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麦机械半精量播种技术初探
《新疆农垦科技 》 1992
摘要:小麦半精量播种是一项省种增产的农业新技术,我区已有部分地区开始推广运用。该项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上,采用优良品种,小播量均匀播种,以较少的基本苗,靠充分发挥小麦的分蘖成穗优势,提高分蘖数、穗粒数和单粒重量,从而达到省种和增产的目的。 1 小麦半精量播种的技术条件 1.1 对地块的要求:小麦半精量播种必须选择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要及早防治地下害虫;土地要整平,耙细、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不得有严重的凸凹不平;底肥施足;表墒要好,底墒要足。


鸡新城疫灭活苗—lasota免疫试验
《新疆畜牧业 》 1992
摘要:疫苗预防是防制鸡新城疫暴发流行重要手段,近几年常出现免疫鸡群暴发鸡新城疫的情况,原因是因为雏鸡母源抗体的干扰严重影响了免疫效果。油乳剂灭活苗——lasota联合免疫不受母源抗体干扰,免疫效果好,国内外已见报道,为此我们于1991年10月在石河子饲料公司鸡场进行了油乳剂灭活苗一lasota苗联合免疫试验,同时用灭活苗对一批三月龄鸡进行了免疫试验,结果如下:


稀释液渗透压对绵羊精液冷冻效果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对绵羊冻精采用两次稀释时,从调整Ⅱ液中葡萄糖含量和降低甘油浓度两方面,改变稀释液的渗透压,测定冻精效果。先增减糖的比例,配制9-2(对照), 84-1和84-2等试验组,其稀释Ⅱ液渗透压1191,1026、1499mmol/kg,获冻精情期产羔母羊率61.69, 63.31, 54.55(P<0.05)。随后, 以84-1为对照,降低甘油浓度,设3个试验组,即87-2,88-1和88-1a,渗透压相应为747,456,463mmol/kg,冻精情期受胎率1987年84-1,87-2为65.37,67.37;1988年87-2,88-1,88-1a为63.16,62.50,46.55(P<0.05)。试验说明,绵羊冻精采取2次稀释法,第Ⅱ液以4%甘油,渗透压为747mmol/kg时,冻精效果最佳。


黑白花奶牛产后早期生殖机能恢复初探
《中国兽医科技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奶牛繁殖力正常与否关键在于产犊后能否对奶牛及时配种受孕,一般认为母牛产犊后受孕时间不得超过85天。对新疆地区几个主要奶牛场的调查结果表明,母牛产犊后受孕期都在120天以上。本项试验旨在探明母牛产后子宫复旧和卵巢机能恢复的确切时间,于1990年5~12月开展了此项工作。


疑似煤酚皂引起雏鸡大批死亡
《中国兽医杂志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新疆北屯地区某鸡场,1989年9月10日本场孵化出雏5000只,育雏舍用煤酚皂配成3%溶液喷雾消毒,舍长25米、宽7米、高3米。消毒用煤酚皂4瓶(500毫升装)剩余约100毫升,实用1900毫


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其利用率,促进农业增产
《新疆农垦科技 》 1992
摘要:1 化肥在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土壤养分中的地位 兵团各垦区均属内陆干旱荒漠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在1.0%左右,全氮、全磷含量分别为0.04%~0.1%,0.07%—0.16%,碱解氮60mg/kg以下的占耕地面积的70%,速效磷(p_2O_5)10mg/kg以下的占耕地面积的77.3%,有效养分的氮磷比为6∶1。用全国土壤养分六级标准衡量,土壤有机质,土壤潜在养分和有效养分均属第四级下限。总的来讲,兵团垦区土壤是有机质偏低,缺氮少磷,养分比例失调,严重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已成为兵团农业生产发展上急待解决的迫切任务。 但兵团各垦区由于水土供需矛盾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扩大苜蓿、绿肥种植面积还存在一定的困难。1991年全兵团苜蓿、绿肥面积为93200hm~2(即旧制139.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93%。兵团畜牧业规模也不大,平均旧制4.2亩耕地一头牲畜,积肥不多,1991年全兵团厩肥施用面积为81133.3hm~2(旧制121.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65%。上述两项总共只占耕地面积的18.58%,远远不能适应和满


低糖哈密瓜酱加工工艺
《食品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以新疆特产哈密瓜为原料、低甲氧基果胶作增调剂,在不加人工色素、香精和防腐剂的前提下,根据加工原料的自然特性,利用物料的合理配比,采用热糖液预热固酶,真空浓缩和热装罐工艺,较好地保存了原瓜的风味和色泽,研制出色、香、味俱佳的低糖哈密瓜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