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抑制油葵花药培养褐变的研究初探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油葵的花药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浓度激素的MS培养基中添加Vc(抗坏血酸)、AC(活性碳)、PVP(聚乙烯吡咯烷酮)对油葵花药愈伤组织进行抑制褐变处理。结果表明,AC在抑制褐变的同时也抑制了愈伤组织的生长,300 mg/l Vc及0.1%PVP均可有效抑制褐变,其中0.1%PVP抑制褐变的效果优于300 mg/lV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5个番茄品种抗细菌性溃疡病室内测定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收集内蒙古西部地区主栽的25个番茄品种,室内种植进行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抗性研究,采用种子接种和打顶法接种进行抗病性测定,按发病早晚、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划分抗性,结果筛选出5个耐病品种,未发现高抗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向日葵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07
摘要:内蒙古是中国最大的向日葵产区,种植面积约占全国向日葵总面积的30%左右;总产量占全国向日葵总产量的39%,均列全国首位。内蒙古不仅有着适宜向日葵种植的优越的自然条件,而且种植向日葵经济效益显著。因此,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向日葵生产,是内蒙古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07
摘要:国际国内畜牧业发展的经验证明,发展现代化畜牧业的基本途径就是推进产业化经营。从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产业化经营是充分发挥畜禽养殖的资源优势,推进畜禽产品的深度开发,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实现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促进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当前畜牧业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围绕农民增收目标,突破加工业瓶颈,建设好规模化生产基地,加快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培育壮大牛(羊)肉、牛奶、细羊毛等六大优势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根本性转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荒漠草原优势牧草营养价值评价
《中国草地学报 》 2007 CSCD
摘要:通过测定内蒙古荒漠草原26种优势牧草的常规养分含量、纤维组成、两极离体消化率,分析了不同牧草对放牧内蒙古白绒山羊的营养价值,同时应用随意采食量、静能估测模型计算了荒漠草原优势牧草的分级指数(GI值),对牧草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用营养成分和消化率指标评定,紫花苜蓿和五星蒿的营养价值最高,其次为中间锦鸡儿、圆头藜,最次为驼绒藜;(2)紫花苜蓿、五星蒿、中间锦鸡儿、圆头藜、碱蓬、全叶马兰、蒺藜草、沙打旺、阿尔泰狗娃花9种牧草GI值较高,牛枝子、甘草、猪毛蒿、松叶猪毛菜、软毛虫实、小针茅居中,灰绿藜、冷蒿、中亚狼尾草、针茅、无芒隐子草、西藏锦鸡儿、驼绒藜、黑沙蒿、刺叶柄棘豆、芨芨草、差巴嘎蒿11种牧草的GI值较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澳洲牛饲养现状调查
《中国草食动物 》 2007
摘要:通过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农牧交错区引进的澳洲荷斯坦奶牛的产奶量、生产性能、饲养管理状况及繁殖性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对该地区奶牛的饲养成本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澳洲牛在农牧交错区特有自然条件下的科学饲养管理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