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氮肥运筹对东北春玉米氮素吸收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玉米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吉林省榆树市粮食高产示范区,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春玉米的生长、产量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氮肥运筹方式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施氮量200 kg/hm2,全部用作基肥不追肥(基追比1∶0)处理前期氮素供应过量,导致氮素向子粒转运量减少,过多保留在营养体中,致使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相对其他处理较低;氮肥1/5基施,2/5拔节期追施,2/5大喇叭口期追施(基追比为1∶2∶2)的处理有较高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玉米生育期田间氮肥的表观损失主要由一次性过量施肥造成,增大拔节后追肥比例增加了收获后土壤的无机氮残留。对氮肥的调控应结合作物养分不同阶段需求及土壤养分供应,达到玉米高产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氮肥损失对环境带来的危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玉米籽粒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 2012
摘要:本研究采用乙腈提取、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离测定,建立了高灵敏度的可同时测定玉米籽粒中8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方法。对样品前处理方法和仪器条件进行了优化。8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0.5~5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63~0.9996。平均加标回收率在53.56%~107.71%,相对标准偏差为6.43%~15.82%。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合于玉米等作物籽粒中8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 基质分散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玉米籽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白2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北方水稻 》 2012
摘要:水稻新品种长白26系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生育期131d,在吉林省属中早熟品种,株高104.2 cm,穗长16.3 cm,平均穗约113.3粒,吉林省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8 682.8kg/hm2,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7.0%。历经多年试验研究,摸索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高产栽培技术,在其适应种植区域示范、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