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00条记录
贵州石斛生态产业发展及建议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2 CSCD

摘要:贵州野生石斛资源种类丰富,为实现贵州石斛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贵州充分利用林木资源、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等自然生态资源创新发展石斛生态产业,坚持"石斛发展必须回归原产地、原生态"的理念,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目前,贵州石斛生态产业已形成以赤水市为核心的丹霞区金钗石斛和黔西南、黔南石漠化区铁皮石斛两大产业集群.根据贵州石斛生态产业现有形势和发展问题,提出贵州石斛生态种植智能化管理和产业多样化发展模式,全力打造贵州生态石斛品牌,有效推动贵州石斛生态产业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石斛 生态产业 智能化管理 发展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南方茶棍蓟马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分析

昆虫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基于mtDNA COI和CO Ⅱ的联合序列,探讨中国南方茶棍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方法]利用MEGA 6.0,DnaSP5.10和Arlequin3.5.2.2等软件对中国南方茶棍蓟马8个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基因流、分子变异及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推断群体演化历史.[结果]茶棍蓟马mtDNA COI和COⅡ序列均具有明显的AT偏好性,COI和COⅡ联合序列的长度为1146 bp,共有22个单倍型.中国南方茶棍蓟马总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表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Hd=0.924)和低核苷酸多样性(π=0.00600).8个地理种群总群体的遗传分化程度高(FST=0.84830),基因交流水平低(Nm=0.040),群体可能由于遗传漂变而发生明显分化.AMOVA分析显示,茶棍蓟马种群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组间种群(FCT=0.84922);Mantel检测显示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5029,P<0.01).中性检验结果表明,除云南两个地理种群外的其他地理种群近期可能经历了种群扩张.[结论]中国南方茶棍蓟马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基因交流较少;地理距离可能是影响茶棍蓟马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茶棍蓟马 地理种群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地理距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钝化材料对农田土壤砷有效性及白菜生长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施用不同复合钝化材料对贵州喀斯特地貌农田土壤砷(As)形态及蔬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能大幅降低蔬菜作物As含量的复合钝化材料,为As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安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不施钝化剂为对照(CK),设添加铁矿粉+钢渣(AB)、铁矿粉+煤渣(AC)、铁矿粉+钢渣+煤渣(ABC)、铁矿粉+钢渣+腐殖质(ABD)、铁矿粉+钢渣+煤渣+腐殖质(ABCD)5个复合钝化剂处理,种植小白菜收获后,利用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测定As在土壤中形态变化差异和白菜中的含量,分析不同复合钝化剂的钝化效果.[结果]与CK相比较,添加AB、AC、ABC和ABCD 4种复合钝化材料能显著降低土壤As有效态含量(P?0.05,下同),而ABD的钝化效果不显著(P>0.05),处理ABC的钝化率最高,为60.91%.供试土壤中残渣态As(O-As)和铝型As(Al-As)的比例呈逐渐增加趋势,比例范围分别为32.52%~34.88%和16.44%~28.17%;而易溶态As(AE-As)、铁型As(Fe-As)和钙型As(Ca-As)比例呈下降趋势,比例范围分别为0.66%~1.50%、19.63%~31.28%和16.64%~17.15%.施用复合钝化剂的白菜生物量均显著提高,株高和株幅也相应有所增长,均达显著水平(除AC处理的株幅外),其中处理ABC的生物量增长达91.46%;地上部和地下部As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06~0.588 mg/kg和0.622~1.592 mg/kg,有效抑制白菜地上部和地下部对As的累积,其中,处理AB、AC、ABC和ABD的地上部(可食部位)As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GB 2762—2017)(新鲜蔬菜As≤0.5 mg/kg);处理AB、AC和ABC均不同程度地抑制白菜向地上部迁移As的能力.[结论]施用复合钝化剂2.5%铁矿粉+1.0%钢渣+2.0%煤渣,既可有效降低土壤As有效态含量,又能最大限度减少As在白菜地上部(可食部位)中的累积,有效促进白菜生长.

