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富士’苹果痘斑病与Ca营养、分布和定位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苹果痘斑病果实和健康果实不同部位Ca、K和Mg含量及离子微区分布,分析Ca定位与痘斑病发生之间的关系,探讨果实产生痘斑病的主要原因。【方法】以‘短枝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cv.Spur Fuji)为材料,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患痘斑病果实(简称病果)与健康果实(简称健果)的顶、中、底部果皮组织中Ca、K和Mg含量。同时,用X射线能谱仪分析果皮和果肉组织中Ca、K和Mg的微区分布,并观察Ca在亚细胞水平上的分布规律。【结果】病果的果皮中Ca含量显著低于健果,而K和Mg含量与健果无显著差别。X射线微区分析证明,健果果皮中Ca和K的X射线峰值显著高于病果的,健果果肉中Ca峰值显著高于病果的,K的峰值相反,但病斑区域K峰值极高。在健果中,Ca颗粒大量存在于果皮或果肉的液泡中,且分布均匀,但在病果中,Ca颗粒分布显著减少,尤其是在病斑区域的果皮细胞中,大量Ca颗粒出现在内陷的液泡膜之外,且其细胞形状不规则,内含物减少,内部形成大小不同的囊泡。【结论】病果的果皮组织中Ca含量明显低于健果的,病斑区果肉中积累大量的K。果皮细胞内Ca外泄,液泡内Ca明显减少。这些揭示细胞内Ca参与苹果果实痘斑病的发生。

关键词: 富士苹果 痘斑病 Ca营养 元素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苜蓿青贮研究进展

河北农业科学 2013

摘要:苜蓿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饲料资源,苜蓿青贮对我国苜蓿产业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苜蓿青贮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及发酵促进、发酵抑制及混合青贮等研究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当前苜蓿青贮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苜蓿青贮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 苜蓿 青贮 研究进展 混合青贮 添加剂 青贮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蛋白水平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牛乳中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

摘要:日粮营养水平是影响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日粮蛋白质水平是奶牛营养学研究的热点.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牛乳中尿素氮含量的影响,可为奶牛养殖中调整日粮蛋白质水平提供依据,达到既满足奶牛生产性能的需要,又减少饲料浪费,还可以提高日粮蛋白质利用率的目的.选用体质健康且产奶量、

关键词: 日粮蛋白水平 泌乳奶牛 生产性能 氮含量 尿素 牛乳 日粮蛋白质水平 日粮营养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姬菇生产适宜菌株与关键技术初探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姬菇的培育同时受菌株差异性、CO2浓度、播种方式、出菇开口方式、出菇棚结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对姬菇生产适宜菌株与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具有长柄性状(粗长棒类、细棒类)的菌株培育姬菇时具有较高的商品菇率,偏高的CO2浓度容易诱导子实体朝菌盖缩小菌柄延长的方向发育,并且这种发育仍表现出巨大的菌株差异性,具长柄性状的菌株在菌柄伸长的同时加粗不明显,且菌盖变小迅速;端面放一层薄栽培料的播种方式能够使姬菇原基发生的时间一致、着生位置深且均布整个料面,易形成众多的独立的菇体;双"C"形方式开口能够增加原基发生数量;半地下式地沟拱棚比坡式阳棚对温度、湿度的缓冲能力高,外界气温低时棚温下降缓慢,外界气温高时又因棚体处于地下进光少而升温慢,更重要的是这种棚体结构能够抑制CO2的迅速扩散,从而形成利于姬菇子实体发生发育的高湿、偏低温度、偏高CO2环境。

关键词: 姬菇 菌株选用 出菇设施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粪简易堆肥过程中各主要营养元素变化关系研究

北方园艺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配合果园基肥秋施工作,以干鸡粪为试材,研究了干鸡粪不同堆肥化处理过程中各主要营养元素的变化关系,探索最佳的鸡粪发酵方式。结果表明:鸡粪不宜湿样保存,应风干后保存,施用前再进行发酵。必要的水分、简单的密封处理和一定量的N素有利于鸡粪简易发酵;四周包裹起来压实、加适量水(50%~60%)和自然发酵,四周包裹起来压实、并加适量水(50%~60%)和0.2%尿素2种处理较适宜直接用于生产。

关键词: 鸡粪 简易堆肥 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水胁迫反应指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河北农业科学 2013

摘要:依据小麦50%以上的胁迫产量变异来源于产量潜力的事实,采用F.R.Bidinger(1987)的统计方法,介绍了水胁迫反应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2009~2010年抗旱鉴定产量为例进行了数据分析,以产量潜力和限水产量在胁迫产量与产量潜力间的相对位置为自变量,以胁迫产量为因变量,得出回归参数,以此计算预期胁迫产量;以胁迫产量与预期胁迫产量的差作为水胁迫指数基础,并以平均回归标准差调整胁迫指数。结果表明:水胁迫反应指数可以解决抗旱指数与胁迫产量正相关、与产量潜力负相关的问题,可以用于小麦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关键词: 小麦 水分胁迫 反应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解磷溶磷菌肥在冀西山区旱地玉米上的肥效试验

河北农业科学 2013

摘要:针对冀西山区石灰性土壤施用磷肥后易形成难溶性磷的特点,以不施用菌肥为CK,以5种不同的解磷溶磷菌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施用不同菌肥对土壤速效磷含量、植株全磷含量、籽粒全磷含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菌肥对玉米苗期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影响不大,对大喇叭口期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影响变大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收获期所有施用菌肥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均>CK,其中处理Ⅳ与CK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本研究条件下,施用不同菌肥对植株和籽粒的全磷含量影响不显著。参试菌肥均能够提高玉米产量,除处理Ⅴ外,其他菌肥处理的产量均>9000 kg/hm2,增产幅度(15.6%~24.2%)明显。

关键词: 菌肥 旱地玉米 冀西山区 肥料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环剥技术

河北果树 2013

摘要:环剥即在葡萄枝蔓上用刀横向将树皮呈双环状切开,并剥掉完整的一圈皮(环剥宽度3~5 mm)。环剥的作用是在短期内阻止上部叶片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向下输送,使养分在环剥口以上的部分贮藏。环剥有多种生理效应,如提高坐果率、增大果粒、提早浆果成熟期等。1环剥的部位及宽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寒板栗新品种——燕兴

山西果树 2013

摘要:燕兴是从燕山实生板栗中选出的抗寒板栗新品种,2012年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坚果椭圆形,褐色,有光泽,单果均重8.2g。果肉黄色,口感细糯,风味香甜。坚果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燕麦孢囊线虫在河北冬麦区的种群动态

植物保护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河北省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在自然环境下的侵染与发育特点,于2009—2012年分别采用漂浮法、浅盘法和酸性品红染色法在3个不同区域对土壤中孢囊和2龄幼虫(J2)以及根系内线虫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孢囊内卵的发育动态进行检测。在土壤中除6月上中旬未检测到J2外,周年均分离到J2。冬前J2出现小高峰,种群密度为12.3~18.6条/100mL土样;在4月上中旬J2大量发生,种群密度为52~65条/100 mL土样。冬前J2侵入小麦后能够发育至3龄幼虫,3龄幼虫发生高峰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4龄幼虫的发生高峰在5月中下旬,白雌虫形成高峰期在5月下旬,且1年后孢囊内卵孵化率达到86.5%。研究表明,燕麦孢囊线虫在河北省小麦上1年发生1代,关键侵染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

关键词: 小麦孢囊线虫 种群动态 侵染 发育 发生世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