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沙藏埋枝处理对促进平欧杂种榛绿枝扦插生根的机制分析

果树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埋干黄化促进榛子嫩枝扦插生根的生理生化基础,为榛子及其他木本植物的扦插繁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平欧杂种榛为材料,对1 a生硬枝进行埋干催芽,获得基部黄化嫩枝,结合生长素处理,进行扦插生根试验并测定插穗营养物质、酚类化合物和内源激素含量。【结果】榛子黄化嫩枝的生根率显著高于非黄化嫩枝,黄化处理提高了榛子嫩枝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酚酸含量,降低了类黄酮和ABA含量,对IAA含量没有影响。在生根诱导初期,榛子黄化嫩枝的IAA含量极显著升高,IAA/ABA值显著上升,ABA含量变化不显著;未黄化嫩枝的IAA含量、ABA含量和IAA/ABA值没有显著变化。施加外源IBA后在生根诱导初期,黄化嫩枝的IAA含量升高了176%,IAA/ABA值极显著上升,ABA含量没有显著变化;未黄化嫩枝的IAA含量升高了75%,IAA/ABA值显著上升,ABA含量变化不显著。【结论】埋干黄化可以提高榛子嫩枝扦插的生根率,黄化处理促进了榛子嫩枝内源生长素的运输和对外源生长素的吸收转化,IAA/ABA值是衡量榛子嫩枝生根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关键词: 榛子 埋干黄化 扦插生根 生理生化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现代化大型连栋温室发展的回顾、现状与展望

中国蔬菜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经过起步、探索、提升三个阶段,目前北京现代化大型连栋温室总面积达到487 hm~2,用于蔬菜育苗与生产的约占15%,番茄生产水平已经达到30 kg·m~(-2)。为提高大型温室的利用率和生产率,提出了番茄栽培先进的设施设备条件是前提,岩棉无土栽培是核心,适宜生长天数250天是关键,采收30穗果以上是保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微滴数字PCR方法快速分析转基因玉米中外源基因的拷贝数

生物技术进展 2016

摘要:以玉米自交系501幼胚为受体材料,首先将来自球形节杆菌的EPSPS基因(G23V)按玉米密码子偏爱性进行优化与人工合成,并且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BAC9200中;然后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质粒载体转入玉米自交系501的幼胚中。经过愈伤诱导、草甘膦抗性筛选和分化培养最终获得14株转化再生植株。经PCR、RT-PCR检测表明,其中5株目的基因G23V-EPSPS稳定整合且在转录水平获得表达。随后,利用微滴数字PCR技术对外源基因拷贝数进行了检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5株阳性转基因植株中,外源基因G23V-EPSPS拷贝数分别为0.12、1.0、0.9、1.89和0.66,介于0~2之间。成功建立了草甘膦抗性基因G23V-EPSPS在玉米中的遗传转化体系,为以新型高抗草甘膦G23V-EPSPS基因作为转基因玉米筛选标记基因奠定了基础;而且以微滴数字PCR技术代替传统的Southern Blot简便快速的完成外源基因拷贝数的分析,为微滴数字PCR技术在转基因外源基因拷贝数检测上的广泛应用做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G23V-EPSPS基因 抗草甘膦 dd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太赫兹光谱的土壤重金属铅含量检测初步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索应用太赫兹时域光谱用于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检测的机理和可行性,尝试发展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和手段。研究了样品制备测量方法,确定了最佳的制备参数为:聚乙烯样品盒尺寸为35 mm×3.5 mm×35 mm,中间空隙1.5 mm;压片法样品质量220 mg,2.5 t压力;分别制作一定浓度梯度(30~900 mg/kg)的含铅土壤样品30组,使用Z-2型太赫兹时域光谱仪采集相应的土壤样品太赫兹透射光谱数据,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平滑处理、多元散射校正、基线校正,采用全谱-偏最小二乘法、区间-偏最小二乘法和遗传算法-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元素铅含量的定标模型并对预测集样本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样品盒法制作土壤样品并且基于遗传算法进行特征波段选择、结合偏最小二乘法的建模效果最佳,含重金属铅的土壤样本模型的标定集和预测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和0.81,标定均方根误差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3.55 mg/kg和39.52 mg/kg。本研究通过分析土壤样品的太赫兹透射光谱吸收系数与重金属元素铅含量的相关关系,建立了较好的预测模型。

