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L.)McGS1基因的克隆及结构预测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热研3号苦瓜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得苦瓜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并命名为McGS1。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苦瓜McGS1基因全长1 302 bp,其中CDS序列长度为1 071 bp,编码35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39.14 kD,等电点(pI)为5.49,元素组成为:C1751H2685N479O525S9,N末端主要为疏水性的氨基酸,而C端亲水性氨基酸较多;利用软件进行预测发现该蛋白没有跨膜区,说明它不是一个跨膜蛋白,同时发现该蛋白不存在信号肽;其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28.37%,延伸链占17.42%,β-折叠占5.34%,无规则卷曲占48.88%;同源性比对发现苦瓜McGS1蛋白与甜瓜和黄瓜中的GS1蛋白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分别达到了94.66%和95.22%。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在苦瓜氮代谢中的调控作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苦瓜 谷氨酰胺合成酶 氮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_2O_2和NO对反季节龙眼成花及FT基因表达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H2O2和NO对龙眼成花及FT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9年生‘石硖’反季节龙眼,结合H2O2和NO促进剂及信号阻断剂喷施,分析龙眼成花及FT基因表达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反季节龙眼FT基因表达量在成花过程中上升,且叶片中FT基因表达高峰时间早于顶芽,而SNP和MV均不同程度上调了FT基因的表达;DMTU和L-NNA有效地抑制了顶芽中FT基因的表达,但对花芽分化后期的叶片中FT基因表达抑制不明显。结合龙眼成花情况,推断H2O2和NO信号在促进龙眼成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龙眼 成花 H2O2 NO FT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波辐照澳洲坚果壳制备活性炭工艺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澳洲坚果壳为原料,研究微波加热Zn Cl2活化法制备高性能活性炭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微波剂量、微波辐照时间和Zn Cl2质量分数三个主要因素对果壳活性炭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以及活性炭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碘吸附值以及活性炭得率为响应值,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对所得活性炭产品得率以及吸附性能进行测定。优化得到的较佳工艺条件为:经过质量分数为40%的Zn Cl2浸渍,然后在微波剂量9 W/g条件下,微波辐照12 min,制备的果壳活性炭质量较佳,此条件下澳洲坚果壳活性炭碘吸附值达到1615.31 mg·g-1,亚甲基蓝吸附值达到243.63 mg·g-1,且活性炭得率达到41.69%。制备的澳洲坚果壳活性炭产品表面具有丰富的孔径结构,且孔隙的分布相对均匀,其吸附性能超过国家一级标准。

关键词: 澳洲坚果壳 微波处理 活性炭 响应面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细化交联木薯淀粉醋酸酯的制备与研究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醋酸酐为酯化剂,采用先交联、后酯化,先酯化、后交联,两种方案对木薯淀粉进行改性,并对木薯淀粉醋酸酯进行微细化处理。利用IR、SEM、XRD和TGA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并对其冷热粘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理想合成路线为:先酯化,后交联合成交联木薯淀粉醋酸酯。通过机械球磨,能有效地将木薯淀粉颗粒微细化,并可通过球磨时间控制淀粉颗粒的粒度和形貌。测试表明,微细化交联木薯淀粉醋酸酯的耐热性下降、结晶度下降;冷粘度增高,但热粘度性质有所下降。

关键词: 木薯淀粉 微细化 交联 酯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刺番荔枝叶片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分析

果树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山刺番荔枝叶片芳香气味的组成。【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鉴定了山刺番荔枝叶片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组成。【结果】共检出挥发性物质76种,包括烯类、醛类、醇类、脂类、酮类等,其中烯类物质种类最多、含量最高。萜类物质蒎烯含量超过25%。对挥发性物质的香味进行分析,发现其包含25种香型,其中松柏香和木香荷载较大,而叶片中的辛香味应主要来自叶醛和苯甲醛。此外,还从挥发性成分中检出了抗癌活性物质β-榄香烯。【结论】本研究为山刺番荔枝叶片精油和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山刺番荔枝 叶片 挥发性物质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瓜实蝇饲养技术研究初报

