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辣木嫩梢营养成分测定与分析
《东南园艺 》 2016
摘要:为推广辣木嫩梢,发展菜用型辣木产业,对辣木嫩梢的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维生素C及矿质元素(Ca.K.Mn.Cu.Mg.Fe.Zn.P)含量的进行测定,并与辣木叶片、全脂奶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辣木嫩梢蛋白质、维生素C、钾、铜、磷含量高于辣木叶片和全脂奶粉,粗纤维含量低于辣木叶片,粗脂肪、钙含量低于辣木叶片和全脂奶粉;镁、铁、锌的含量介于辣木叶片和全脂奶粉之间。


茶树品种及采摘时期对茶叶铝含量的影响
《茶叶学报 》 2016
摘要:测试分析不同适制乌龙茶品种(系)小至中开面的对夹二、三叶嫩梢茶叶铝含量,分析采摘时期对茶树新梢及茶汤铝含量的影响,阐明不同茶树品种及采摘时期对茶叶铝累积的影响并评价茶叶饮用安全。结果表明,福建省主栽适制乌龙茶品种(系)小至中开面的对夹二、三叶嫩梢茶叶铝含量在445.17~814.51mg·kg~(-1)之间,肉桂、黄玫瑰和紫玫瑰茶树品种茶叶铝含量较高,梅占、金牡丹和佛手茶叶铝含量较低。茶树新梢茶叶铝含量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迅速提高,采用指数方程可以很好模拟茶树新梢铝累积与生长时间的关系,控制茶叶采摘时期是控制茶叶铝含量的有效措施;随着新梢生长时间的延长,茶汤铝含量、茶叶铝溶出量及茶叶铝溶出率迅速升高,但日常饮用乌龙茶铝摄入量在安全限量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盆花文心兰丛生芽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文心兰‘豹斑宝石’花梗为外植体,采用丛生芽诱导途径,利用正交设计法,探讨基本培养基(MS、花宝1号、改良1号、改良2号、改良3号)、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IBA)、水解酪蛋白(CH)等对其丛生芽诱导、增殖、生根等关键环节的影响,以期建立文心兰‘豹斑宝石’丛生芽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文心兰丛生芽增殖影响的主次关系为6-BA>基本培养基>NAA>CH;筛选出丛生芽适宜的增殖培养基配方为改良1号+6-BA 3.0mg·L~(-1)+NAA 0.1mg·L~(-1)+CH 0.5g·L~(-1)+白糖30g·L~(-1)+琼脂粉5.0g·L~(-1),50d平均增殖系数达5.8;筛选出适宜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改良3号+IBA 0.5mg·L~(-1)+活性碳0.5g·L~(-1)+白糖20g·L~(-1)+琼脂粉3.6g·L~(-1)+卡拉胶3.6g·L~(-1),生根率为100.0%;试管苗移栽6个月成活率达96.8%。


长期深窄沟排水对冷浸田土壤脱潜特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土壤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冷浸田为江南稻区广泛分布的一种中低产田。以福建省顺昌县持续运行约30年的石砌深窄沟为监测平台,通过田间土壤速测与室内检验,研究长期深窄沟排水对离沟不同距离冷浸田土壤脱潜特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浸田经过长期深窄沟排水,在离沟25 m范围内,与典型冷浸田(离沟75 m位点)土壤相比,土壤Eh提高幅度为288.2%~323.4%,土壤水分下降幅度为7.5%~36.2%,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Fe~(2+)、Mn~(2+)等含量均有不同降低,并表现为离沟越近,提高或降幅越大的趋势。开沟后0~25 m范围内,土壤p H降低0.13~0.69个单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分别提高66.0%~99.0%、77.0%~275.1%,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提高,土壤耕性得到明显改善,离沟15 m以内位点可以实现机耕。开沟后,25 m范围内作物产量可提高6.6%~20.7%,且离沟越近增幅越大。在冷浸田特殊的环境下,土壤还原强度大小是制约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长期开沟排水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矿化,增强了土壤微生物活性,产量提升明显。从综合改造效果看,距沟15~20 m以内对土壤理化性质改良与产量提升效果较为明显。


哺乳仔猪暴发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养猪 》 2016
摘要:2016年3月笔者应邀前往福建南平某猪场诊治疾病。据场内兽医讲述,哺乳仔猪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并伴有吐奶及神经症状,经临床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伪狂犬病(PR),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福建省南平地区某猪场饲养母猪300头左右,年出栏生猪5 400头左右。从2016年3月初开始有部分母猪在妊娠后期出现流产,还有部分母猪所产仔猪出现腹泻、吐奶和神经症状,甚至整窝小猪死亡。哺乳仔猪发病率60%左右,病死率达9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