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贵州油菜生产发展历程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总结了贵州油菜生产分布、整体生产水平和生产发展历程,分析了贵州油菜各产量阶段的生产状况、增产原因及栽培技术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贵州植烟土壤微量元素特征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贵州省植烟土壤的微量元素和阳离子交换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植烟土壤的微量元素中有效铁、锰、钼含量丰富;有效铜、锌含量处于中等水平;有效硼含量比较缺乏.因此,贵州省植烟在微肥施用和管理上应因地制宜,注重微量元素的控制和补给.


贵州省植烟区土壤pH值和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的研究
《土壤通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地统计学的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贵州省植烟区土壤pH值和速效养分区域采集了3309个耕层(0~20cm)土壤样本进行了数据处理,并对其pH值、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贵州省土壤养分pH值、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半方差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中,pH值和速效磷为球形(Spherical),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钾为高斯(Gaussion)。pH值、速效氮和速效磷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块金值/基台值小于25%,其变化主要受结构性因子的影响;有机质空间相关性也较强,速效钾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块金值/基台值在25%~75%之间,其变化主要受随机性因子的影响。利用地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对贵州省烟叶种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同玉米杂交种对水分和氮胁迫的响应及其抗逆性
《中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玉米对水分胁迫和低氮条件的响应及其所受的影响,明确不同杂交种的抗旱耐瘠性表现,为干旱、半干旱和土壤贫瘠地区选用玉米品种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7个杂交种,设置不同水分和施氮处理的田间肥水耦合试验,研究水分和低氮胁迫对不同杂交种生长发育、形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以产量抗逆指数对其抗旱耐瘠性进行综合评价,并选择抗逆性密切相关的8个指标对不同品种进行聚类。【结果】不同水分和低氮胁迫下玉米籽粒产量较对照明显降低,粒数减少,粒重下降,果穗变短小,秃尖增多,散粉至吐丝期间隔延迟。水分胁迫与低氮条件下受影响最大,其次是低氮胁迫。水分胁迫下增施氮肥或低氮条件下增加供水均能明显提高产量。水分与氮肥间有极显著的互作效应,这种交互作用也表现一定的复杂性,与品种密切相关。供水与不供水或施氮与不施氮以及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也均呈极显著。各胁迫处理的产量、行粒数、千粒重、秃尖长、穗粗、穗长、ASI与产量抗逆指数之间有较密切关系,平均ARI与胁迫下的产量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以此为评价依据并结合聚类分析表明:抗旱耐瘠性表现最好的是黔2599、黔玉3号和中单2号,其次是兴黄单89-2、黔2411、遵玉3号、贵毕302和贵毕303;而安单136表现最差,其次是黔玉1号和黔兴4号。【结论】玉米对低氮胁迫的响应要高于对水分胁迫的响应,而不同品种因抗逆性差异,对水分和低氮胁迫响应的敏感性明显不同。水分与氮肥之间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以产量抗逆指数对不同杂交种的抗逆性进行综合评价是合理的。
BADH引物检测水稻香味基因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检测水稻中的香味基因,为其在香稻选育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从泰国香稻的回交后代材料BC3F2和中国的香稻中提取DNA后,加入BADH引物进行PCR扩增,并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香味基因。同时,对含香味基因的单株利用KOH溶液作叶片香味鉴定,并比较两种检测结果。[结果]电泳结果表明,94份样品中有32份样品含有纯合的香味基因,19个样品为香味基因的杂合体,与KOH溶液法检测香味的结果一致。BADH引物PCR扩增结果表明,香味来源于新香B的后代材料能产生明显的DNA扩增带,其香味基因与KDLM105以及Basmati香稻品种的香味基因均位于第8染色体上,属于等位基因。[结论]在香稻品种选育中,利用BADH引物能准确检测出含香味基因的植株,显著地缩短香稻品种育成的年限。


贵州玉米种质资源的抗病性鉴定与评价
《种子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贵州省内保存的550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和矮花叶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种质资源对玉米主要病害的抗性是丰富的,不同的材料间抗性差异显著。通过鉴定,筛选出抗大斑病种质105份,抗小斑病资源17份,抗丝黑穗病资源151份,抗矮花叶病种质23份,这些抗源有的具有多抗性,抗两种以上病害的种质有47份。筛选出的抗源可提供育种者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利用。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加大从地方品种中发掘和改良、创新种质的力度。


杂交油菜黔油14号高产栽培技术及示范
《种子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黔油14号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高产栽培模式研究为基础,结合高产示范区的资源情况制定黔油14号大面积高产示范技术规程。黔西县雨朵镇25.33 hm2连片示范,通过了贵州省科技厅组织的有关专家验收,平均理论产量为218.4 kg/667 m2,其中高产田块单产237.6 kg/667 m2,中产田块产量223.1 kg/667 m2,低产田块产量197.75 kg/667 m2;黔西县种子站对示范现场进行了实测验收,示范区实际产量为150~245kg/667 m2。


小型冬瓜新品系(小-1)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种子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型冬瓜新品系(小-1)是贵州省农科院园艺所选育的具有瓜型小(单瓜重2~3kg)、品质优良、产量高、性状稳定的株系。2003~2004年进行品比试验,2003~2005在铜仁、黄平、遵义、关岭、望谟5个试点进行区域试验,2004~2005进行生产试验。该品系经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示范鉴定,平均单产达5808.8kg/667m2以上,比对照穗小一号增产17.60%,比蓉抗一号增产16.6%,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该品系适应性好,抗病性强,果型长椭圆形,果皮灰绿色,坚韧,肉质致密,肉质层厚4~6cm,全生育期130~140d,耐贮运。


药用植物鹅毛玉凤花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植物名称鹅毛玉凤花[Habenaria dentata(Sw.) Schltr.]。2材料类别成熟种子。3培养条件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1)种子萌发培养基:1/2MS+NAA 0.5 mg·L~(-1)(单位下同)+ 0.2%活性炭和1/2MS+NAA 0.5;(2)增殖分化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