关键词: 太赫兹时域光谱 土壤重金属 检测 偏最小二乘法 遗传算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氮素释放速率与预测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恒温培养试验研究了适用于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在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的氮素释放速率,并基于一级化学反应、采用田间试验数据构建了氮素释放预测方程。结果显示: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氮素累积释放量与土壤含水量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75 d左右的时候,在22%土壤含水量下其氮素释放达到了85%~90%,14%土壤含水量下达到了60%~82%,6%土壤含水量下达到了35%~42%。同时,田间试验结果也说明了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氮素瞬时释放速率受降雨及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显著;在降雨后或土壤含水量高的情况下,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的释放速率加快。在此基础上,通过最小二乘法求参等方式构建了以土壤含水量为主要因子的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氮素释放预测方程,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程度较好,决定系数达到了0.976。

关键词: 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 半干旱气候 氮素释放速率 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瑞都香玉”葡萄顺行水平龙干简易避雨栽培表现及技术要点

北方园艺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在总结了北京地区"瑞都香玉"葡萄顺行水平龙干形整形简易避雨栽培3年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品种在简易避雨条件下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园址选择、种植方式及枝蔓管理、排灌系统及水肥管理、简易避雨棚设置及管理、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控及花果管理等。

关键词: 葡萄 “瑞都香玉” 顺行水平龙干形 简易避雨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蚯蚓粪抑制植物土传病害研究尝试

西北园艺(果树) 2016

摘要:1引言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集约畜牧业的兴起,大量有机废弃物也随之产生。在中国,每年产生的工农业废弃物大约有1.8×1010m3。这些废弃物占用大量土地并释放出难闻的气味。由于土地减少和资金短缺,80%以上的废弃物被倾入河湖及其他水体中,造成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致使废弃物中的营养物质大量流失。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废弃物的处理同样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很早人们就知道蚯蚓在有机质分解和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玉米产业现状及生物育种发展趋势

生物产业技术 2016

摘要:玉米是全世界也是我国种植范围最广、用途最多、总产量最高的作物。发展玉米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满足市场需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了我国玉米产业的现状及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通过生物育种实现节本增效提高玉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技术途径,并对玉米主要育种技术及优势进行了阐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图像的作物病害状态表观三维模拟方法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病害表观信息难以获取导致的作物病害状态三维模拟困难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的作物病害状态表观模拟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单张图像提取病斑的形状、颜色以及位置特征,并对其变化过程进行自动推断;基于这些特征信息,对病害的病状以及病症表观进行建模。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利用网络中已有的病斑图像对病害侵染导致的作物表观变化进行真实地三维模拟,一定程度上解决病害表观信息缺失的问题,为数字农业设计及农业科普培训动画的制作提供有力工具。

关键词: 作物 病害 模型 虫害控制 三维 数字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化施氮对宁夏引黄灌区稻田CO_2、CH_4和N_2O通量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宁夏引黄灌区稻田施氮严重过量现象,在宁夏引黄灌区的青铜峡稻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常规施氮(N300)、优化施氮(N240)和不施氮(N0)对水稻不同生育期CO_2、CH_4和N_2O通量以及稻田增温潜势(GWP)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排放主要在水稻灌浆和成熟期,CH_4排放主要发生在水稻孕穗期,而N_2O排放关键期在水稻的分蘖和拔节期。与N0处理相比,施氮能显著增加稻田CO_2、CH_4和N_2O排放通量以及稻田GWP;常规施氮处理中CO_2、CH_4和N_2O的累积排放量分别为18 446.87、146.57 kg C·hm~(-2)和2.93 kg N·hm~(-2);为期一年的优化施氮没有显著增加水稻生育期内稻田CO_2排放,但使灌区稻田CH_4和N_2O排放分别显著降低了24.42%和36.28%。总的来看,为期一年的优化施氮使宁夏引黄灌区稻田GWP显著降低了26.70%。未来应结合土壤有机碳氮形态和含量变化以及土壤微生物技术,分析长期优化施氮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机制。

关键词: 宁夏引黄灌区 优化施氮 土壤 温室气体 增温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