关键词: 白菜 钝化材料 盆栽试验 农田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主要农作物及其副产物资源调查与饲用价值评价研究

作物杂志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充分挖掘贵州省丰富的农作物副产物资源、缓解饲料资源短缺和加快推进农作物副产物综合利用,基于《贵州统计年鉴》(2006-2019年)及实地调查数据,开展贵州主要农作物(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甘蔗、花生、油菜、薏苡和荞麦)及其副产物资源调查,对收集到的部分农作物副产物的常规营养成分、消化能和相对饲用价值(RFV)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9种贵州主要农作物副产物中,小麦秸秆、薏苡秸秆和花生秸秆具有较高的粗蛋白含量(8.68%、8.52%和8.45%)、较低的酸性洗涤纤维(46.74%、40.63%和37.75%)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51.74%、46.37%和43.16%),营养成分较好;油菜秸杆、花生秸秆和薏苡秸秆的消化能(分别为10.91、9.25和8.91MJ/kg)均显著优于其他6种农作物副产物;油菜秸秆、花生秸秆和稻草的RFV均显著高于其他6种农作物副产物,且RFV高于100(分别为148.65、110.34和102.68)。说明在贵州地区,油菜秸秆、花生秸秆和薏苡秸秆等农作物副产物相对利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贵州省 农作物副产物 饲料资源调查 秸秆利用 营养成分 饲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贵协3号成株期抗条锈病基因的遗传定位

麦类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贵协3号对当前的条锈病流行小种表现为近免疫或高抗.为更好地利用贵协3号,拓宽小麦抗性育种资源,以Avocet S(来自澳大利亚的高感条锈病小麦品种)为母本、贵协3号为父本构建的F2∶7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运用集群分离分析法(BSA)并结合转录组测序(BSR-Seq)和小麦55K SNP芯片技术对抗条锈病QTL进行遗传定位.结果表明,共检测到有7个抗条锈病QTL,分别位于小麦1B(1)、2A(2)、2D(1)、5A(2)和6B(1)染色体上.其中位于2AS染色体上的Qyr.gaas.2A在三个环境中均被检测到,置信区间为 AX-108824773~AX-111675237(0~2.5 cM),对应的物理区间为 15.87~31.89 Mb(16.02 Mb),可解释17.07%~34.59%的表型变异.为了进一步提高该QTL的定位精度,在2AS染色体目标区段内设计了103对SSR标记引物,并选择2AS染色体上已报道的22个SSR标记,在双亲、抗感池和RIL群体中进行筛选和验证.最终筛选出 6 个多态性标记(Xcfd36、Xwmc382、hls-2A-04、hls-2A-17、hls-2A-18 和 hls-2A-103)可将Qyr.gaas.2A缩小到3.04 Mb的物理区间(15.87~18.91 Mb)内.在该目标区间共预测到13个候选基因,将在下一步的研究中进行分析验证.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混池转录组测序 55K SNP芯片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东方蜜蜂的形态分化(英文)

昆虫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遗传分化研究是认识蜜蜂形态多样性和适应性进化的重要环节,是确定蜜蜂资源管理单位和保护单位的前提,有助于保护蜜蜂的遗传资源。本研究通过分析形态分化,研究中国东方蜜蜂Apis cerana在中国地理环境下的遗传分化和遗传资源分布。【方法】从我国所有东方蜜蜂分布区102个采样点共采集6 147头东方蜜蜂工蜂,每一采样点10~20群中取60头工蜂进行解剖,测定与翅、个体大小、后足和体色相关的33个形态特征,进行多变量形态统计分析,划分形态类群。同时对分出的不同东方蜜蜂类群的形态特征及分布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聚类结果,我国东方蜜蜂分为14个形态类群。有5个类群具有较小的个体大小。海南类群个体最小,其次为滇南类群,台湾类群,南方类群和北方类群。这5个类群之间在吻长、前翅长、前翅第3亚缘室结构、体色和蜡镜长上存在显著差异。长白类群具有最大的肘脉指数、蜡镜和第5背板绒毛带宽。而西藏波密类群具有全国最小的第五背板绒毛带宽。西北类群具有最长的后足。川西高原的5个形态类群具有个体大、体色黑等特点。其中,巴塘类群肘脉指数(3.0169)全国最小,个体大小全国最大。阿坝类群具有仅次于长白类群的肘脉指数,且翅长和第七腹板最大。德荣类群体色最黑。雅江类群具有独特的翅脉角(A4,N23,E9和J10最小,B4最大)。川滇类群在川西高原个体最小。【结论】本研究在全面收集我国所有东方蜜蜂分布区样本,尤其是西藏波密、台湾省和川西高原的珍贵样本的基础上,进行了东方蜜蜂形态测量学分析。在我国共发现东方蜜蜂14个形态类群:海南类群、滇南类群、长白类群、台湾类群、波密类群、阿坝类群、巴塘类群、德荣类群、雅江类群、川滇类群、川贵类群、西北类群、南方类群以及北方类群。研究结果为中国东方蜜蜂遗传资源的保护和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东方蜜蜂 形态学 遗传分化 种群 多变量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株型模拟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株型结构是作物表型组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油菜株型研究不仅有助于定量化株型评价,选育高光效、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品种,也有利于提高油菜生长模型的机理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针对当下国内外作物株型研究现状,重点从传统作物株型和作物株型模拟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归纳总结,并着重综述了油菜株型相关研究进展,最后概要评述了当前在油菜株型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并展望了未来油菜株型研究趋势。

