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乌龙茶水提取物对人大肠癌LOVO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赛珍珠5800铁观音为材料,测定乌龙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黄酮类物质、没食子酸、8种儿茶素和3种生物碱的含量;并将0、0.2、0.4、0.6、0.8和1.0 mg·m L~(-1)乌龙茶水提取物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大肠癌LOVO细胞中,分别处理24和48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以0.6和0.8 mg·m L~(-1)乌龙茶水提取物处理LOVO细胞48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乌龙茶中各化学成分的含量均较高,水浸出物含量达40.8%以上,茶多酚含量14.2%,游离氨基酸含量1.8%,可溶性糖含量6.9%,黄酮类物质含量0.7%,儿茶素总量12.2%,咖啡碱含量1.7%,这些成分为其品质保证和功效发挥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MTT法试验结果表明:0.2 mg·m L~(-1)乌龙茶水提取物对LOVO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处理24和48 h后,0.4~1.0 mg·m L~(-1)乌龙茶水提取物对LOVO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达13.9%~79.6%和16.4%~89.2%.0.6和0.8mg·m L~(-1)乌龙茶水提取物处理下LOVO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0.4%和62.3%,且低含量下细胞凋亡主要呈早期凋亡形式.扫描电镜观察显示,0.6和0.8 mg·m L~(-1)乌龙茶水提取物处理48 h后LOVO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细胞体积缩小,细胞间隙增大,表面微绒毛断裂、减少甚至消失,细胞膜表面出现塌陷,产生类似空洞的结构等.因此,乌龙茶水提取物能有效抑制人大肠癌LOVO细胞增殖,并可诱导其凋亡的发生.

关键词: 乌龙茶 大肠癌细胞 增殖 凋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州左海湖细菌群落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及典范对应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揭示福州左海湖细菌群落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通过构建16SrRNA基因克隆文库对全湖水体细菌群落进行了调查,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探讨影响细菌群落季节性变化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左海湖细菌群落组成中β-变形菌门β-Proteobacteria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为优势类群,α-变形菌门α-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亚优势类群。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春、夏季Cyanobacteria为优势类群,秋、冬季β-Proteobacteria为优势类群。春季水体细菌群落结构主要受pH、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和总氮(TN)的影响,夏季水体受pH、Chla、SD、总磷(TP)影响较大,秋季水体受TP、Chla、TN影响较大,冬季水体则受水温(WT)、pH、SD影响较大。本研究发现,左海湖细菌群落结构的季节动态与水温及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关键词: 左海湖 细菌群落 16SrRNA基因克隆文库 季节变化 典范对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际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和稻瘟病抗性的初步评价

福建稻麦科技 2016

摘要:选用国际水稻遗传评价网(INGER)的稻种资源75份,分别在福州和上杭茶地种植,考察其主要农艺性状和苗期稻瘟病抗性表现。结果表明:大部分供试材料表现为生育期长、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谷粒细长;苗期稻瘟病抗性0~5级的有16份,其中,抗性好的有3份。综合农艺性状和稻瘟病抗性评价,初步筛选出8份优异资源,可供基础研究与育种利用。

关键词: 国际稻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稻瘟病 初步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层积与外源激素对百合试管小鳞茎活力的影响

福建农业科技 2016

摘要:采用外源激素单独和复合渗透处理,研究在低温层积条件下对百合小鳞茎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激素处理能显著提高小鳞茎的活力表达,且含有GA3成分的复合处理较其他处理效果明显。采取IAA 100 mg/L+6-BA 100 mg/L+GA350 mg/L对百合试管小鳞茎进行渗调处理,同时在2℃条件下层积时间超过120 d,能极大改善百合小鳞茎的发芽率、芽干重和活力表达,促进百合试管小鳞茎的田间应用。

关键词: 外源激素 低温 百合 试管鳞茎 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研究所再生稻示范片全程机械化种植又获高产

