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灵武长枣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宁夏农林科技 》 2009
摘要:简要介绍了我国枣树栽培发展的基本情况,回顾了灵武长枣产业5年来快速发展的现状;重点对灵武长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了论述。首先,建议成立灵武长枣事业管理局,建设灵武长枣专家大院;其次要进一步深化土地承包、租赁和流转政策,深化扶持长枣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壮大政策以及长枣产业投融资政策,着力提高科技推广能力,强化新型农民培养力度;建议稳固现有面积,提升质量,提高整体效益,适度发展设施栽培,适速扩大种植规模;最后提出了灵武长枣产业科技创新的五大攻关方向。


宁夏绿洲套区大豆种植的几种主要方式
《宁夏农林科技 》 2009
摘要:宁夏平原处于温带干旱地区,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3000h左右,无霜期约160~170d。10℃以上活动积温约3300℃,热量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物质的积累。由于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虽干旱少雨,但黄河年均过境水量达300余亿立方米,便于引黄灌溉,光、热、水、土等农业自然资源配合较好,为发展农林牧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俗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


六盘山肉牛杂交改良群体Pit-1基因多态性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对宁夏六盘山区肉牛杂交改良群体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1(Pit-1)基因的多态性进行研究,为其杂交改良提供理论基础。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该群体101个个体Pit-1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扩增出的451 bp片段为目的基因片段,其PCR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消化后表现出多态性,共检测到AA、BB和AB 3种基因型。其中AA基因型频率6.93%(7个);AB基因型频率34.65%(35个);BB型基因型频率58.42%(59个),等位基因A频率24.26%;等位基因B频率75.74%。因此,宁夏六盘山地区的肉牛杂交改良群体Pit-1基因具有多态性。


微卫星DNA技术在肉羊杂种优势利用中的研究
《畜牧与兽医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将宁夏地区普遍饲养的5个品种169只羊的4个微卫星座作为侯选标记,对其多态性进行遗传检测,结果5个品种在4个位点均表现多态。根据各位点基因频率计算出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其中萨福克与小尾寒羊的遗传距离最大(0.249 1);宁夏滩羊与小尾寒羊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小(0.124 7)。选择遗传距离远、中、近3组作杂交组合试验比较,结果表明:萨寒F1、特寒F1和滩寒F1组羔羊增重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48.75%,33.75%和11.25%,萨寒F1组羔羊的增重、日均增重差异极显著高于滩寒F1组和对照组(P<0.01),萨寒F1与特寒F1组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以萨寒F1组最低,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此结果表明通过群体间遗传距离的大小可以预测杂种优势的高低。


几种进口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中国马铃薯 》 2009
摘要:利用4种进口杀菌剂进行田间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试验结果表明:杀毒矾、抑快净、银法利、安玛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其中银法利和安玛在二次药后30 d防治效果可达75%以上,且产量比未喷药对照增产24%以上,效果明显优于杀毒矾和抑快净。


枸杞DNA的提取方法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寻求高质量枸杞DNA的有效提取方法,为开展我国枸杞种质资源准确的分子鉴定评价提供试验基础。[方法]针对枸杞组织中多糖严重干扰基因组DNA提取质量的问题,比较了常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和改良CTAB法的处理效果。[结果]常规CTAB法提取DNA难以除去多糖类杂质,溶液极黏稠,致使移液枪吸取困难,取量不准;改良CTAB法提取DNA产率高,无明显降解,杂质少,OD260 nm/OD280 nm比值在1.80左右,表明DNA纯度高,污染少。通过基因组DNA-AFLP指纹图谱分析,改良CTAB法完全满足试验要求。并对改良CTAB法的关键步骤作了分析讨论。[结论]为枸杞DNA的有效提取提供了方法依据。


科研育种单位发展种业企业对策思考
《现代农业科技 》 2009
摘要:通过对农业科研育种单位的现状和优势进行分析,认为科研育种单位走科技种子产业化之路很有必要,也是种子产业化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对科研育种单位实施种子产业化提出了探索性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