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莫桑比克不同腰果品系对叶果回枯病的抗病性调查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田间自然发生条件下,研究莫桑比克9个高产优良腰果品系对叶果回枯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腰果品系4.1AD叶片高感,果实感病;腰果品系5.12PA叶片和果实均为感病;腰果品系CCS27和CM8均为叶片感病,果实中抗;腰果品系A103叶片中抗,果实高抗;腰果品系H1叶片高抗,果实中抗;腰果品系7.10PA、19.5AD和C5.59叶片和果实均为高抗。在参试腰果品系中,未发现叶片免疫品系,也未发现果实高感或免疫品系。

关键词: 腰果 叶果回枯病 抗性 发病率 病情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寄生影响因子

生态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是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成虫的重要内寄生蜂。寄生蜂的寄生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就温度、光周期、寄主成虫日龄、雌蜂日龄及交配等因子对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寄生率、每头寄主的出蜂量及后代雌性率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探明几种因子对该蜂寄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为27—30℃时寄生率最高为91.7%,出蜂量以27℃最高为7.5头,雌性率以24℃条件最高为72.1%,其次27℃为62.6%,说明24—30℃是寄生效果较好的适温范围;光周期对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影响明显,光暗比为12 h∶12 h条件下,其寄生率、出蜂量、后代雌性率均最大,分别为70.6%、5.3头、68.3%;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寄生用20—21日龄橡副珠蜡蚧成虫的寄生率、出蜂量及后代雌性率均为最高,分别为87.0%、5.6头、51.2%,说明20—21日龄的橡副珠蜡蚧成虫是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最适合寄生的阶段;雌蜂日龄对寄生效果的影响明显,3日龄的出蜂量最多为5.6头,4日龄的小蜂寄生率最高为81.7%,5日龄的雌性率最大为55.2%;交配是另一影响寄生效果及性比的重要因子,已交配的寄生率及出蜂量显著高于未交配的,分别为91.7%、7.5头,交配的雌性率为62.1%,而未交配所育后代均为雄蜂。综合以上结果分析,可考虑选用20—21日龄橡副珠蜡蚧成虫、充分交配的3—6日龄小蜂、温度27℃及光周期L∶D=12∶12作为室内扩繁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理想条件组合。

关键词: 橡副珠蜡蚧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 寄生率 雌性率 出蜂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分解特性与有机碳动态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网袋法,研究一年内6 a、12 a、20 a、28 a共4组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分解及有机碳动态变化的过程。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均表现为慢-快-慢的分解趋势,经1 a的分解,4组林龄组橡胶凋落叶残留率分别为28.33%、30.53%、31.59%和33.89%。(2)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分解系数为1.376 2~1.608 8,平均值为1.498 2,大小顺序为6 a>12 a>18 a>28 a,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分别为0.43、0.45、0.47、0.50 a和1.86、1.96、2.03、2.18 a。(3)林龄显著影响橡胶凋落物叶初始N含量、P含量、木质素/N比、C/P比与木质素/P比,但对C含量、木质素含量及C/N比影响不明显。(4)初始C/N比极显著影响橡胶凋落物叶分解速率,而初始P含量对凋落物分解影响不显著(5)4组林龄组橡胶凋落物叶有机碳浓度是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研究结束时,4组林龄橡胶凋落物叶有机碳分别释放了77.58%、79.41%、75.89%和75.02%,其动态变化过程显著符合一元多项式模型,决定系数(R2)在0.88以上。

关键词: 橡胶林 不同林龄 凋落物 分解速率 有机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叶的营养价值、抗营养因子及其在生猪生产中的应用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人口膨胀导致的世界范围内谷物资源短缺,使人们迫切需要研发新的非常规饲料资源用于家畜生产。木薯叶作为木薯副产物,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产量巨大。木薯叶是良好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来源,含有比较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然而抗营养因子(如单宁、氢氰酸)限制了木薯叶在单胃动物上的应用。本文主要综述了木薯叶的营养价值、抗营养因子以及在育肥猪和妊娠母猪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 木薯叶 营养价值 抗营养因子 育肥猪 妊娠母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蛋黄木薯幼根抗氧化酶表达水平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用50、100、150、200、250 mM NaCl溶液处理蛋黄木薯幼苗,对不同盐浓度下幼根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低浓度NaCl处理(≤100 mM)对蛋黄木薯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幼根中SOD、APX和GR的表达量均有所提高;高浓度NaCl处理时(≥150 mM),SOD和APX的表达水平随盐浓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而GR的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蛋黄木薯生长受抑制程度也增加。

