA,经琼脂糖电泳检测表明,提取的DNA主带清晰、无降解现象、质量好,满足基于SSR标记的5色荧光电泳检测系统。此方法比目前提取植物基因组DNA常用的CTAB法和SDS法具有成本低、步骤简单、不使用酚、氯仿、异戊醇等有毒有机试剂的优点,是提取玉米基因组DNA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 玉米 DNA提取 高盐低pH值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株和遮荫对花叶芒生长的影响

园艺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分株和遮荫对观赏植物花叶芒(Miscanthus sinensis‘Variegatus’)生长的影响,为种苗快速扩繁和应用配置提供技术依据。分株试验有4个处理,初始分蘖数分别为2~3、5~6、10~12和20~23个/盆,结果表明初始分蘖数对植株生长有明显影响,分株生长6个月后,植株的茎数、花序数、冠幅和地上生物量随初始分蘖数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但对植株高度没有影响。初始分蘖数为20~23个/盆时,繁殖系数最低,仅为2.1,而初始分蘖数为2~3个/盆时繁殖系数最高,为6.7,是前者的3.2倍。通过覆盖不同层数的黑色尼龙网形成了4个遮荫度,分别为0,25%,50%和75%。遮荫度对花叶芒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25%~50%遮荫度下,花叶芒的株高、茎数、花序数、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以及叶绿素含量都显著高于全光照条件下的,但遮荫度增加到75%时,这些指标又明显降低,由此得出25%~50%的遮荫度适合花叶芒生长,高于50%的遮荫度不利于其生长。

关键词: 观赏草 花叶芒 初始分蘖数 遮荫度 植物生长 叶绿素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解决方法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转基因技术在解决全球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和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人们对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研究出了多项分子技术来消除转基因带来的潜在威胁,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外源基因清除技术",有望成为解决该问题的有力工具。综述了几种解决转基因作物安全性问题的方法及其最新进展,并对几种方法进行了优缺点分析。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 安全性 解决方法 标记基因 目的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赤眼蜂品系ISSR-PCR条件优化及分子鉴定

昆虫知识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赤眼蜂Trichogramma不同品系在寄生能力等生物学特性上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可能被用于优良品系的筛选。通过优化影响赤眼蜂不同品系ISSR-PCR的主要参数,建立适于鉴别赤眼蜂不同品系的ISSR-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在20μL反应体系中,各反应物的最适含量为10×PCR Buffer 2.0μL,MgCl22.0μL(25mmol/L),dNTPs1.6μL(2.5mmol/Leach),正反向引物各1μL(25μmol/L),DNA模板1.0μL,Taq酶0.4μL(2.5U/μL),和ddH2O。ISSR-PCR的扩增程序为:95℃预变性5min,94℃变性50s,52℃退火1min,72℃延伸1min20s,35个循环,72℃延伸10min。结果表明,在上述优化条件下,采用ISSR-PCR可实现对7个赤眼蜂优良品系的分子鉴定。该研究对于赤眼蜂优良品系的筛选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赤眼蜂 ISSR-PCR 品系鉴定和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生菜试管苗生根与移栽对比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以两种培养基:(R1)0.8%琼脂+1/2MS基本培养基+50 mg/L kan和(R2)草炭与蛭石(3∶1)混合物+1/2MS基本培养基+50 mg/L kan,对转基因生菜试管苗生根和移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草炭与蛭石3∶1混合物代替琼脂为支持物,可以显著提高转基因生菜试管苗的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

关键词: 生菜 试管苗 生根 草炭 蛭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欧洲榛微卫星对我国榛属种质资源的分析

林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11对欧洲榛微卫星引物对榛属6个近缘种的34个DNA样本进行扩增,共获得81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在4~13之间,平均数目为7.36个,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介于0.47~0.86,平均为0.73。PCR扩增产物的DNA测序证明欧洲榛SSR基因座位中微卫星序列在6个种内的保守性,而在CACC28位点,一个被忽略的短三碱基重复序列也表现出长度多态性。另外,对于具有商业潜力的平榛、毛榛、川榛3个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平榛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为0.59。研究结果表明欧洲榛微卫星是用于榛属资源保护、品种改良以及种间遗传图谱构建的有力工具。

关键词: 榛属 微卫星 多态性 DNA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叶绿体表达载体构建及其融合基因在叶绿体中的瞬间表达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叶绿体基因组进化中高度保守的特点,根据烟草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设计引物,从甘薯(Ipomoeabatatas)叶绿体基因组中克隆了2个相邻的功能基因rbcL(GenBank登录号为AY942199)和accD(GenBank登录号为AY942200),并以此作为定点整合外源基因的同源重组片段。以来自叶绿体基因组的强启动子Prrn和Rps-bA-pro分别驱动选择标记基因aadA及phaC-gfp融合基因,构建成表达盒prrn-aadA-TpsbA-ter与RpsbA-pro-phaC-gfp-RpsbA-ter,然后将这2个表达盒串联在一起克隆进甘薯叶绿体同源片段中,获得甘薯叶绿体定点整合表达载体pSC-GFP。酶切分析证明,所构建的载体符合预期设计;采用该载体对甘薯叶片进行基因枪转化,结果显示,phaC-gfp融合基因可在叶绿体特异启动子和终止子的调控下在甘薯幼嫩叶片中瞬间表达,证明构建的载体pSC-GFP可用于甘薯叶绿体转化。

关键词: 甘薯 叶绿体同源片段 叶绿体表达载体 瞬间表达 中长链聚羟基脂肪酸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和化肥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机肥、化肥及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等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合理的施肥量条件下,有机肥、化肥及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能够明显提高促进番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与化肥相比有机肥能够不同程度的改善番茄果实品质,表现在硝酸盐含量降低、番茄风味提高,但番茄果实Vc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关键词: 有机肥 化肥 番茄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天然林生态系统不同人类胁迫图论分析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不同人类活动方式所造成胁迫因素通过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着海南岛天然林生态系统健康。论文通过图论分析法将各种胁迫间交互作用关系矩阵化,然后通过矩阵计算分析它们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把不同胁迫间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关系简明化。图论分析结果表明旅游娱乐业、森林火灾、经济林种植、热带农业、木材砍伐等不仅影响力大,而且敏感性高,应该作为不同胁迫因素间交互作用分析中重点关注的胁迫因素;胁迫因素集合中存在强连通性子集,对子集中任何一种胁迫因素所造成的风险评价都需要考虑其对或受到集合中其它胁迫因素的影响。不同胁迫相互作用关系中,协同增大效应占主导地位,可能通过协同效应加大对天然林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生态学 交互作用关系 图论分析 天然林生态系统 人类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樱桃透光和郁闭树冠相对光照强度及其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差异

园艺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3年生‘红灯’甜樱桃(Prunus avium L.)为试材,应用树冠分格方法,研究了树冠透光和郁闭两种冠型内相对光照强度及其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差异,以及相对光照强度与果实产量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均自下而上逐渐增高,透光和郁闭树冠小于30%的相对光照区域分别占树冠总体积的25.23%和52.78%。透光树冠果实分布均匀,主要集中在树冠1.5~2.5m的高度;而郁闭树冠果实分布差异较大,主要在树冠的外围和上部;产量分别是9.02t.hm-2和3.53t.hm-2。果实品质因素与相对光照强度的回归分析表明:樱桃单果质量、果实硬度、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最佳的相对光照强度值分别为76.52%、46.84%、100.00%、41.63%和75.77%。

关键词: 樱桃 冠层 相对光照强度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