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974条记录
宁夏中部干旱带几类土壤可蚀性对比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对比分析了旱作免耕农田、传统翻耕农田、冬小麦地、退耕草地(苜蓿地)和柠条林地地表粗糙度、风蚀量及其与地表附着物相关性等土壤可蚀性差异。结果表明:旱作传统翻耕农田就地起沙量最大,土壤可蚀性最小,是当地沙尘的主要来源之一;免耕、退耕草地和柠条林地都能有效减少地表风蚀,土壤可蚀性明显较强;传统翻耕农田、冬小麦地风蚀颗粒主要集中在近地表,为就地起沙;提高"杂草频度"即植被覆盖率,对有效防治就地起沙、提高土壤可蚀性效果明显。

关键词: 宁夏中部干旱带 土壤可蚀性 集沙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灌区不同氮磷组合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农业气象 2010 CSCD

摘要:依据2008年5-10月在宁夏灵武灌区的田间试验资料,探讨最优氮磷组合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2个氮磷组合处理的产量为7361~10680kg/hm2,比对照增产28%~85%,差异极显著(F=28.013,P=0.0001)。氮磷交互作用显示,低氮水平适量增施磷肥增产,低磷水平适量增施氮肥增产,即处理6(N15P6)、4(N15P9)、5(N15P3)、3(N10P9)增产明显,其中处理6(N15P6)投入氮肥225kg/hm2、磷肥90kg/hm2,产量构成因子为524穗/m2,93粒/穗,结实率93%,千粒重23.5g,各因子增长较均衡,产量最高,为10680kg/hm2,氮肥利用率45.5%,比当地常规施肥(氮肥300kg/hm2、磷肥45kg/hm2)增产17.4%,节约氮肥25%,增施磷肥50%,氮肥利用率提升20.7%,可消减和降低氮素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该组合值得在当地推广应用。

关键词: 水稻 产量构成 氮磷组合 总氮吸收 氮肥利用率

滩羯羔肉用品质研究

宁夏农林科技 2010

摘要:对经过肥育的9月龄和12月龄滩羯羔产肉性能和肉质测定,结果表明:12月龄滩羯羔屠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依次为37.96±3.76kg、18.58±2.46kg、51%,均高于9月龄屠宰的羔羊;肌肉理化性质、肌肉常规成分有差异,差异不显著;12月龄滩羯羔肌肉氨基酸含量16.2%,显著高于9月龄的13.71。%

关键词: 滩羯羔 产肉性能 肌肉理化性质 肌肉营养成分 肌肉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鲜食葡萄设施延迟栽培温湿度的变化与调控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虫啉农药不同浓度和施用时间对枸杞多糖的影响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合理使用吡虫啉农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10%WP吡虫啉不同浓度和喷药时间对枸杞多糖的影响,药剂浓度和喷药时间分别设置5个处理,药剂浓度以清水为对照,3次重复。[结果]吡虫啉的不同浓度和喷药时间对枸杞多糖含量有显著的影响,药后1、7、14 d的多糖含量有依次增加的趋势。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枸杞多糖有增加的趋势,稀释到2 400倍液时枸杞多糖含量下降,但都高于清水对照,1 200倍液和1 800倍液的枸杞多糖含量较高。中午13:30喷药,枸杞多糖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喷药时间,上午8:30、11:00和下午18:30喷药的枸杞多糖含量差别不大。[结论]吡虫啉10%WP的喷药时间应选择上午8:30~11:00或下午16:00~18:30,药剂量应选择推荐剂量和1 800倍液的剂量较为适宜。

关键词: 枸杞 吡虫啉 枸杞多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奶牛养殖环境污染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沼液对黄瓜灰霉病抑制机理研究

长江蔬菜 2010

摘要:进行发酵沼液对黄瓜灰霉病抑制机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沼液在室内对黄瓜灰霉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且对灰霉病菌孢子形成及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镜检观察到发酵沼液造成灰霉病菌菌丝发生断裂、扭曲、分枝增多,产生的分生孢子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结合药前、药后的病情指数分析得出,发酵沼液在田间只减缓了黄瓜灰霉病发病进程,并未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 发酵沼液 黄瓜灰霉病 抑制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胁迫对枸杞子总黄酮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宁夏枸杞"宁杞I号"为试材,通过防雨棚下测坑试验进行灌水量控制,灌水量依次为0、150、300、450、600 m2/667m2,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枸杞子总黄酮,研究不同水分胁迫对宁夏枸杞子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初期,不同处理枸杞子中总黄酮差异不大,其含量在0.703%~0.709%之间;水分胁迫中期,随着灌水量的增大,枸杞子中总黄酮均呈增大趋势,但增长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增长率分别为31.41%、61.84%、72.64%、87.17%和41.50%;水分胁迫后期,随着灌水量的增大,总黄酮减少率也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其减少率分别为13.67%、48.35%、29.23%、16.05%和8.28%。表明适宜的水分胁迫有利于枸杞子中总黄酮的积累。

关键词: 水分胁迫 宁夏枸杞 枸杞子 总黄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压砂地西瓜巨膜长蝽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

宁夏农林科技 2010

摘要:2006-2008年对巨膜长蝽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初步掌握了巨膜长蝽的发生规律、生活史、发育历期等生物学特性,明确了在宁夏中部干旱带每年只发生1代,危害盛期在5月上中旬,虫源来自周边荒漠草原区,危害途径是荒漠草原向瓜田迁飞,定殖扩散危害;并对不同种植方式的危害程度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合理的种植模式,对巨膜长蝽的危害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危害率降低70%左右;对4种无公害农药进行防效比较试验,其中3种药剂防治效果均在85%左右。

关键词: 西瓜 巨膜长蝽 生物学特性 危害机理 防治 荒漠草原 宁夏中部干旱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冬11号”小麦晚播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初探

宁夏农林科技 2010

摘要: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了晚播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宁冬11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推迟,宁冬11号营养生长时间缩短,生殖生长时间基本稳定。随播种密度增加,分蘖成穗率降低;10月20日、25日播种的分蘖成穗率显著高于10月15日、30日播种的。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和密度的降低,各生育时期的总茎数降低,收获穗数下降,产量显著降低,而品质变优;群体密度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形成优良的品质性状。因而,晚播"宁冬11号"应适当提高播种密度,以获得高产和优良品质。建议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在10月20日之前播种,每667m2播种量以35~40万粒为宜,10月25日播种,每667m2播种量以45万粒为宜。

关键词: 冬小麦 晚播 密度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