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抗除草剂有色小米夏谷新种质创新

河北农业科学 2013

摘要:有色小米植株的农艺性状大多不佳,且不抗除草剂。以从不同生态类型区搜集的107份有色谷子(米)资源中筛选出适应黑龙港地区的20份材料为基础种质(母本),与抗除草剂品种冀谷25(父本)进行有性杂交,F2代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改造创新材料的不良性状,后代进行系统选育,最终选育出米色灰黑、抗除草剂的新种质。该种质青谷、灰黑米,抗除草剂拿捕净,穗长纺锤型、松紧适中,株高适中,根系发达、抗倒伏,抗病性强,且高产、适口性好,可作为培育抗除草剂、优质、丰产、有色小米的核心种质。

关键词: 谷子 抗除草剂育种 有色小米 种质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长季多雨天气苹果园常见病害的防治

现代农村科技 2013

摘要:自2013年6月下旬以来,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出现了长期的阴雨天气,降雨量较常年多3成以上,局部地区24 h降雨接近200 mm,并伴有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给区域内的苹果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长期的阴雨、潮湿及有时的高温环境非常有利于苹果锈病、褐斑病轮纹病、腐烂病、斑点落叶病、霉心病疫腐病等病原菌的侵染与发展,加之冀中南已进入雨季,高温高湿的环境将持续;一些园片因大风及冰雹等灾害对树体造成了损伤,减弱了树势,这些因素均为病菌的侵染创造了条件。因此,需强化果园病害的防控。下面介绍多雨地区常见几种病害的防治方法。1苹果轮纹病一般先由主干基部发生,然后向上蔓延到主枝、侧枝,最后到小枝,到小枝是最严重的阶段,经常造成小枝和结果枝死亡,整个树体衰弱。病害开始在主干的时候可以通过刮治病瘤控制病害蔓延,一旦到了小枝就没有办法刮治只能进行全树喷药防止新的侵染,已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

现代农村科技 2013

摘要:博野县梨树栽培历史悠久,梨树种植面积1 000 hm2。近几年来,梨树病虫害严重发生,影响着梨树安全生产和果农增收。其主要发生的病虫害种类有梨黑星病、梨木虱、黄粉虫、梨小食心虫、蝽象等。为控制梨树病虫危害,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自2009年以来,博野县制定了优质梨绿色防控措施,要求果农按照梨无公害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细胞悬浮系的中短期保存方法

作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细胞悬浮系的中短期保存广泛需要。本文应用中花15细胞悬浮系,比较了AA、N6、MS三种固体培养基对水稻细胞悬浮系的繁殖保存效果,结果表明,AA固体培养基保存效果最好。细胞系可以在AA0培养基上4个月、在AA0.5培养基上6个月(中间45 d左右继代一次)连续保存后仍然保持其可重悬性。通过比较AA固体培养基繁殖保存、冷冻保存、连续悬浮培养3种保存方法,表明AA固体培养基繁殖保存细胞系2~9个月内,既可保持细胞的可悬浮性,又对细胞系的POD、SOD活性和植株再生率影响较小,是一种理想的细胞悬浮系中短期保存方法。

关键词: 水稻 悬浮细胞 冷冻保存 植株再生 POD活性 SOD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点委夜蛾在玉米上新为害部位的确定

中国植保导刊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二点委夜蛾于2005年首次在河北省发现为害夏玉米幼苗,钻蛀茎秆。也曾有其为害莲座期大白菜、线椒果实的报道。2012年10月8日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藁城试验站的倒伏夏玉米上发现二点委夜蛾为害雌穗,2013年10月6日又在该地直立玉米上发现其为害雌穗。首次确定二点委夜蛾在玉米上的新为害部位。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玉米 为害部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抓好科研基地建设 支撑科研工作创新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

摘要:以滨海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例,从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出发,对建设现代化农业科研基地的必要性、特点、功能进行了阐述,对科研基地未来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科研基地 创新 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园士壤改良及施肥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2013

摘要:1 土壤改良 1.1深翻扩穴。深翻可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有利于微生物的生存与活动,提高土壤的熟化程度,使难溶性营养转化为可溶性养分,进而达到提高肥力之目的。如再结合增施有机肥、压青草等措施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深翻的程度以略深于根系的集中分布区为宜;一般沙壤土质的梨园60~80cm即可。

关键词: 土壤改良 施肥技术 梨园 土壤团粒结构 理化性状 改良土壤 营养转化 深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红苹黎栽培现状面临的生产问题及对策

现代农村科技 2013

摘要:1生产栽培现状国红苹果问世以来,以其优质丰产、早果早丰、适应性强、果形端正、色泽红艳、汁多味甜、香味较浓、"适宜采收期长、采前落果轻、耐贮藏等突出特点在河北省迅速推广应用,并引种到辽宁、河南、山东、山西等地.据不完全统计,在河北省中南部和黄淮海平原具有较高的商品经济价值,市场竞争力明显,成为一一些地区的主打品种,目前栽培面积约8万亩,.效益表现突出且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 栽培现状 生产 适宜采收期 黄淮海平原 市场竞争力 优质丰产 早果早丰 采前落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萝卜的营养保健价值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中国园艺文摘 2013

摘要:主要从整地、播种、定植、病虫害防控及采收等方面,总结石家庄地区秋季胡萝卜无公害栽培技术。

关键词: 胡萝卜 无公害 贮藏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模式对夏玉米氮肥利用和产量效益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施氮模式对夏玉米物质生产、经济效益和氮肥利用的影响,设置4种施氮模式:N0(CK)、N1(基肥30+大口肥120+吐丝肥30)、N2(基肥60+大口肥120)、N3(基肥120+大口肥120+吐丝肥30),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施氮能改善夏玉米产量因子、提高产量。氮肥适量后移显著改善穗部性状,N1与N0、N2处理相比穗粒数提高34.7和28.5粒,收获指数提高11.3%~17.1%,增加产量1590和60.6kg.hm-2。在同等施氮量下,氮肥部分后移能增加产量收入,但不能提高纯收益、产投比。夏玉米吐丝期施氮显著增加灌浆期干物质积累(N1、N3处理的干物质与N2相比分别提高2153和2319.4kg.hm-2),延缓吐丝后LAI的下降。施氮可以显著提高夏玉米花前花后生物量;氮肥部分后移到吐丝期可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适当降低氮肥投入,每1kg氮多生产4.3kg玉米;氮肥用量相同,氮肥适当后移,每1kg氮多生产0.56kg玉米。因此,合理的施氮模式,不仅可以增玉米加产量,还可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夏玉米 氮肥 经济效益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