福建稻麦科技 2016

摘要:2016年10月17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组织同行专家,在沙县高桥镇官庄村全程机械化再生稻示范片,对福建省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再生稻产业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进行现场验收。验收结果显示,全程机械化示范片102亩,再生稻平均干谷亩产328.36公斤,加上头季亩产494.12公斤,两季亩产达822.48公斤。采取机械化插秧措施的"甬优2640"和"泸优明占"两个品种,再生季亩产分别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导率法及Logistic方程鉴定马铃薯材料的耐寒性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评价马铃薯的抗寒能力,以18份马铃薯资源和47份马铃薯后代品系为材料,采用低温胁迫处理马铃薯离体叶片,测定其相应电导率,经Logistic方程拟合得出其半致死温度(LT_(50))。结果表明,供试材料LT_(50)介于-3.8~-1.0℃,材料间差异显著,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供试材料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均呈"S"曲线变化。根据LT_(5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分为低温敏感型、中间型、耐寒性较强3类,筛选出耐寒性强的2份资源及4份后代品系可作为耐寒育种材料。

关键词: 马铃薯 电导率 半致死温度 耐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园集中开发区水土流失特征研究——以槐植卡口站为例

中国水土保持 2016

摘要:以福建安溪县感德镇茶园集水区为单元,在双岐支毛沟出口处设立卡口站,定量研究了茶园水土流失特征。结果表明,茶园集水区年径流总量约为15 567.60 m~3/km~2,年产沙量约为58.62 t/km~2,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雨型对泥沙和径流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典型性大降雨对径流和泥沙的产生起着决定性作用。对泥沙机械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泥沙颗粒以砂粒(2~0.05 mm)为主,石砾(>2 mm)、粉粒(0.05~0.002 mm)和黏粒(<0.002 mm)含量均较低。

关键词: 茶园集水区 水土流失 卡口站 径流 泥沙 福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添加剂对杂交狼尾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6

摘要:为探讨绿汁发酵液、糖蜜和纤维素酶对杂交狼尾草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绿汁发酵液组、糖蜜组及纤维素酶组,常温下青贮60 d后开窖取样,测定其发酵品质与化学成分。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添加糖蜜可显著降低杂交狼尾草青贮饲料的p H值(P<0.05),提高了乳酸、丙酸和干物质含量(P<0.05);添加纤维素酶可显著降低杂交狼尾草青贮饲料的半纤维素、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提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粗蛋白含量(P<0.05)。表明添加糖蜜和纤维素酶均可显著改善杂交狼尾草的青贮品质。

关键词: 杂交狼尾草 绿汁发酵液 糖蜜 纤维素酶 青贮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种杀虫剂对水稻稻飞虱的田间药效与评价

现代农药 2016

摘要:为明确10种杀虫剂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效及安全性,采用田间茎叶喷雾法检测防治效果,以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检验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20%异丙威乳油、50%敌敌畏乳油速效性较好,药后1 d的防效为75.61%~80.78%,与其它药剂处理差异显著;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呋虫胺可溶粒剂、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持效性较好,药后14 d的防效为85.37%~94.16%,与其它药剂处理差异显著。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氟啶虫胺腈、噻虫胺是生产上防治稻飞虱的理想药剂。

关键词: 杀虫剂 稻飞虱 药效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坦布苏病毒江西株的分离与鉴定

中国家禽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2015年9月,江西省乐平市等地相继暴发了以产蛋量大幅下降为特征的传染病,为了明确病因,对病原进行了鉴定、特异性目的基因片段扩增和动物回归等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毒(命名为JX01株)能致死鸭胚和鸡胚,不凝集鸡红细胞;对病料和接毒鸭胚尿囊液进行RT-PCR,可扩增出特异性基因片段,其核苷酸序列与鸭坦布苏病毒BYD-1株的相似性为92.1%;用鸭胚分离毒接种300日龄蛋鸭,能够复制出产蛋量下降病例。分析表明,分离毒为鸭坦布苏病毒,该病毒是引起此次鸭病疫情的病原。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江西株 分离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