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期深窄沟排水对冷浸田土壤脱潜特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诚 1 ; 李清华 1 ; 王飞 1 ; 刘启鹏 2 ; 林丽红 2 ; 何春梅 1 ; 钟少杰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福建省顺昌县土壤肥料技术站

关键词: 深沟排水;冷浸田;还原性物质;脱潜育化;水稻产量

期刊名称: 土壤

ISSN: 0253-9829

年卷期: 2016 年 48 卷 06 期

页码: 1151-11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冷浸田为江南稻区广泛分布的一种中低产田。以福建省顺昌县持续运行约30年的石砌深窄沟为监测平台,通过田间土壤速测与室内检验,研究长期深窄沟排水对离沟不同距离冷浸田土壤脱潜特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浸田经过长期深窄沟排水,在离沟25 m范围内,与典型冷浸田(离沟75 m位点)土壤相比,土壤Eh提高幅度为288.2%~323.4%,土壤水分下降幅度为7.5%~36.2%,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Fe~(2+)、Mn~(2+)等含量均有不同降低,并表现为离沟越近,提高或降幅越大的趋势。开沟后0~25 m范围内,土壤p H降低0.13~0.69个单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分别提高66.0%~99.0%、77.0%~275.1%,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提高,土壤耕性得到明显改善,离沟15 m以内位点可以实现机耕。开沟后,25 m范围内作物产量可提高6.6%~20.7%,且离沟越近增幅越大。在冷浸田特殊的环境下,土壤还原强度大小是制约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长期开沟排水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矿化,增强了土壤微生物活性,产量提升明显。从综合改造效果看,距沟15~20 m以内对土壤理化性质改良与产量提升效果较为明显。

  • 相关文献

[1]长期深窄沟排渍对冷浸田地下水位、土壤化学特性及水稻籽粒品质的影响. 王飞,林诚,李清华,方宇,林新坚,刘玉洁,刘启鹏,林丽红. 2015

[2]基于不同类型冷浸田的有机无机物料改良剂增产效应研究. 王飞,林诚,李清华,何春梅,林新坚. 2017

[3]不同氮肥用量与施肥时期对冷浸田单季稻生长及农学效率的影响. 王飞,林诚,李清华,何春梅,林新坚. 2017

[4]福建省冷浸田形成、障碍特性及治理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李清华,王飞,何春梅,林诚,李昱,林新坚. 2011

[5]冷浸田槟榔芋—茭白轮作栽培技术. 余广兰,张宜昌,李清华. 2014

[6]冷浸田土壤还原性有机酸动态及与水稻生长的关系. 何春梅,王飞,钟少杰,刘玉洁,林诚. 2015

[7]不同施磷水平对冷浸田水稻磷含量、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林诚,李清华,王飞,何春梅,钟少杰,李昱,林新坚. 2016

[8]福建冷浸田土壤微生物及养分特征分析. 邱珊莲,王飞,李晓燕,许小龙,陈济琛,林新坚. 2012

[9]福建省冷浸田治理利用的思考. 王飞,李清华,林新坚,林诚,何春梅,李昱. 2012

[10]冷浸田地下水位与农田小气候生境特征研究. 王飞,李清华,林营志,林诚,林新坚,刘玉洁. 2014

[11]增施钾肥对冷浸田水稻生理及植株铁吸收累积的影响. 李清华,王飞,林诚,何春梅,李昱,钟少杰,林新坚. 2015

[12]冷浸田水稻施用不同磷肥品种试验. 刘玉洁,林诚,王飞,张寿南. 2016

[13]江南冷浸田治理利用研究进展. 王飞,林诚,李清华,林新坚,余广兰. 2016

[14]南方丘陵冷浸田荸荠栽培技术. 廖义利,刘劲美,杨仁仙,刘志华,李清华. 2014

[15]水旱轮作对冷浸田土壤碳、氮、磷养分活化的影响. 李清华,王飞,林诚,何春梅,钟少杰,李昱,林新坚. 2015

[16]福建典型冷浸田土壤活性有机C、N组分特征. 王飞,李清华,林诚,林新坚. 2014

[17]不同地形发育冷浸田水稻施肥响应特征. 王飞,李清华,林诚,林新坚,刘玉洁. 2013

[18]闽北山区冷浸田土壤改良剂筛选试验. 刘启鹏,林丽红,王飞. 2013

[19]福建冷浸田土壤质量评价因子的最小数据集. 王飞,李清华,林诚,何春梅,钟少杰,李昱,林新坚. 2015

[20]冷浸田种植茭白经济效益分析及其栽培技术. 林诚,王飞,李清华,林新坚.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