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974条记录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综述

农业科学研究 2009

摘要:水分是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重要限制因子,由于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的土壤水分供给的有限性,使它成为植物生长和生存的限制性因素.因而,对土壤水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土壤水分的测试技术和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研究方面进行综述,并且阐述了水分有效性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 动态特征 土壤水分有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互作效应对甘草产量影响的研究

土壤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最优混合"311"设计方法,研究人工栽培甘草的最优混合施肥,为甘草优质高产提供施肥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宁夏中部干旱带沙地土壤上氮、磷、钾对三年栽培甘草产量影响大小为:施磷>施氮>施钾;因子互作效应对产量影响大小顺序为氮钾互作效应(正效应)大于氮磷互作效应(负效应)大于磷钾互作效应(负效应);宁夏中部干旱带沙地土壤人工栽培(三年生,干货)甘草商品草产量大于6000kghm-2以上的农艺措施为:施纯N151.5~171kghm-2、施纯P2O564.5~88.5kghm-2、施纯K2O67.5~106.5kghm-2。

关键词: 甘草 肥料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追施沼肥对半干旱地区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用沼肥作追肥,设置10个不同施肥水平,研究其对小麦不同时期叶片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追肥量15000~30000 kg/hm2的处理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产量要高于对照以及追施化肥的。追肥量大于30000 kg/hm2的会抑制小麦的叶绿素的合成和光合速率。沼肥施用量在27000~30000 kg/hm2,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含量比不施肥和追施化肥处理有显著的提高,光合速率增加了22.3%~70.8%,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了30.1%~117.6%,产量提高了20.3%~40.6%,增产效果显著。在半干旱地区中上等肥力的麦田,沼肥作追肥的最佳施肥量应在27000~30000kg/hm2之间。

关键词: 沼肥 光合特性 冬小麦 追肥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施肥技术中养分平衡的概念与方法探讨

宁夏农林科技 2009

摘要:比较了养分差额平衡方法和养分总量平衡方法的优劣,举例说明了养分总量平衡方法的应用及效果。

关键词: 施肥量 养分差额平衡 养分总量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苁蓉寄生对梭梭幼苗水分生理特征及生长的影响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肉苁蓉的寄生对其寄主梭梭幼苗水分生理代谢及其生长的影响,以寄生和未寄生肉苁蓉的梭梭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同化枝的含水量、自然饱和亏、离体同化枝保水力及蒸腾速率,同时测定了2种条件下梭梭的株高、地径、冠幅,并对其当年新生枝的生长量进行定期连续测定。结果表明:寄生肉苁蓉后,梭梭同化枝的组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及保水力均小于未寄生肉苁蓉的梭梭,水分饱和亏增大,抗旱能力减弱。寄生肉苁蓉后,梭梭的蒸腾速率下降,其树高、地径、冠幅和新生枝生长量普遍小于未寄生肉苁蓉的梭梭。

关键词: 肉苁蓉 梭梭 寄生 水分生理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世行加灌三期WUA项目在宁夏农垦系统的实施及管理效益评价

宁夏农林科技 2009

摘要:利用世行加灌三期WUA项目于2007年在农垦系统成立首家用水户协会,目前灌区内各个管理处还是按照试点的形式在推广,并未形成规模。在每个灌区内,用水户协会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通过对灵武农场种子队用水户协会、平吉堡奶牛场平五支渠用水户协会和贺兰山农牧场二号扬水站用水户协会等建设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了农垦系统的实施效果,对农民用水户协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WUA 水费 灌溉管理 效益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荒漠草滩生态养鸡模式研究

农业科学研究 2009

摘要:对荒漠草滩生态养鸡模式以及鸡的放养密度、适应性、部分生产性能和肉质等综合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荒漠草滩为鸡的养殖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和较丰富的食物.荒漠草滩生态养鸡模式完全抑制了笼养鸡的呆板、怪癖等症,鸡的发病率极低,而且鸡肉肉质鲜嫩,鸡味浓郁,合乎现代市场要求,发展前景好.

关键词: 荒漠草滩 生态养鸡 综合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导入燕麦DNA的普通小麦HMW-GS及品质性状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导入燕麦DNA普通小麦后代品系为材料(11份),进行了HMW-GS组成及品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1份材料的HMW-GS组成均与受体宁春4号(1、17+18、5+10)不同,产生了3种亚基组成类型,其中1、7+9、5+10组合类型的材料有7个.燕麦DNA导入普通小麦后,其后代品系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及硬度的平均值分别比受体宁春4号高1.35个百分点、5.73百分点、9.49mL和1.23百分点.

关键词: 小麦 燕麦 DNA导入 HMW-GS 品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压砂田的发展与意义

农业科学研究 2009

摘要:压砂田是一种具有综合效能的旱作覆盖技术,是适应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地理、土壤条件的产物,具有明显改良和调节农田小环境的功效.介绍我国压砂田的起源、地理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分析宁夏压砂田的发展现状、前景与策略.

关键词: 压砂田 起源 历程 发展现状 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枸杞异型绒毡层发育的超微结构特点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半薄和超薄切片技术对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异型绒毡层的来源、结构及发育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枸杞异型绒毡层由药隔绒毡层和药壁绒毡层组成,两种绒毡层除了来源、形态及分布位置不同外,其分化、成熟和降解时间,以及细胞质组成、分泌物成分等均有差异。(2)小孢子母细胞期间,药隔绒毡层细胞电子密度大,具有很强的脂质性质,光滑内质网和脂质小泡很丰富;而药壁绒毡层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粗糙内质网较多。四分体后期,两种绒毡层细胞均含有很丰富的核糖体、粗糙内质网和分泌团。减数分裂前,两种绒毡层的细胞壁出现松散并呈絮状。之后,由于不同发育时期绒毡层细胞的不同分泌物在絮状细胞壁中的分布,致使二者的细胞壁都出现了一系列变化。(3)从小孢子早期开始,两种绒毡层细胞的质膜都发生了局部解体。分析推测,在母细胞期间药隔绒毡层具有较高的糖和脂类合成率,药壁绒毡层具有较高的蛋白质类合成率;在四分体后期,药隔绒毡层具有加强胼胝质酶合成和分泌的功能;而两种绒毡层絮状松散的细胞壁和局部解体的质膜有利于绒毡层的较大颗粒分泌物大量、顺利地分泌出绒毡层细胞。

关键词: 宁夏枸杞 异型绒毡层 超微结构 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