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952条记录
利用甘薯质体同源片段构建多顺反子表达载体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质体基因组的进化保守性,根据烟草质体基因组全序列设计引物,从甘薯(Ipomoea batatas L.)质体基因组中克隆了两个相邻的功能基因rbcL(GenBank登录号为AY942199)和accD(GenBank登录号为AY942200),以此作为定点整合外源基因的同源重组片段。选用水稻质体基因组强启动子prrn及psbA3'非翻译区调控选择标记基因aadA和报告基因gfp,构建多顺反子表达盒prrn-aadA-gfp-psbA-3',之后将表达盒克隆进甘薯质体同源片段中,获得甘薯质体多顺反子定点整合表达载体pSAG,酶切鉴定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载体符合预期设计。这为后期甘薯质体转化体系的建立和通过质体基因工程手段将更多目的基因导入甘薯进行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甘薯 质体同源片段 多顺反子 表达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板栗苞和牛粪混合堆肥的物质变化特性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板栗苞和牛粪为原料,在北京市密云板栗生态园中进行了为期40d的高温好氧堆肥。板栗苞取自密云水库库区板栗生态园,牛粪取自周边养牛场的奶牛粪便,初始混合物料C/N为25~30,含水量在55%~60%,采用人工翻堆的方法进行通风。结果表明,由于板栗苞与牛粪都是木质纤维素含量较高的物料,所以在堆制结束时,堆肥中的粗纤维含量仍有10.11%,整个过程中粗纤维降解率为57.25%。水溶性硝态氮在堆肥过程中总体呈上升趋势,而铵态氮损失比较严重,比初始物料减少了33.30%。在堆肥结束时,C/N基本稳定在20左右。在堆制20d后,发芽指数(GI)已上升到了80%以上。说明板栗苞和牛粪堆肥40d后基本可以达到腐熟,但堆肥中仍残存部分有形的板栗苞,需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板栗苞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

关键词: 板栗苞 牛粪 高温堆肥 物质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Web2.0的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农村信息传输不到位、农村适用信息资源开发程度浅、农民信息利用能力低等信息时代农村信息服务难题,作者在整合各类农村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基于Ajax和Web Service技术体系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注重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以为用户提供软件服务为主,实现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互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针对性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该信息平台通过在贵州省黔西县的示范应用表明,平台基本解决了当地农村信息传输与应用,为当地农业科技信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基础平台,有助于农村科技信息资源的积累与共享,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Web2.0 Ajax Web Service 农村信息化 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芥与花椰菜体细胞杂种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步及染色体行为异常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对黑芥与花椰菜体细胞杂种及其双亲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黑芥与花椰菜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同步性很高,而其体细胞杂种表现出明显的减数分裂不同步,各杂种不同株系间减数分裂不同步的程度与跨度各异。减数分裂不同步发生是由于为部分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某一时期发生停滞或推迟,这一时期(或第一个停滞时期)主要发生在第一次减数分裂的前期。花粉母细胞发育虽不同步,但最后均完成减数分裂形成花粉粒,所形成的花粉粒的活性相差甚远。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体细胞杂种有着较高的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异常频率,尤其是在中期Ⅰ后。主要表现为减数分裂中期Ⅰ的染色体的早迁、后期Ⅰ和后期Ⅱ的染色体滞后及染色体不均等分离、四分体时期的异常等现象。花粉粒的活性与减数分裂时期染色体行为异常程度有关,染色体行为异常及微核现象出现的频率越高,相对的花粉粒活力也越低。

关键词: 减数分裂不同步 花粉母细胞 体细胞杂种 染色体异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包膜尿素对甜瓜产量、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基质盆栽试验研究了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对甜瓜产量、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包膜尿素一次性接触施肥于幼苗根部。结果表明:包膜尿素处理的甜瓜产量显著(P<0.01)高于常规施氮处理,增产19.2%~19.4%;相比常规施氮,施用包膜尿素显著降低了果实硝酸盐含量(P<0.05);常规施氮处理的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在追肥前后出现较大波动,而包膜尿素处理在甜瓜生长期间均比较稳定;甜瓜植株氮素吸收曲线与包膜尿素氮素释放规律吻合;施用包膜尿素较常规施氮提高氮肥利用率1.1~20.6个百分点。综上所述,施用包膜尿素能实现增产、提高氮肥利用率以及改善品质的目的,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新型肥料。

