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1-MCP对‘早魁’梨采后成熟软化、叶绿素含量和果皮结构的影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对‘早魁’梨果实采后成熟软化过程中叶绿素代谢和果皮结构的作用,试验用1.0μL/L 1-MCP处理‘早魁’梨果实,以空气密封为对照,研究在常温(25±2)℃贮藏条件下,1-MCP对梨果实硬度、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和果皮细胞结构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显著延缓‘早魁’梨果实硬度的下降速度,降低呼吸速率,推迟乙烯高峰的产生时间,抑制果皮组织中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的降解。此外,1-MCP处理的果皮表面具有丰厚的角质层和外表皮细胞形态,进而保护了内部薄壁细胞。说明‘早魁’梨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与乙烯信号、叶绿素含量和果皮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烟嘧磺隆悬浮剂不同施用量对玉米田杂草的药效药害试验
《河北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针对玉米常用的苗后除草剂4%烟嘧磺隆悬浮剂,以河北省衡水地区大田生产上常用的夏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材,在玉米5叶期(此时杂草基本出齐)采用不同施药量(1050、1500和1950 mL/hm2)进行喷施,分别以喷施清水和人工除草为对照,分析不同施药量对杂草防除效果以及玉米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施药量。结果表明:在玉米5叶期用4%烟嘧磺隆悬浮剂进行除草,适宜用量为1 500 mL/hm2,不仅对各种杂草防治效果好,而且对玉米不产生药害,玉米产量高。
关键词: 玉米 苗后除草剂 4%烟嘧磺隆悬浮剂 施药量 药效试验 药害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个谷子新不育系几个性状的配合力评价和遗传力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3 CSCD
摘要:以谷10A和谷11A作为不育材料,以来自不同生态区的谷子品种作为恢复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分析了这两个新谷子不育系和不同生态区恢复系的配合力和遗传力,为选育不育系和选配强优组合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不育系谷10A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恢复系中一般配合力较高的有K1011、日朝谷、晋谷21、冀谷26、大同28、冀谷24。谷10A与锦谷14、大同28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高;不育系谷11A的一般配合力虽然不高,但是其与日朝谷、冀谷26、K1011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高。②遗传力分析表明:株高、产量、千粒重、穗长这些性状的遗传力在F1群体中较高,受环境影响较小,对这些性状进行选择是有效的;单穗重、穗直径、穗粒重、千粒重、产量的狭义遗传力较低,说明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在F1群体中对这些性状有很大影响;而株高和穗长这两个性状在F1群体中主要是基因累加效应贡献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林果产业发展的现状 问题与对策
《河北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十一五"期间,河北省林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作者就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今后河北省林果产业的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葡萄苗木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北方果树 》 2013
摘要:优质葡萄种苗是建立高质量、高效益葡萄园的重要保证。但是,随着葡萄栽培规模的扩大,葡萄产业中仍存在许多共性技术难题,特别是葡萄种苗问题,已严重阻碍葡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葡萄质量的全面提升,尽快实现葡萄种苗产业的规范化非常必要。1苗木生产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行间覆膜技术防治棉花烂铃病
《中国棉花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棉田行间覆膜技术在河北省献县、河间市、曲周县三地开展了棉花烂铃病的防治研究和示范。结果表明,在棉田第一个棉铃成铃之前,利用塑料薄膜完全覆盖棉田行间裸露地面,可以阻止棉花烂铃病原菌由土中向棉铃上传播,有效防烂铃病的发生。在发病初期,对棉花烂铃的防治效果可达70%以上;到发病中后期,防效仍较显著,达到34.0%~54.92%。测产结果表明,行间覆膜比行间不覆膜的棉田每公顷增收子棉418.5kg,当年每公顷纯增收2641.5元,具有防治棉花烂铃病的潜力和推广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