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3种含氯消毒剂浸泡带黄龙病菌芦柑接穗的抑菌效果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含氯消毒剂作为防治柑桔黄龙病菌的候选药剂开展药剂筛选试验,将染病芦柑接穗分别浸泡于漂白粉(CH)、二氯异氰尿酸钠(NaDCC)和三氯异氰尿酸泡腾消毒片(TCCA)配制的消毒液12h后再嫁接到健康枳砧上,同时利用定量PCR分析药剂处理前后叶片中脉黄龙病菌含量的变化,以盐酸四环素(TET)为对照药剂,以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CH处理的药害严重,嫁接成活率低,不适于化学防治。NaDCC和TCCA处理的抑菌效果与处理浓度呈正相关,在有效氯含量为5 000mg/L时病菌减退率最高,平均分别为99.1%和99.5%,该浓度下的相对防效也最佳,平均分别为97.9%和98.8%,与TET的抑制效果相当。NaDCC和TCCA可以作为柑桔黄龙病化学防治的候选药剂。


近红外光谱的水稻抗性淀粉含量测定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16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化学法测定水稻抗性淀粉含量耗时长、成本高,为此,探索了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的水稻抗性淀粉含量测定新途径。首先,采集了62份抗性淀粉含量差异较大的水稻的光谱数据,将光谱数据和已测定的化学值数据导入化学计量学软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抗性淀粉含量的近红外定标模型,对不同预处理得到的预测模型进行了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如下:内部交叉验证方面,未处理、MSC+1thD预处理、1thD+SNV预处理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20 2,0.967 0,0.976 7,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1.533 7,1.011 2,0.837 1。外部验证方面,未处理、MSC+1thD预处理和1thD+SNV预处理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05,0.976,0.992,绝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1.456,0.818,0.515,预测值和化学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Turkey法多重比较),说明以近红外光谱分析法代替化学测定法是有可能的。在不同预处理方法之中,1thD+SNV的预处理方法无论内部验证还是外部验证都具有较高的决定系数和较低的误差值,定标模型精度更高,误差更小。


菜用大豆闽豆6号的选育
《福建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闽豆6号是以浙2818为母本、闽豆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选而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在福建省2010-2011年的多点区域试验中,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鲜荚平均产量达9 568.20kg·hm~(-2),比对照增产8.85%,标准荚平均产量达5 497.50kg·hm~(-2),比对照增产4.31%;在2012年生产试验中鲜荚平均产量达10 742.55kg·hm~(-2),比对照增产15.86%;2013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豆2013001),适合在福建省大部分地区种植。


黄秋葵果实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摘要:黄秋葵果实中富含蛋白质和果胶类多糖,是一种营养价值与开发利用价值较高的新型保健蔬菜。以国内外研究为基础,简述了黄秋葵果实的营养价值、贮藏保鲜技术及其果荚与种子加工利用的研究现状,并对黄秋葵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深入开展黄秋葵果实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指出提高黄秋葵果实贮藏保鲜技术,深化黄秋葵果实加工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加强黄秋葵果实科研产品转化,是全面推动黄秋葵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


乡镇主导产业划分初探——以建瓯市为例
《福建农业科技 》 2016
摘要:采用各产业的产值占GDP比重来划分乡镇主导产业,并依据划分结果把乡镇发展类型划分为农业主导型城镇化、工业主导型城镇化、商贸旅游主导型城镇化、综合型城镇化。


福建省苦瓜品种栽培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
《长江蔬菜 》 2016
摘要:介绍了福建省苦瓜品种历史应用概况及2种苦瓜与其他蔬菜间套作栽培模式,分析了福建省苦瓜栽培中存在的受冻害为害等5个主要问题及预防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推荐了新翠、闽研3号、龙玉、如玉53号4个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苦瓜品种。


酶法脱苦对琯溪蜜柚汁主要苦味物质及营养风味的影响简
《福建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不同的柚苷酶添加量、温度、pH值、时间等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平和琯溪蜜柚汁酶法脱苦工艺进行优化,探讨不同脱苦条件对蜜柚汁主要苦味物质柚皮苷和柠檬苦素的去除率及营养风味物质维生素C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和琯溪蜜柚汁的最佳酶法脱苦工艺条件为:在琯溪蜜柚原汁pH状态下,添加0.8g·L-1柚苷酶,置于45℃中水浴1h.在此条件下,蜜柚汁的柚皮苷去除率达90.25%、柠檬苦素去除率达87.09%、维生素C损失率为11.33%,能实现良好的风味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