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提高旱作大豆水分利用效率的覆膜方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立明 1 ; 陈光荣 1 ; 张国宏 1 ; 李兴茂 1 ; 倪胜利 1 ; 杨汝萍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水分胁迫;覆膜方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10 年 29 卷 05 期

页码: 41-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于2009年在甘肃省东部黄土旱塬区进行了旱作大豆地膜覆盖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沟垄覆膜能够将农田集水与保墒结合为一体,可以明显提高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大豆全生育期耗水量与耗水强度。沟垄覆膜处理产量可达3279.8 kg.hm-2,较常规平膜覆盖、露地种植产量分别提高14.0%、41.9%;水分利用效率达到12.8 kg.hm-2.mm-1,较常规平膜覆盖、露地种植分别提高19.6%、58.0%。沟垄覆膜栽培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大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大豆生育前期可以有效保持土壤水分,生育中后期可将深层土壤水分提到上层供大豆生长所需,是旱作区进一步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

  • 相关文献

[1]品种、密度与覆膜方式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尚中,樊廷录,赵刚,王磊,党翼,张建军,唐小明,王淑英. 2017

[2]覆膜种植方式对旱作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立明,陈光荣,杨如萍,张国宏,杨封科. 2021

[3]不同覆膜方式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尚中,樊廷录,王磊,赵刚,党翼,张建军,王勇,唐小明,赵晖. 2013

[4]陇东旱塬区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大豆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王立明,董博,张东伟,陈光荣,杨如萍,张国宏. 2014

[5]水分胁迫对不同品种春小麦的水分利用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罗爱花,郭贤仕,柴守玺. 2008

[6]水分胁迫对不同类型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罗爱花,郭贤仕,柴守玺. 2008

[7]不同覆膜方式对山旱地菜豆土壤水分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忠平,梁更生,王福全,杨永岗,尹艳兰,逯建平. 2011

[8]播期对旱作区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立明,杨如萍,陈光荣,张国宏. 2019

[9]旱作大豆不同种植方式的土壤水分、温度及增产效应研究. 王立明,陈光荣,杨如萍,张国宏,陈其鲜. 2012

[10]覆膜对玉米间作豌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李伟绮,孙建好,赵建华. 2016

[11]不同覆膜方式软荚豌豆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方玉珍,张化生,杨永岗. 2014

[12]半干旱区马铃薯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水分、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刘五喜,董博,张立功,苏忠太. 2018

[13]不同覆膜方式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唐小明,李尚中,樊廷录,王勇. 2011

[14]半干旱地区马铃薯覆膜方式的研究. 刘晓伟,何宝林,康恩祥. 2012

[15]水分胁迫下不同抗旱类型大豆叶片气孔特性变化研究. 高彦萍,冯莹,马志军,李强,张秀娟. 2007

[16]水分优化对温室葡萄产量及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蔺宝军,张芮,董博,王引弟,张小艳. 2020

[17]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李尚中,王勇,樊廷录,唐小明,张建军. 2007

[18]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赵刚,樊廷录,李尚中,王国宇,杨晨. 2008

[19]水肥耦合对小麦玉米带田产量效应及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杨蕊菊,柴守玺,马忠明,车宗贤,包兴国,张久东. 2011

[20]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 马明生,樊廷录,王淑英,李尚中,赵刚.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