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北京市平原造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合北京市平原造林相关数据,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方法,采用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和替代成本法等方法,对北京市100万亩的平原造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北京市平原造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为325.89亿元,各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调节气候功能、净化空气功能、固碳释氧功能、降低噪声功能、固土保肥功能、涵养水源功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推动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建设、制定生态补偿政策及确定生态补偿标准提供了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鉴定与群体进化分析
《植物保护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茄黄化曲叶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disease,TYLCD)是番茄上的重要病害,可由多种双生病毒引起。为了明确北京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病毒种类和病毒基因组变异情况,本研究收集了51个采自北京不同区县的病毒疑似样品,进行了双生病毒的检测及分离物的基因组分析。经双生病毒简并引物检测25个样品呈阳性;扩增获得10个代表性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大小均为2 781bp,共含有6个开放阅读框;经比对,10个分离物与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Israel(TYLCV-IL)同源率大于99%;基于我国TYLCV分离物全基因组序列的变异分析表明,TYLCV在进化上比较保守,整个基因组上的变异是不均匀的;系统发育树显示我国TYLCV分离物在进化树上可分为3个组群,分析了我国TYLCV群体进化情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果实中成熟衰老相关small RNAs的最新研究进展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是研究果实成熟衰老的模式材料,其成熟是一个多基因调控的高度协调的遗传调控过程,伴随着色泽、质地、风味、香气和其他代谢等许多显著的生理生化变化。近年来,small RNAs作为一种新型的转录后调控因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几乎参与了动植物中所有的生理和生化过程。在植物中参与生长发育、果实成熟、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反应等过程。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番茄果实中small RNAs的分离鉴定现状,对番茄果实中与乙烯信号途径、颜色、风味、软化等代谢途径相关的small RNAs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展望了未来small RNAs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相关研究方向。
关键词: 番茄果实 成熟衰老 Small RNAs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改良剂对铅污染土壤中小白菜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以小白菜为试验材料,种植在人工配制的不同污染程度(800、1 200、1 600、2 000 mg/kg)的铅污染土壤中,研究不同浓度复合改良剂(0、600、900、1 200 mg/kg)对土壤有机质、p H值、小白菜可食部位铅含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900 mg/kg复合改良剂可使镉污染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4.19%~60.00%,但对土壤p H值无显著影响。施用复合改良剂可明显提高小白菜安全性和营养品质,4个铅处理小白菜可食部位铅含量降低19.11%~35.72%,维生素C含量增加13.27%~69.30%,可溶性糖含量提高54.17%~87.50%,干物质量提高28.36%~33.39%,粗纤维含量降低20.83%~31.03%。因此,复合改良剂能够用于重金属铅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推荐其适宜用量为900 mg/k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变化光源方向多图像的植物叶片表观三维模拟
《农业工程学报 》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真实准确地模拟植物叶片表观颜色,提出一种基于多图像的叶片表观模拟方法。首先搭建基于线性光源的表观图像采集系统,用以获得400张视线角度固定、光源方向变化的叶片图像集合;采用拟合方法自动地从400张图像中获得整个叶片表面的表观特征参数,包括漫反射强度、高光反射强度和粗糙度;利用该拟合方法对线性光源移动条件下理想物体的各种反射特征的变化情况进行仿真计算,然后针对叶片图像中的每个像素寻找与仿真计算结果最接近的表观模型参数作为拟合结果。通过该拟合方法,可将叶片表面上各个位置的表观参数合成3张表观参数图像,采用基于点光源的实时光照方法测试最终的可视化模拟效果。从模拟结果中可以看出利用该文方法得到的结果能够真实地表现叶片自身的表观质感特性,相对于传统方法更加真实准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速公路沿线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高速公路沿线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规律,确定高速公路对沿线土地的影响范围,以京承高速北京段沿线10km范围的1995、2004、2009年3期TM遥感影像提取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GIS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特点、规律和原因,并分析了与高速公路不同距离范围内土地利用程度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从1995—2009年,京承高速沿线土地用地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种用地类型之间的转换较为频繁,说明高速公路的修建对于沿线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剧烈,尤其沿线农业结构调整变化明显;2)高速公路沿线土地利用程度与高速公路的距离有较大关系,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最剧烈的区域为3~8km,8km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开始减小;3)1995—2009年,京承高速沿线生态服务价值先增加后减少,由于园地面积显著增加,京承高速沿线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总量变化相对平稳,距离高速公路1~3km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最剧烈,8km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逐渐平稳。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变化 京承高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子包衣的研究现状及实施良好农业规范的必要性
《种子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种子包衣的研究现状与应用进展,总结了种子包衣对种子的影响,指出了包衣种子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良好农业规范(GAP)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对中国良好农业规范应用到种子包衣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进一步说明,建立既适应我国国情又能够得到国际互认的GAP认证的包衣种子商品质量关键技术势在必行。
关键词: 种子包衣 种衣剂 良好农业规范(GA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了解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在国内的分布及致病性,试验采用病料接种敏感细胞、冰冻切片、接种细胞的间接免疫荧光技术、RT-PCR技术及特异性扩增片段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的一株病毒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接毒后的鲤鱼上皮细胞(EPC细胞)在36小时开始圆缩,逐渐形成网状结构,最后崩解脱落;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可检测到冰冻切片中和接种病料后的EPC细胞中有特异性荧光;通过RT-PCR技术可获得大小约为786 bp的DNA片段;测序结果显示,获得的扩增片段与IHNV株核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1%~100%;BLAST序列比对结果及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分离株与国内分离株20101008(KJ421216.1和KF600727.1)、HLJ-09(JX649101.1)、zyx(HM099906.1)、LQN131107(KJ441078.1)的进化关系最近。说明分离株与20101008(KJ421216.1)、HLJ-09(JX649101.1)、zyx(HM099906.1)等国内分离株有着相同的起源。
关键词: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 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RT-PCR技术 鱼苗 病毒分离 进化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