中国植保导刊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瓜实蝇的室内饲养设备、步骤、技术要点、人工饲料及环境要求,阐述了幼虫的采集、成虫、卵、幼虫、蛹的饲养方法。

关键词: 瓜实蝇 室内饲养 饲养设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病原菌引起的豇豆假尾孢叶斑病的诊断与防治

中国蔬菜 201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螺旋粉虱成虫的翅斑型分化及其适应意义

昆虫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弄清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有翅斑型和无翅斑型两种翅斑型在生物学方面的异同,明确影响螺旋粉虱翅斑型分化的因子及其适应意义。【方法】在26℃条件下,观察了两种翅斑型个体及其后代的发育及繁殖能力,比较了不同亲本翅斑型对其F1代翅斑型分化的影响。以有翅斑型成虫为F0代,观察了不同寄主、不同季节对翅斑型分化的影响。【结果】发现两种翅斑型的螺旋粉虱亲代及其F1代从卵至成虫的发育历期差异不显著;亲本为有翅斑型成虫时,其F1代成虫寿命、产卵能力及种群趋势指数均极显著高于亲本为无翅斑型个体的F1代;亲本为无翅斑型个体的F1代中无翅斑型个体比例显著高于亲本为有翅斑型个体;不同寄主植物对螺旋粉虱成虫翅斑型分化影响显著,木薯上无翅斑型成虫占所有成虫数的比例最低,仅3.82%,香蕉上无翅斑型个体比例最高,为25.73%;不同月份中螺旋粉虱成虫翅斑型分化有极显著的差异,7-8月高温时无翅斑型个体在实验种群中所占的比例最高,9月至次年3月随气温下降,无翅斑型个体所占比例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说明温度是影响螺旋粉虱翅斑型分化的重要因素。【结论】螺旋粉虱翅斑型分化既由遗传因素控制又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螺旋粉虱有翅斑型个体和无翅斑型个体并存,提高了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 螺旋粉虱 翅斑 翅斑型分化 发育 繁殖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猴面花miRNA及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贵州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猴面花基因组序列为试材,通过psRobot网站进行茎环结构预测,应用blast-2.2.27+软件与rfam数据库和pfam数据库比对后去除非miRNA序列,应用bioedit分析miRNA序列及前体序列的碱基组成特点。结果表明:猴面花基因组中共发现105条成熟miRNA序列,分别属于49个不同miRNA家族;miRNA序列和其侧翼序列都存在碱基偏倚现象,miRNA5′端第1碱基和第19碱基尿嘧啶和胞嘧啶出现的频率分别为67.6%和49.5%;93个miRNA预测到了靶基因,其中有64个靶向转录因子。

关键词: 猴面花 miRNA 基因组序列 转录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微破壁饮片DNA条形码基原物种追溯

药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药超微饮片和破壁饮片已失去中药材外观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传统鉴定方法无法有效鉴定其真伪。本研究选用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全草类、根及根茎类、叶类、花类、果实类和种子类的31种代表性中药(28个物种)的原药材、超微饮片及破壁饮片共93份样品进行研究,验证DNA条形码技术对中药超微饮片和破壁饮片基原物种追溯的可靠性。通过DNA提取、PCR扩增及双向测序得到TIS2序列,在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和Gen Bank数据库中进行BLAST鉴定。采用MEGA 6.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及分析,运用K2P模型计算遗传距离,构建系统进化NJ树。结果表明93份样品均能提取DNA,PCR扩增及测序后均能得到高质量的ITS2序列。31种药材中,26种药材及其超微饮片和破壁饮片与基原植物的ITS2序列完全相同,5种药材的ITS2序列存在变异。31种中药材在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和Gen Bank数据库中均能通过BLAST比对到正确的标准序列。各物种种内变异较小,最大种内遗传距离均小于最小种间遗传距离,NJ树中28个物种的93条ITS2序列都与各自标准序列聚为一支。因此,基于ITS2序列的DNA条形码技术可准确、有效地鉴定原药材、超微饮片和破壁饮片,为中药超微饮片和破壁饮片生产过程质量追溯及产品市场监管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DNA条形码 ITS2 破壁饮片 超微饮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