关键词: 甜瓜 包膜尿素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免耕麦茬对苗前除草剂喷洒地面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研究

第九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 2009 CSCD

摘要:小麦收获后免耕播种玉米成为华北一年两熟种植地区生产的主要特点,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喷洒除草剂成为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由于在小麦收获过程中麦茬的割茬高度不一,因此麦茬对除草剂喷洒效果的影响也不相同,传统的手工喷洒试验由于喷洒方法不同,存在实验结果可比性差的缺点,为了配合机械化大面积喷洒除草剂作业,本研究设计了可以精确控制喷药喷头运动的农药精准喷雾测试系统,该系统携带的计算机可以精确控制喷头的运动速度和喷雾压力,论文详细介绍了该喷雾测试系统的结构和控制原理,利用该系统对不同麦茬高度和喷洒喷头处于不同麦茬行间情况下除草剂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的测试试验,得到了不同麦茬高度条件下除草剂喷洒在麦茬和地面的分...

关键词: 免耕麦茬 除草剂 分布

PROSAIL冠层光谱模型遥感反演区域叶面积指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面积区域作物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对指导作物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验证和发展基于物理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可避免基于经验模型的缺点。以北京地区青云店、魏善庄和高丽营为研究区,采用MODIS和ASTER两类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探讨PROSAIL物理模型反演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可行性,尤其在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上的稳定性,并与经验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与经验模型相比,物理模型模拟LAI值更具真实性;用线性组分加权的方法,对小尺度物理模型反演LAI进行尺度扩展并与基于大尺度遥感数据的LAI物理反演结果相对比,相差不大,说明LAI物理反演方法在空间尺度上的稳定性。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遥感反演 MODIS ASTER 尺度转换 冬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葡萄新品种‘瑞都香玉’

园艺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瑞都香玉’葡萄是从‘京秀’与‘香妃’的杂交后代中选出的优良早熟新品种,在北京8月上中旬成熟。果穗较松,平均单穗质量432g,单粒质量6.3g。果皮黄绿色,较脆。果肉硬,较脆,具玫瑰香味,口味甜香,可溶性固形物16.2%。不裂果。早果,丰产,盛果期产量30t.hm-2以上。

关键词: 葡萄 早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M真菌对复垦土壤中苜蓿养分吸收的影响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以内蒙古露天煤矿区土壤为供试土壤,以苜蓿为宿主植物的8种丛枝菌根(AM)真菌对苜蓿生长及养分吸收影响的盆栽试验,通过对比分析,筛选出对苜蓿吸收养分促进作用最为显著的菌种.并对接种不同AM真菌的植株的菌根侵染率、菌根依赖性等相关指标和植株各部分养分含量的测定,发现接种G.intraradices和接种G.mosseae3个菌株的处理菌根侵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接种G.mosseae(BGC XJ01)后苜蓿的地上部氮、磷、钾含量和地下部的氮吸收量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和空白对照.结果表明:8种供试AM真菌中G.mosseae(BGC XJ01)能够显著促进苜蓿的养分吸收.

关键词: 矿区复垦 丛枝菌根真菌筛选 苜蓿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市郊典型农田施肥研究与分析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京郊粮田、菜田和果园3种农田施肥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菜田和果园化肥施用量较高,氮、磷、钾肥均显著高于粮田。菜田和果园氮肥用量分别为1741.0和1172.8 kg/hm2,分别是粮田氮肥用量的4.5和3.0倍;磷肥用量分别为1375.1和996.4 kg/hm2,分别是粮田磷肥用量的15.5倍和11.2倍;钾肥用量分别为791.3和602.4 kg/hm2,分别是粮田钾肥用量的21.1和16.1倍。另外,3种利用方式的农田氮、磷和钾肥施用比例不同,粮田为75.4%、17.3%和7.3%;果园为42.3%、36.0%和21.7%;而菜田为44.6%、35.2%和20.3%。3种种植类型中均存在氮肥投入过量、钾肥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 菜田 果园 粮田 施肥量 施肥比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