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福建原生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创新利用

茶叶学报 2015

摘要:概述了福建原生茶树品种资源迁地、就地保护和相关技术及优异茶树品种资源的筛选与创新利用情况。迄今为止,已保护的福建原生茶树品种资源7287份(品、株、系),其中2008年以来新增保护地方有性群体种及单株938个(株)、特异品种资源73株、野生或半野生(近缘种)茶树品种资源24株。已筛育出地方种24个,选育出杂交种20个。建立了茶树品种资源公益性资源共享平台,筛选新品系40多个,创意利用茶树种质资源2项。

关键词: 福建 茶树 品种资源 迁地保护 就地保护 创新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地区直播稻田禾本科杂草防控药剂及其使用浓度筛选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为有效控制福建地区直播稻田禾本科杂草的危害,以莆田市仙游县游洋乡的水稻种植基地为试验点,选择测定1%噁嗪草酮悬浮剂、10%双草醚悬浮剂和20%氰氟草酯油悬浮剂等3种除草剂对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筛选确定最佳除草剂及其理想的田间使用浓度。结果表明:20%氰氟草酯油悬浮剂是防治直播稻田中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最佳的除草剂,田间推荐使用浓度为45~105g·hm-2(有效成分)兑水675L·hm-2,药后30d防治效果达均可80.00%以上,无药害产生,对水稻安全。

关键词: 福建 直播稻田 禾本科杂草 稗草 千金子 除草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福建农业科技 2015

摘要:公开招聘是农业科研单位人才更新的一个重要手段。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通过介绍农业科研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成效,进一步剖析农业科研单位公开招聘方案的审批、公开招聘的原则以及公开招聘环节设计,总结农业科研单位公开招聘的经验与对策,为农业科研单位的人才招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公开招聘 成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豆在南方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

福建农业科技 2015

摘要:木豆在南方水土流失治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综述木豆的特征特性,分析其在南方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木豆 水土流失 治理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农业科研院所项目与学科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台湾农业探索 2015

摘要:项目与学科管理机制创新是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抓手之一。该文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分析了其项目与学科管理建设情况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现代农业科研院所项目与学科建设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现代农业 科研院所 项目 学科 管理机制 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茅纤维液态酶解糖化工艺优化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采用斑茅纤维为原料,用2%NaOH和1%H2O2进行预处理,探讨纤维素酶液态发酵法糖化工艺的优化,分析糖化材料、时间、pH、纤维用量、温度和转速等单因素对纤维素产糖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化材料用2%NaOH和1%H2O2处理,反应时间在28~30h,pH在4.5~5.5,纤维用量在4~6g,温度在50~55℃,转速约为180r·min-1时斑茅纤维水解的效果最好。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糖化条件:糖化温度52℃、时间30h、纤维用量5g、pH 6.0,糖化率达到45.21%。

关键词: 斑茅 纤维 液态酶解 糖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农药负面影响的再认识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5

摘要:回顾了人类对"健康"定义的演变,概述了毒理学特别是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现行农药风险评估程序的不足及农药负面影响再度受关注的原因,提出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理念的更新,一方面,会发现更多的农药负面影响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又会推动农药风险评估程序的完善,进一步降低农药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农药 负面影响 “健康”理念 毒理学 内分泌干扰物 农药风险评估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童6号黄桃福建引种表现与关键配套栽培技术

东南园艺 2015

摘要:为进一步优化福建黄桃品种内部结构,向江苏省园艺研究所引进美国金童6号黄桃品种在建宁试种。结果表明:该品种成熟于7月中旬;果形大,着色艳丽;果肉黄色、不溶质,风味甜酸适口,香气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0%,鲜食、罐藏品质均上等。适当稀植、合理混栽、大冠整形、控梢稳果、科学施肥有利丰产稳产与改善果实鲜食品质。

关键词: 黄桃 金童6号 引种 配套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合细菌与纳豆菌的混合培养及混合处理养殖水的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纳豆菌和光合细菌混合培养时的接种量及菌剂的装液量,使光合细菌活菌数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值。结果显示:光合细菌接种量20%、纳豆菌接种量2%、每250 mL三角瓶菌剂装液量60%培养效果最好。同时研究了光合细菌与纳豆菌混合菌剂对养殖水的亚硝酸盐氮以及氨氮的降解能力,发现2种菌的最佳混合比例为1∶1(v∶v),混合菌菌剂添加量与亚硝酸盐的降解作用成正相关;由于纳豆菌能将培养基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氮,混合菌剂对养殖水氨氮的降解效果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弱。

关键词: 光合细菌 纳豆菌 混合培养 养殖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组编辑技术及其在植物遗传改良上的应用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以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s,TALENs)和II型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为代表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是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改良的一种高效辅助工具。TALENs和CRISPR/Cas9能够精确地在植物基因组DNA序列上造成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DSB),激发细胞自身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和非同源末端接合(nonhomologous end-joining,NHEJ)的修复机制,从而完成对植物基因组的靶向修饰。本研究对这2种基因组编辑技术在结构特征、技术原理以及在植物靶向修饰上的应用展开了综述,并对TALENs和CRISPR/Cas9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植物 基因组编辑技术 TALENs CRISPR/Cas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