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013条记录
苹果酸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选用4头带有瘤胃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作为瘤胃液供体羊,以2种不同精粗比(2∶8和3∶7)的粗料型日粮为培养底物,研究不同苹果酸添加量(0、3、6、9和12mmol/L)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精粗比日粮下,产气量、氨氮浓度、TVFA浓度及干物质(DM)降解率均是3∶7日粮的较高,而pH以2∶8日粮略高,差异均不显著。添加苹果酸后,3∶7日粮在培养2和18h后,各试验组产气量、TVFA浓度、DM降解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而氨氮浓度是6和9mmol/L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8日粮在培养24h后,各试验组的产气量、TVFA浓度、DM降解率和氨氮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H在2种日粮下均降低,培养2和4h,差异显著,但最终pH都超过6.30,适合正常瘤胃内环境的pH。

关键词: 粗料型日粮 苹果酸 内蒙古白绒山羊 瘤胃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苯酚-硫酸法测定杏鲍菇多糖方法的研究

食品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研究了苯酚-硫酸法测定杏鲍菇多糖含量时各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优化。通过实验发现,波长为485nm、苯酚用量1.4ml、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5min,在10.00~70.00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被测物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6,平均回收率99.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6%。

关键词: 杏鲍菇 多糖 苯酚-硫酸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及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8

摘要:试验对内蒙古包头市某奶牛场饲养的451头生产奶牛的1728个乳区进行检测、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252头,阳性率为55.9%;有效乳区1728个,阳性乳区480个,乳区阳性率为27.8%。从检测为隐性乳房炎阳性的乳区乳汁中分别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棒状杆菌、沙门氏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检出菌中传染性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检出率高。从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看,头孢唑啉和沙星类药物除了沙门氏菌以外对其他菌均高度敏感,常用药物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受性;狼毒中草药对链球菌有一定的敏感性,对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不好,对棒状杆菌和沙门氏菌没有抑菌作用;乳炎金针为中西药合剂,对6种致病菌抑菌效果都比较好。

关键词: 奶牛隐性乳房炎 病原菌 药敏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0%二甲戊·乙EC防除马铃薯田杂草药效试验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摘要:利用40%二甲戊.乙EC 135~175ml/667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防除马铃薯田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具有较好的效果,药后45d对杂草鲜重防效达85.6%~93.5%,各处理优于对照药剂50%乙草胺EC 150ml/667m2处理防效,但各处理均不如对照药剂33%施田补EC225ml/667m2处理防效。田间最佳推荐用药量以175ml/667m2为宜。

关键词: 除草剂 混剂 马铃薯 杂草防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羊杂交对比试验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8

摘要:利用从国外引进的肉用品种羊——无角多赛特为父本,当地母羊——小尾寒羊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结果表明,肉用杂种羔羊6月龄体重达23.72kg,较当地小尾寒羊羔羊的体重增加43.35%;6月龄胸宽达19.40cm,比同期当地羔羊提高22.55%,杂交效果较明显。

关键词: 肉用羊 当地羊 杂交 体重 体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草药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效果研究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8

摘要:采用中草药合剂"双黄连口服液"对新城疫病毒进行抑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鸡使用双黄连口服液安全性高,且对新城疫的最低抑杀浓度为0.005mg/mL。说明"双黄连口服液"对非典型性新城疫病毒有明显的抑杀作用。

关键词: 中草药合剂 安全性 新城疫病毒 抑杀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相关性状的研究

玉米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正常灌溉和中度水分胁迫处理条件下,测定23个玉米自交系其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并将玉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与生理生化、农艺学及产量形成因素等22个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在中度水分胁迫条件下的WUE均高于正常灌溉条件下的WUE;玉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与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穗位高、雄穗分枝数、开花至吐丝间隔、秃尖长、单穗粒重、穗粒数、穗行数等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

关键词: 玉米 水分利用效率(WUE) 生理生化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研究进展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8

摘要:瘤胃酸中毒是危害反刍动物常见的一种代谢病。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反刍动物日粮中含有大量的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饲料或者日粮纤维含量较低,导致瘤胃产生酸性物质过多,引起瘤胃微生物区系失调和瘤胃功能紊乱而造成的。笔者就瘤胃酸中毒的影响因素、类型及营养调控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瘤胃酸中毒 营养调控 反刍动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通过调控草料改善牛奶中脂肪酸成分

饲料工业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最近几十年以来,由于饲喂和管理方式、日粮中高精料和青贮以及放牧方式的改变,牛奶中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牛奶中必需脂肪酸和共轭亚油酸的含量也呈下降趋势,随着越来越多的"低脂"奶制品的出现,人们对这些脂肪酸的消费显著下降。众所周知,反刍动物食品是人类补充共轭亚油酸的主要来源。通过对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饲喂方式下奶产品中脂肪酸以及草料、精料和牛奶中的脂肪酸含量进行检测表明,采食新鲜绿色草料尤其是放牧的牧草,其牛奶中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显著高于采食青贮饲料奶牛的牛奶,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和CLA(尤其是C18:2,cis-9,trans-11)含量更高。

关键词: 草料 牛奶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级指数与相对值在奶牛用粗饲料品质评定上的比较研究

中国奶牛 2008

摘要:本文在测定江西奶牛养殖常用的6种粗饲料(串叶松香草、桂牧1号杂交象草、矮象草、黑麦草、墨西哥玉米与鸭茅)的常规成分基础上,实测了奶牛对这6种粗饲料的干物质随意采食量(DMI),并采用相关模型计算出这6种粗饲料的分级指数(GI)与相对值(RFV)。分别应用单项指标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干物质随意采食量(DMI)以及综合指标RFV、GI对试验用6种粗饲料品质的分级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单一指标都难以正确地评定粗饲料品质,必须使用综合的整体指标。GI是首个将粗饲料的可利用能、CP、NDF与家畜的DMI综合起来考虑的一个粗饲料综合评定指数,对粗饲料的分级比RFV更精确。

关键词: 奶牛 粗饲料 品质评定 分级指数 相对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