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改性方法对核桃浓缩蛋白凝胶性的影响
《食品与机械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采用物理及化学方法对核桃浓缩蛋白进行改性,通过测定改性后蛋白中游离巯基、二硫键含量及表面疏水性指数等指标,研究不同的改性方法及条件对核桃浓缩蛋白质凝胶性的影响,以获得具有形成强凝胶潜力的蛋白质,确定适宜的改性条件,并对改性前后蛋白凝胶质构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物理改性(超声处理)的适宜条件为超声功率840 W,超声时间6min;化学改性(还原剂亚硫酸钠)的适宜条件为还原剂加入量0.625 mmol/L,处理时间60 min。经超声改性后的核桃浓缩蛋白,其凝胶性能最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坦布苏病毒病卵巢病变标准的判定
《中国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产蛋鸭感染鸭坦布苏病毒后卵巢病变产生的进程和卵巢病变规律,为采用产蛋鸭卵巢病理变化检查法进行疫苗效力检验提供依据。【方法】70只260日龄产蛋樱桃谷鸭,以0.5m L/只(含100DID50)的剂量经胸部肌肉接种鸭坦布苏病毒(HB株)强毒。观察试验鸭的临床症状,统计每日产蛋数和采食量。攻毒后2 d,每只鸭经翅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经卵黄囊途径接种5枚6日龄SPF鸡胚,每胚0.1m L。接种后置37℃条件下继续孵化,24 h死亡鸡胚弃去。采用RT-PCR方法测定24—72 h死亡鸡胚的DTMUV核酸,将1/5或以上鸡胚死亡且DTMUV核酸阳性的鸭判为DTMUV感染鸭。攻毒后4—10 d,每日剖杀10只鸭,观察和分析生殖系统病变。统计病变率,检查输卵管内是否有蛋,卵泡是否变形、出血和破裂,依据病变率和病变,确定检查内容和病变卵巢的判定时间和标准。【结果】(1)攻毒后3、4、5、6 d,鸭几乎不采食,产蛋数明显下降。攻毒后7 d,鸭精神状况好转;攻毒后8 d,采食量开始回升。(2)70只鸭中,除1只鸭的病毒分离结果为阴性外,其余69只鸭的病毒分离结果均为阳性,病毒分离阳性率为98.6%(69/70)。(3)攻毒后4—10 d,共64只产蛋期鸭的生殖器官可以判定。(4)攻毒后4、5、6、7、8、9和10 d,卵巢病变率分别为66.7%(6/9)、100%(10/10)、100%(10/10)、100%(9/9)、100%(9/9)、100%(9/9)和100%(8/8)。(5)除攻毒后4 d有2只鸭输卵管中有蛋外,其余62只鸭输卵管中均无蛋,无蛋率为96.9%(62/64)。(6)攻毒后4—10 d,96.9%(62/64)鸭的卵泡变形,96.9%(62/64)鸭的卵泡出血,95.3%(61/64)鸭的卵泡变形和出血,34.4%(22/64)卵泡破裂。【结论】(1)确定卵巢病理变化检查时间为攻毒后7—8 d;(2)具有变形或出血病变之一,判病变卵泡。输卵管内无蛋且有3个及以上病变卵泡,判为病变卵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苗龄期黄瓜水肥需求规律及供液方案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CSCD
摘要:为探究温室黄瓜穴盘育苗阶段不同苗龄期对水肥需求规律,选用黄瓜‘北京403’为试材,以潮汐灌溉方式进行水肥一体化供应,采用二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黄瓜苗期水肥供液维持时间和间隔时间2个影响因子进行试验研究,从而获得最佳供液方案。结果表明:黄瓜不同苗龄期水肥需求量不同,随着叶片数的增加,水肥需求量逐渐增加,壮苗指数也随之增加,水肥利用效率也呈逐渐增高趋势;不同苗龄期供液维持时间和间隔时间共同影响其壮苗指标与水肥利用率,供液维持时间和间隔时间过长或过短均不利于幼苗壮苗形成和对水肥的吸收利用,1叶期壮苗指数与水肥利用率兼优的最佳水肥供应维持时间13~23 min,间隔时间保持360 min;2叶期维持时间13~16 min,间隔时间349~496 min组合最佳;3叶期维持时间8~18 min,间隔时间349~401 min;4叶期维持时间13~23 min,间隔时间360 min,育苗阶段以此方案进行灌溉,不仅幼苗健壮,而且节水省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聚酯/聚醚型聚氨酯互换膜材的制备与应用
《工程塑料应用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优化聚氨酯(PUR)包膜尿素控释性能,采用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分别与聚酯和聚醚多元醇按不同配比混合,依照不同次序先后喷涂在尿素颗粒表面制备聚酯型和聚醚型PUR互换层包膜尿素并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其控释性能。通过接触角、热重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膜材的润湿性、热稳定性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了尿素释放过程中膜层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聚酯型PUR的疏水性弱于聚醚型PUR,但热稳定性高于后者;两者的包覆次序影响PUR包膜尿素的控释效果,聚酯型PUR为外层、聚醚型PUR为内层时控释性能优良,当两者包覆比例(质量比)为1.5∶1.5时,释放期最长可达84 d。
