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植物乳杆菌R23发酵枇杷果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解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晓姿 1 ; 魏巍 1 ; 何志刚 1 ; 梁璋成 1 ; 李维新 1 ; 任香芸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科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农产品(食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乳酸菌;果汁;碳源;风味物质;气质联用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5 年 29 卷 07 期

页码: 1329-13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定性鉴别出植物乳杆菌R23发酵果汁所产生的特征挥发性代谢物质,本文以限制碳源培养基为对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检测方法,解析了植物乳杆菌R23发酵枇杷果汁产生的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果汁乳酸发酵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来源于糖碳源代谢,以醇类和酸类为主,与典型发酵香密切相关的6种挥发性特征风味物质成分是3-甲基-3-丁烯-1-醇、异戊烯醇、癸酸、乙酸、庚酸、壬酸,与其它挥发性成分共同构建了枇杷发酵果汁风味的复杂性和典型性,这为新型乳酸发酵饮品研发提供了质量鉴别的理论基础。

  • 相关文献

[1]基于果汁固定化乳酸发酵的甘蔗纤维吸附式载体特性研究. 林晓姿,梁璋成,何志刚,李维新,任香芸. 2017

[2]葡萄全汁乳酸发酵菌株筛选及其风味分析. 林晓姿,梁璋成,魏巍,李维新,任香芸,何志刚. 2013

[3]碳源和氮源对绣球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林衍铨,马璐,应正河,江晓凌. 2011

[4]营养成分对尖孢镰刀菌生长的影响. 肖荣凤,刘波,朱育菁,蓝江林. 2006

[5]拐枣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果汁饮料的研制. 李维新,何志刚,林晓姿,陆东和. 2005

[6]植物乳杆菌R23酵解枇杷汁有机酸的动态分析. 林晓姿,梁璋成,何志刚,李维新,任香芸,魏巍. 2011

[7]我国果品加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陈扬祥,余亚白. 2006

[8]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不同陈化时间普洱茶香气成分. 陈梅春,刘晓港,朱育菁,潘志针,张海峰,刘波. 2016

[9]基于SDE和HS-SPME/GC-MS的乌龙茶香气组成特征分析. 陈林,余文权,张应根,项丽慧,王丽丽,尤志明. 2019

[10]乌龙茶品种鲜叶加工白茶过程中香气成分动态变化规律. 陈林,张应根,陈键,宋振硕,项丽慧,余文权,尤志明. 2020

[11]芽胞杆菌资源库管理系统的构建. 陈峥,刘波,朱育菁,潘志针,史怀,刘国红,唐建阳. 2012

[12]清香型乌龙茶品质形成过程中香气组成化学模式的动态变化规律. 陈林,张应根,陈键,邬龄盛,王振康,尤志明. 2013

[13]枇杷品种香甜和解放钟及两者杂交子代优系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蒋际谋,胡文舜,许奇志,陈秀萍,邓朝军,姜帆,郑少泉. 2014

[14]陈年普洱茶特征风味成分分析. 陈梅春,陈峥,史怀,刘波,潘志针,朱育菁. 2014

[15]陈年普洱茶香气成分及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研究. 陈梅春,张海峰,潘志针,陈峥,朱育菁,车建美,史怀,刘波. 2015

[16]芒果不同部位挥发物及横线尾夜蛾对其触角电位反应. 田厚军,陈艺欣,魏辉,邱良妙,刘其全,石妍,占志雄. 2012

[17]碳源和氮源对桑黄菌丝(Phellinus liteus)生长的影响. 杨菁,黄大斌. 2005

[18]碳源和氮源对绣球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林衍铨,马璐,应正河,江晓凌. 2011

[19]枯草芽孢杆菌CS16发酵条件及其抑菌活性物质研究. 张慧,白丹虹,陈济琛,邱宏端,林新坚. 2015

[20]碳源对虎奶菇菌核产量和品质影响的关联分析. 江枝和,翁伯琦,林勇,王义祥.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