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解磷微生物菌剂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解磷微生物菌剂在油菜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在不施磷肥的条件下施用解磷微生物菌剂,能够促进油菜的生长,增加油菜的株高和叶面积,提高油菜的生物产量。解磷微生物菌剂能够提高油菜对磷的吸收能力,增加作物的磷素营养。在磷充足的条件下施用解磷微生物菌剂效果不显著。

关键词: 解磷微生物菌剂 油菜 生物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寒冷凉区露地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甘肃省天祝县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属寒冷高原性气候,无霜期短,气候凉爽,太阳辐射紫外线透过量大,各种土传病原菌少,虫口密度小,病虫害发生轻微,是生产夏季冷凉型高原夏菜的理想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7号选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 2010

摘要:陇春27号是以8858-2为母本,陇春8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区域试验折合平均产量2 871.3 kg/hm2,较对照增产13.14%。籽粒含粗蛋白17.07%,湿面筋33.5%,沉降值38.0 mL,千粒重36.30~41.73 g。丰产稳产,适应性广,株型好,穗大整齐,抗逆性强,综合性状突出。

关键词: 春小麦 新品种 陇春27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方式对旱地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施肥方式下旱地土壤酶活性与养分间的相互关系,以30年(1979-2008)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地为基础,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下旱地小麦田耕层(0~20cm)土壤酶活性与养分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相比单施氮肥和氮磷配施,小麦秸秆与氮磷配施的土壤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土壤中全氮、全磷和有机质含量提高,但全钾含量降低。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的蔗糖酶活性与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磷酸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之间相关显著,相关系数依次为0.6747、0.5878、0.6414(n=9),其余酶活性之间相关不显著。土壤蔗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土壤全氮含量,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全磷和有机质含量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9、0.9997、0.9998、0.9863(n=9);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土壤中的全磷和有机质含量密切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5、0.9587(n=9),而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土壤中的全钾含量相关性较低。

关键词: 施肥方式 土壤酶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东旱地果园覆沙对苹果树蒸腾耗水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甘肃陇东旱地苹果园季节性干旱问题,以15年生长富2号苹果树为试材,测定果园覆沙后土壤水分、温度,以及果树主干液流速率、叶片气孔导度、果实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果园覆盖5cm厚河沙,2—4月地温升高幅度低于1℃,6、7月晴天地温升高2.44℃,阴天地温升高2.61℃;在果树生长季节土壤含水量始终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以上.土壤含水量较高的时期(H期)晴天,树干液流曲线呈"几"字形宽峰曲线,覆沙处理液流启动时间较对照提前0.6h,峰值较对照高25.5%,阴天峰值较对照高165.6%,且液流活动时间延长;土壤含水量较低的时期(L期)晴天,覆沙处理液流呈单峰曲线,启动时间较对照提前0.5~1h,峰值在794g·h-1左右,而阴天液流启动时间较对照提前近1h,峰值较对照高311.0%.3—7月对照的棵间蒸发量(Es)较覆沙处理高156.0%,过多的地面蒸发是造成果树缺水的主要原因.覆沙后果实单果质量显著提高,果实硬度略有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糖、有机酸含量均有所提高.

关键词: 旱地 苹果园 覆沙 液流速率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方式与密度对旱作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与密度对旱作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结果表明,地膜穴播处理的产量较露地沟播与露地条播籽粒产量分别增加25.8%、32.5%,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沟播与露地条播分别提高11.1%、14.2%。在不同的播种方式下,地膜穴播、露地沟播和露地条播的最适宜密度分别为13.9、22.9和22.1万株/hm2。

关键词: 旱作大豆 种植方式 密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虫夏草Geomyces pannorum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中国草地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一株分离自冬虫夏草子座的具鲜香味的灰色菌株,经形态学及分子鉴定,确定该菌株为Geomyces pannorum;该菌株的最低、最适、最高生长温度分别为<5℃、15~20℃和25℃;用正交试验法对该菌株进行了液体发酵培养基筛选试验,试验因素包括马铃薯、黄豆、蔗糖+葡萄糖、蛋白胨、酵母膏、矿物盐、维生素等,筛选出最佳液体发酵培养基为蔗糖20g+葡萄糖10g+酵母浸出物5g+大豆25g+马铃薯100g+Co.B 0.2g(1000ml培养基).

关键词: 嗜冷真菌 Geomyces pannorum 冬虫夏草 液体发酵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不同砧穗组合嫁接亲和力研究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0

摘要:以鲜食葡萄品种矢富罗莎与7种砧木的嫁接苗为试材,对各组合嫁接苗形态指标、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及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砧穗组合间嫁接成活率存在明显差别,101-14MG、Florilush及贝达上嫁接矢富罗莎成活率在80%以上,其余各组合嫁接成活率均低于75%;各嫁接苗的生长势与嫁接成活率基本正相关,且均不存在"小脚"现象。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与嫁接亲和力有关,即砧木与接穗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相差程度越小,嫁接亲和力就越强。

关键词: 葡萄 嫁接 砧穗组合 亲和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甜瓜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长江蔬菜 2010

摘要:对西甜瓜再生体系建立及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西甜瓜 组织培养 遗传转化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旱作大豆水分利用效率的覆膜方式研究

大豆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09年在甘肃省东部黄土旱塬区进行了旱作大豆地膜覆盖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沟垄覆膜能够将农田集水与保墒结合为一体,可以明显提高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大豆全生育期耗水量与耗水强度。沟垄覆膜处理产量可达3279.8 kg.hm-2,较常规平膜覆盖、露地种植产量分别提高14.0%、41.9%;水分利用效率达到12.8 kg.hm-2.mm-1,较常规平膜覆盖、露地种植分别提高19.6%、58.0%。沟垄覆膜栽培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大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大豆生育前期可以有效保持土壤水分,生育中后期可将深层土壤水分提到上层供大豆生长所需,是旱作区进一步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豆 水分胁迫 覆膜方式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