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草莓新品种——‘京醇香’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京醇香’是由‘给维塔’ב鬼怒甘’杂交选育出的中早熟草莓新品种。果实圆锥形,果面颜色红色,果面平整,果肉橙红色,肉质细韧,风味酸甜适中,有香气;平均单果质量28.2 g,最大单果质量54 g,果实纵径5.24 cm,横径3.92 c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9%,可溶性糖5.2%,可滴定酸0.68%,硬度3.26 kg·cm-2,维生素c含量84.72 mg·g-1;品质中上。果实生育期25~30 d,在北京地区日光温室1月中旬成熟;连续开花结果能力强。通过田间观察,‘京醇香’较抗白粉病和灰霉病。适合北京地区栽培,当年开花结果,较丰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墙封闭温室夏季降温特性
《农业工程学报 》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封闭温室(closed greenhouse)是一种建筑结构全封闭式的透光型温室,能够实现节能减排、室内蒸散水回收利用、维持高水平CO_2浓度以及隔绝气传病菌孢子等。但在夏季,封闭温室内高温环境难以有效控制,或需消耗巨大电能,无法投入生产。为降低夏季封闭温室内环境温度,从低碳节能的角度出发,设计并建造了一栋水墙封闭温室。2015年7月26日至9月10日,对水墙封闭温室夏季降温特性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正午前后(10:00-16:00),室内平均气温为29.4~34.3℃,比室外低0.8~6.8℃,降温效果明显;且太阳辐射越强烈、环境温度越高,则水墙封闭温室的降温幅度越大(P<0.01)。白天作物进行光合生产期间(06:00-18:00),封闭温室内气温有94.6%的时间被控制在35℃以内,可有效避免高温胁迫。夜间(18:00-06:00)室内湿度被控制在80%以下,平均湿度为54.7%~73.7%,比室外低7.2%~17.5%,降湿效果明显;且室内外湿度差与室内外温度差呈线性负相关(P<0.01)。白天室内水平方向平均太阳辐射量为31.5~67.4 W/m~2,约为室外的11.9%~17.8%。太阳辐射由室外进入水墙封闭温室内,远红光占比由41.9%降低至9.2%,透过率仅为6.0%,有利于抑制室内高温。在室内太阳光谱中红、蓝光占比最大,分别为23.9%和27.1%,较之室外均有提升;其透过率分别为32.4%和37.5%,远高于紫外光和远红光。可见,水墙封闭温室可以有选择性的透过太阳光谱,抑制室内高温的同时保证充足的光合有效辐射。此外,墙体水温及室内气温分布、日变化均呈现一定规律。综上,水墙封闭温室能在夏季通过自身结构达到理想的降温效果,并获得适宜的湿度、光照等条件,是一种可行的、低碳节能的封闭温室型式,可为封闭温室的应用发展提供参考与技术支持。
国内主要十字花科抗根肿病品种在湖北病区的表现
《中国蔬菜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和利川市对25个抗根肿病的十字花科蔬菜品种进行了集中试验示范,其中大白菜品种19个、甘蓝品种3个、萝卜品种3个。结果表明:长阳根肿病菌的致病力较利川根肿病菌强,绝大多数参试大白菜品种不抗长阳根肿病菌但抗利川根肿病菌,仅京春CR2和京春CR3兼抗长阳根肿病菌和利川根肿病菌,综合经济性状表现优秀,京春CR2和京春CR3可以在长阳、利川及类似根肿病菌生理小种区域推广,其他单抗利川根肿病菌的大白菜品种可在利川及类似根肿病菌生理小种区域推广;萝卜品种雪单3号在长阳表现为耐病,在利川表现为抗病,综合经济性状良好;甘蓝品种2012070甘蓝在长阳表现为耐病,参试甘蓝品种均不抗利川根肿病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羽衣甘蓝和白菜型油菜硫代葡萄糖苷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方法
《园艺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HPLC–Triple–TOF–MS)技术建立了羽衣甘蓝等蔬菜中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e,简称硫苷)的分析方法。蔬菜样品采用70%甲醇提取,采用UPLC BEH C_(18)反相色谱柱,乙腈—水(均含0.1%甲酸)流动相系统,10 min快速梯度洗脱;在电喷雾质谱负离子模式下采用飞行时间质谱全扫描—信息关联采集—子离子扫描(TOF–MS scan–IDA–Product ion scan)复合扫描模式,1次进样分析可同时获得硫苷的一级质谱和二级质谱信息;基于TOF–MS的高分辨率性能,得到硫苷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的精确质荷比,大大提高硫苷定性分析的准确性。将建立的分析方法应用于白菜型油菜Yellow Sarson的种子和羽衣甘蓝的叶片组织,分别鉴定出24和15种硫苷,表明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和高通量等优点,适合于十字花科蔬菜中硫苷的分析。
关键词: 羽衣甘蓝 白菜型油菜 硫代葡萄糖苷 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李明远断病手迹(七十一) 浅谈芹菜叶斑病
《农业工程技术 》 2016