关键词: 油菜 株型 功能-结构作物模型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赫章县半夏软腐病病原鉴定

中药材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贵州省赫章县半夏软腐病病原类型。方法: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分离病原菌,通过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16S rDNA和icdA基因序列系统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从采集的带病样品中分离到8株菌株,致病性测定表明,菌株Bxrf1-2、Hbxrf2-4、Hbxrf3-1、Hbxrf4-6和Hbxrf4-7可经人工接种导致半夏、胡萝卜、马铃薯、黄瓜和大白菜腐软;5株病原菌株在NB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圆形、表面光滑、半透明、乳白色且边缘整齐,革兰氏染色呈红色,为革兰氏阴性菌;基于16S rDNA和icd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均表明,5株病原菌与已报道的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菌株聚集在同一分支上。结论:综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特征,将贵州省赫章县半夏软腐病病原鉴定为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

关键词: 半夏软腐病 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 鉴定 16S rDNA icd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春玉米生长、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覆膜栽培下不同水平商品有机肥替代20%氮肥对春玉米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为促进贵州玉米化肥减施增效提供依据.[方法]以"靖丰8号"玉米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化肥(处理1,CK)、减量20%氮肥+商品有机肥3000 kg/hm2(处理2)、减量20%氮肥+商品有机肥4500 kg/hm2(处理3)的大田覆膜玉米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春玉米产量、产量构成、生物性状、养分积累及土壤的肥力效应.[结果]春玉米产量以处理3最高,较处理1增产6.83%,增产达显著水平;各处理玉米穗长、穗行数和秃尖差异不显著,处理3玉米穗粗最粗(54.46 mm)、秃尖最短(0.83 em)、行粒数最多(40粒);玉米株高、茎粗和穗位高以处理2最优,显著优于其余处理;玉米植株氮、磷和钾吸收量以处理2最大,较处理1分别提高3.33%、3.06%和1.50%,较处理3分别提高5.54%、6.93%和3.70%;处理3较其他处理土壤pH最大、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最高.[结论]商品有机肥替代20%化肥氮能有效促进玉米生长,提升玉米产量,同时可起到改土培肥的作用;商品有机肥3000 kg/hm2替代20%化肥氮,玉米基本可实现稳产;商品有机肥4500 kg/hm2替代20%化肥氮处理的玉米增产效果最佳,产量构成较优,土壤酸性改良、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提升效果均最佳.故贵州玉米生产中替代20%化肥氮的商品有机肥推荐用量为4500 kg/hm2.

关键词: 商品有机肥;春玉米;产量;产量构成;生物性状;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高海拔区3个苹果品种果实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西南高海拔区苹果果实挥发性物质含量,明确不同品种果实挥发性物质特征,为高海拔区苹果品质调控及培育不同香气特征苹果种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3个产自威宁的苹果(烟富3、王林和维纳斯黄金)果实中挥发性物质,并对其挥发性物质成分特征及其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个品种果实共鉴定出挥发性物质93种,其中,酯类19种,醛类11种,酮类11种,醇类5种,酯类和酮类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较高,分别占总含量的54.73%~58.06%和18.58%~20.13%.乙酸2-甲基丁酯、(E,E)-2,4-己烯醛、3-己醛和2-甲基-1-丁醇是烟富3成熟果实的特征性香气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依次占总含量的1.15%~3.32%、0.08%~0.15%、0.03%~0.12%和0.03%~0.42%;2-甲基丁酸己酯、丁酸己酯、2-甲基丁酸丁酯、苯甲醛和1-己醇是王林成熟果实的特征性香气物质,相对含量分别占总含量的0.31%~2.18%、0.20%~0.98%、0.09%~0.32%、0.06%~0.11%和0.30%~1.01%;乙酸己酯、乙酸戊酯、反式-2-己烯基乙酸酯、己醛和1-辛醇是维纳斯黄金成熟果实的特征性香气物质,相对含量分别占总含量的0.42%~2.38%、0.05%~0.19%、0.03%~0.17%、0.11%~0.22%和4.34%~4.73%.[结论]威宁高海拔区域烟富3、王林和维纳斯黄金3个苹果品种成熟果实均为酯香型,辛酸乙酯、庚酸乙酯、2,6-二甲基-4-庚酮、3-甲基-2-丁酮、乙酸2-甲基丁酯和1-辛醇可能是影响威宁高海拔区苹果香气的主要挥发性物质.

关键词: 高海拔 苹果 挥发性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法 特征香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