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3%辛硫磷·凹凸棒颗粒剂对胡萝卜地下害虫的防效
《甘肃农业科技 》 2010
摘要:采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制生产的3%辛硫磷.凹凸棒颗粒剂,对胡萝卜地下害虫小地老虎进行了梯度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苗期、采收期均以3%辛硫磷.凹凸棒颗粒剂105 kg/hm2防效最高,分别为75.0%、84.5%,较对照药剂3%辛硫磷颗粒剂75 kg/hm2提高8.9、32.3百分点,产量增加0.59%,且防效高、持效期长。
关键词: 3%辛硫磷·凹凸棒颗粒剂 胡萝卜 地下害虫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不同地理种群桃蚜的遗传相似性
《中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甘肃不同地理种群桃蚜Myzus persicae的遗传相似性和遗传差异,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海拔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到桃蚜种群遗传分化和迁飞的分子证据。【方法】利用7对SSR引物对13个桃蚜地理种群进行遗传相似性和聚类分析。【结果】7对SSR引物共检测到43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为95.56%。13个桃蚜地理种群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3333,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29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311,Shannon信息指数I为0.1898,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33.33%。临洮、临夏、岷县、兰州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天水、酒泉、漳县种群相对较低。种群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桃蚜分为河西和河东两大类群,AMOVA分析结果表明,类群间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1.76%,种群间变异占17.21%,种群内占81.03%。Mentel检测表明,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海拔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甘肃省桃蚜种群具有非常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部,种群间的基因交流较少,容易发生遗传漂变;陕北、陇东、陇南是陇中桃蚜虫源地,应加强对上述地区桃蚜的监测和治理。
关键词: 桃蚜 地理种群 SSR 遗传相似性 基因交流 迁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高寒阴湿区陇薯5号氮磷用量及栽培密度配套模式研究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2010 CSCD
摘要:通过两年的试验研究,利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原理建立了氮肥(x1)、磷肥(x2)和栽培密度(x3)与陇薯5号产量(y)的回归方程:y=45.70958+2.18835x3-1.89344x12-2.55671x22-3.19346x32,对方程进一步分析表明,各因素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是密度>磷肥>氮肥。陇薯5号产量大于40 t.hm-2的栽培方案为施N116.7 kg.hm-2~183.4kg.hm-2,施P2O51 10.2 kg.hm-2~1 59.8 kg.hm-2,栽培密度为54 895株.hm-2~61 878株.hm-2(行距60cm,株距27.0cm~30.4cm)。图4,表4,参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啤4号大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 2010 CSCD
摘要:本研究以甘啤4号的幼胚为外植体材料,以模式品种Golden promise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激素配比对甘啤4号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培养基上,甘啤4号出愈率低于Golden promise,但都达到50%以上;在诱导愈伤组织的过程中,甘啤4号在IM2培养基上的出愈率较高,达71%,IM1与IM2培养基上形成的愈伤质量较IM3好,说明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出愈率起决定作用;且研究发现dicamba较2,4-D能提高大麦幼胚的出愈率。在相同的培养基上,Golden promise的诱导率明显高于甘啤4号,可见基因型对大麦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起决定作用。且不同的培养基和不同激素配比对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及分化率不同,分化培养基DM1的分化率高于DM2,这说明除基因型外,激素也对植株再生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证明甘啤4号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分化率均较高,适合于作为遗传转化的受体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移栽苗剪插快繁脱毒微型种薯技术
《长江蔬菜 》 2010
摘要:无土栽培生产马铃薯微型种薯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对我国马铃薯产业提升、种薯生产工艺发展以及种薯种性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试管苗脱毒快繁工艺复杂、培养价格高、工期管理程序繁多,造成马铃薯试管苗成本高,扩繁速度慢,而且,夏季高温污染以及移栽苗成活率低等问题,成为马铃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