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河北发现二点委夜蛾为害玉米雌穗
《中国植保导刊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2013年10月6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谷子研究所研究人员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藁城试验站玉米田正常直立的玉米上发现二点委夜蛾为害雌穗,幼虫在苞叶内啃食籽粒、穗轴及花丝。此次发现二点委夜蛾为害位置在玉米田中部,呈小片状,在大约直径3~4 m的范围,调查了65株,其中36株受到二点委夜蛾幼虫为害,被害株率55.4%,有虫雌穗内有4~5龄幼虫1~3头,剥开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桥梁亲本导入玉米热带种质优良基因的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通过桥梁亲本将玉米热带种质优良基因导入到温带种质,目的是改善杂交后代的分离与选择效果。本研究热带玉米种质选用正大619和迪卡007,温带玉米种质材料选用郑58,桥梁亲本选用对光不敏感的群体选系材料冀5306,分别组配2组S0群体,其中,A组为热带种质与郑58杂交;B组为热带种质首先与桥梁亲本冀5306杂交,再与郑58杂交。自交和回交后代均采用穗行种植,分别调查各世代材料的自交结穗率,以及生育期、籽粒类型、穗行数和抗倒性等基本性状。结果表明:各世代材料的自交结穗率、籽粒类型和穗行数等性状均表现为B组优于A组,抗倒性为A组强于B组。选用光不敏感性材料作为桥梁亲本可提高温带与热带种质的生殖亲和性,与单纯回交相比,能够创造和保留更多的有利变异,大大提高导入和选择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实生苗不同嫁接方法下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直接定植、大树高接及矮化中间砧嫁接3种不同嫁接方式对苹果实生苗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规律产生的影响。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苹果标本实验园内,分别采集了5、6、7、8、9这5个月份苹果实生苗国红×长富6的实生后代叶片,通过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方法对直接定植、大树高接及矮化中间砧嫁接3种处理下苹果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大树高接、矮化中间砧这2种嫁接方式下,苹果叶片中与成花相关的内源激素GA3、IAA、CTK含量均比直接定植的实生苗内源激素含量降低,但ABA含量显著提高。苹果实生苗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与不同嫁接方式呈一定的相关性。可为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缩短苹果实生后代童期的影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涝害预防与灾后管理
《河北果树 》 2013
摘要:1涝害的危害1.1代谢紊乱涝害时,由于缺氧而抑制有氧呼吸,积累酒精;光合作用大大下降,甚至完全停止;分解大于合成,使生长受阻,果实提早成熟,产量、品质下降,贮藏力降低。1.2营养失调涝害时,土壤好气性细菌(如氨化细菌、硝化细菌等)的正常生长活动受到抑制,影响矿质营养供应;相反,土壤厌气性细菌(如丁酸细菌)活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草莓新品种“石莓7号”
《农村百事通 》 2013
摘要:"石莓7号"草莓是以"枥乙女"为母本,"全明星"为父本,采用常规杂交育成的新品种。2012年1月通过了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植株长势强,每株出花序3~6个,每序着花7~15朵。每株抽生匍匐茎15根左右,平均每株繁育秧苗20~50株。果实圆锥形,果面平整,鲜红色,有明显的蜡质层光泽,且光泽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行山区绿色 有机苹果生产模式对果园环境质量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采用绿色、有机生产模式,旨为生产品质安全、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果品,同时优化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以太行山区连续9 a采用绿色、有机生产模式的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对其2003年和2012年的园地土壤、灌溉用水和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检测对比。结果表明:2003年和2012年该果园的园地土壤、灌溉用水和大气环境质量均符合国家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标准。与2003年相比,2012年大气中的NOx和氟化物浓度显著增加,总悬浮物浓度显著降低;灌溉用水中总铅、总镉、总砷含量显著提高,总汞和六价铬含量显著降低,灌溉用水质量与集雨场风化岩石的重金属含量直接相关,受生产模式影响较小;土壤中重金属汞、镉、铅、铬和铜含量显著降低,与生产模式密切相关。
关键词: 太行山区 绿色产品 有机产品 生产模式 苹果园 环境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虫病原线虫对二点委夜蛾致病力的研究
《环境昆虫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的可行性,在室内比较了6种昆虫病原线虫对二点委夜蛾幼虫的致病力影响,生测结果表明,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HB8对二点委夜蛾幼虫致病力最高,处理120h后二点委夜蛾5龄幼虫的死亡率为93.33%。本论文还比较了二点委夜蛾不同虫态对H.bacteriophora HB8的敏感性,测定了不同温度、土壤湿度以及不同线虫剂量对H.bacteriophora HB8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点委夜蛾5龄幼虫对H.bacteriophora HB8最敏感,其次是3龄幼虫,而结茧的预蛹和蛹不敏感;在测定范围内,在25~30℃、15%土壤湿度以及侵染期线虫与二点委夜蛾5龄幼虫数量比不少于50∶1的条件下,H.bacteriophora HB8对二点委夜蛾幼虫的致病力最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山前平原高产类型区种植结构演变
《山西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为揭示河北山前平原高产类型区种植结构的基本特征和演化规律,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山前平原高产类型区1985—2010年种植结构演化进行初步研究,分析了该区域种植结构演变过程,探讨了种植结构演变原因,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实现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