摘要:2016年3月的一天,我到北京市通州区的一个蔬菜基地考察,发现他们基地几株芹菜的大部分叶片枯死,像是得了芹菜叶斑病。芹菜叶斑病(学名:Cercospora apii Fres.)属于一种常见病害,一般情况下发生得比较轻,在叶片上形成一些近圆形的褐斑,病斑直径一般不超过10 mm(图1),发生后及时施药,就会得到防治。但是,我在这个基地见到的芹菜叶斑病和我之前见到的不大相同。其病斑较大,直径多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湖流域生态服务价值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资源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对于环境可持续性、人类福祉与经济发展分析、政策框架制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研究选取以高寒草地为主要覆盖类型的青海湖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从植被茂盛程度和提供生态服务的有效时间两个维度修正后的EGESV模型,分别对青海湖流域2000年、2012年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并分析了其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青海湖流域内各覆盖类型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为157.93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1.24亿元。2000年各覆盖类型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呈现水域>草地>森林>农田>荒漠>城镇,2012年荒漠生态服务价值总量超过农田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不同的土地覆盖类型空间格局在整体空间上决定着青海湖流域生态服务价值空间格局的异质性。由于草地生态系统内部植被茂盛程度、生长季长度的差异,生态服务价值在空间上整体呈现纬度地带性,部分区域表现出垂直地带性变化特征。受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双重干扰,流域内生态服务价值空间格局变化明显,呈现部分地区高生态服务价值的集聚化分布向均匀化转变,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在空间上整体升高,青海湖高生态服务价值区域范围扩张。人类活动干扰下的土地利用变化是流域内生态服务价值总量降低的主要原因,而气候变化对流域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利于流域生态服务价值总量的增加。该研究结果可为政府制定气候变化趋势下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时空格局 土地覆盖 植被动态 生长季 青海湖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类蔬菜根肿病抗性鉴定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摘要:为了探讨甘蓝类蔬菜对根肿病的抗性,采用室内人工注射法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法,对94个品种进行根肿病抗性的鉴定。结果表明:室内鉴定中有24个高抗品种,63个抗病品种和7个耐病品种;24个高抗材料都含有1个抗病主效基因CRa。此外,甘蓝高抗品种占试验材料的16.4%;黑芥-花椰菜高抗占试验材料的57.9%;花椰菜高抗品种占试验材料的25.0%,结果显示,同一类蔬菜对根肿病菌的抗病性反应存在差异,黑芥-花椰菜的抗性表现明显高于甘蓝和花椰菜,说明来自黑芥的根肿病抗性比甘蓝或花椰菜更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湖流域植被物候格局时空动态变化及其与植被退化的关系
《草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2000-2014年期间MODIS 16d合成EVI数据,选用阈值法模型提取了青海湖流域逐年的植被关键物候期,分析了物候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植被退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内植被陆续在4月中旬-6月中旬进入返青阶段,8月中旬-10月中旬进入枯黄期,生长季长度在100~150d之间。植被陆续进入返青期的时间在流域整体空间上呈现由东南向西北延迟的水平地带性变化趋势,多高山分布区域的植被进入返青期时间表现出垂直非地带性特征。植被进入枯黄期的时间与进入返青期早晚的时间在空间格局上相反,生长季长短空间格局与植被进入返青时间早晚的空间格局一致。气候变化趋势下,流域植被物候时空动态变化存在空间异质性,返青期均值年际变化趋势不明显,枯黄期均值提前6.4d,生长季均值缩短8.9d。流域内植被物候除受气候因子影响外,与植被退化也有密切关系。植被生长趋于茂盛,返青期呈现延迟趋势;植被生长退化趋势,返青期呈现提前倾向。枯黄期与植被退化的关系较复杂,整体上未表现出明显一致的相关性。植被生长季与植被退化呈现强负相关,即植被生长呈现茂盛趋势的区域,生长季缩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