关键词: 木薯 NaCl处理 抗氧化酶 表达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稻过氧化氢酶基因(OsCATB-lh)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了解陆稻过氧化氢酶(CAT)基因的序列特点和生物信息学信息,以粳型陆稻品种泸旱3号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技术成功获得1条陆稻CAT基因序列(Gen Bank登录号:KR133179)。该序列全长1 739 bp,其中编码区ORF全长1 479 bp,编码492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此基因是位于水稻基因组第6号染色体的单拷贝基因。对其编码蛋白分析表明,其具有过氧化氢酶保守结构域,属于CAT家族。与水稻CAT基因序列(Os CATB)进行比较发现,Os CATB-lh与水稻Os CATB基因核苷酸序列一致性达到99%,存在6个核苷酸差异位点;与水稻Os CATB蛋白序列一致性为99%,有3个氨基酸变异位点。

关键词: 陆稻 过氧化氢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可可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家族进化及组织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高等植物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是蔗糖合成的限速酶。在多种植物中都发现了SPS基因,而可可中尚未见相关报道。通过分析可可基因组数据库,鉴定出4个SPS候选基因,依次命名为TcSPS1、TcSPS2、TcSPS3和TcSPS4。4个基因的编码区(CDS)长度在3 075~3 228 bp之间,外显子数目为12~14,预测蛋白的平均分子量为118.15 ku,等电点均小于7。进化分析结果表明SPS基因家族分成3个亚族;TcSPS1和TcSPS2属于ClassⅠ亚族,TcSPS3和TcSPS4分别属于ClassⅡ亚族和ClassⅢ亚族。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TcSPS1与TcSPS2在树皮和果实中高量表达,TcSPS3和TcSPS4主要在叶片中表达。伴随着叶片和花蕾生长发育,各TcSPS基因表达量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表明其与主要光合产物--蔗糖的合成或再合成有密切联系,参与可可"源库"器官中光合产物分配。

关键词: 可可 蔗糖磷酸合成酶 表达分析 系统进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RNA-seq技术优化鸭基因结构及预测新转录本

中国家禽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鸭基因组草图虽然已经释放,但其基因注释很不完善。基于此,本文应用前期得到的RNA-seq数据开展了鸭基因结构优化和新转录本预测等工作。基因结构优化结果显示,5′和3′端得到延长的基因数目分别为3 878个和3 895个,其平均延伸长度分别为198 bps和246 bps。新转录本预测共得到8 141个新转录本,大部分新转录本平均长度大于3 000 bps,单个新转录本平均由9个以上的片段组成。同时,70%左右的新转录本具有编码能力。本研究优化了大量鸭基因结构信息并挖掘了许多潜在的新基因,为鸭基因组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RNA-seq 基因结构优化 新基因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七十八) 两种病原菌引起的豇豆假尾孢叶斑病的诊断与防治

中国蔬菜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冬季北运蔬菜是海南省的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海南豇豆种植面积逾1.33万hm2(20万亩),占全省冬季蔬菜种植总面积的10%,年总产值逾6亿元,在海南北运蔬菜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许如意等,2006)。为了加快海南北运蔬菜产业的现代化和安全生产基地建设,笔者开展了对海南冬季豆类蔬菜真菌病害的调查研究,发现由灰色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HbCP3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半胱氨酸蛋白酶是一类重要蛋白水解酶,其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各种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应答。根据EST序列信息设计引物,从橡胶树的根中分离到1条1 056 bp的c DNA。该序列包含1个1 023 bp的开放阅读框(ORF),13 bp的5'UTR和20 bp的3'UTR。ORF预测编码340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37 350,等电点为5.24,属于液泡定位的分泌型蛋白。该蛋白含有1个Inhibitor_I29和1个Peptidase_C1A结构域,可归为木瓜蛋白酶C1家族。该蛋白与蓖麻(Ricinus communis)和杨树(Populus trichocarpa)中同源蛋白的相似性都在80%以上,将基因命名为Hb CP3。表达分析显示,在橡胶树的根、树皮、木质部、芽、叶片、叶柄和乳管等组织中,基因仅在根中表达。

关键词: 橡胶树 半胱氨酸蛋白酶 根特异性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