关键词: 聚醚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 聚氨酯 互换包覆 控释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散固相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玉米和大米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残留
《分析试验室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玉米和大米中痕量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分析方法。使用乙腈和水混合溶液作为萃取溶剂,盐析后,提取液经N-丙基-乙二胺硅烷固相萃取材料(PSA)作为吸附剂后,采用分散液液微萃取步骤将目标物从到微量四氯乙烯中。对影响分散液液微萃取效率的因素,包括萃取溶剂种类及体积、盐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在0.02~1μ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7)。在玉米和大米样品中氟虫腈添加浓度为1.0~25.0μg/g时,平均回收率在70.4%~95.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在2.6%~12%之间,以最低添加浓度1μg/kg作为定量限。
关键词: 分散固相萃取 分散液液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氟虫腈 玉米 大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松新害虫——黑胫腮扁叶蜂的初步观察
《植物保护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胫腮扁叶蜂(Cephalcia nigrotibialis Wei)以雌虫为模式标本,描述于我国陕西(周至)和河南(内乡)。2009年在北京延庆发现它是油松上一种新的重要害虫,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室中越冬,越冬虫口密度平均达20.7头/m2。6月初开始化蛹,6月下旬出现成虫;成虫产卵于2年生的松针上,幼虫在小枝上做丝质的巢,咬断松针基部后取食,为害盛期为8-9月。色带诱集试验表明,5种色带均可诱到成虫,不同颜色之间差异不显著。目前在延庆将红色胶带用于黑胫腮扁叶蜂的防治。本文对各虫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彩色图片,讨论了该虫的分布特点和成灾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雌雄两系黄瓜制种熊蜂授粉应用技术
《蜜蜂杂志 》 2016
摘要:黄瓜杂交制种具有明显的产量和抗病优势,目前全国黄瓜生产需要籽种近千吨,其中60%以上采用杂交籽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蔬菜生产。但传统黄瓜杂交制种采用人工授粉,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大增加了籽种生产与管理成本,且种子质量难以保证。在突破雌雄两系黄瓜制种技术的前提下,采用熊蜂辅助授粉技术,黄瓜制种成本每公顷可降低雇工成本30万余元,实现了投资少、收益高,提高了黄瓜制种单位的管理效率,为加快黄瓜制种产量、扩大种植面积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HJ-CCD数据和决策树法的干旱半干旱灌区土地利用分类
《农业工程学报 》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实现干旱半干旱灌区地表信息低成本、高效率的动态监测,利用HJ-CCD数据的多时相和多光谱信息,探讨了平罗县土地利用遥感分类方法。首先建立研究区内典型地物的NDVI时间序列曲线,提取反映该区物候模式的时序特征参数;然后对土壤信息丰富的3月份多光谱影像进行主成分变换,选取第1主成分(PC1)作为光谱特征参数,最后基于分类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算法进行决策树监督分类。总体分类精度达到92.26%,Kappa系数为0.91,比最大似然法分类结果精度提高了2.58%。研究表明:构建的NDVI时间序列曲线对研究区内的地类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提取的时间维和光谱维的分类参数对各地类均有很好地区分性,CART决策树算法分类结果清晰准确且精度较高。该方法为HJ小卫星在干旱半干旱区等区域的深入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证基础。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决策树 分类 HJ-CCD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时间序列 干旱半干旱灌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