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根层调控:果类蔬菜高效利用养分的关键
《华北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集约化设施蔬菜生产中水肥投入远高于作物的需求,生产上为了实现根层充足的水肥供应,导致氮素过量投入、损失比例高、磷钾在土壤中明显积累,生理性缺素日趋严重。优质高效蔬菜生产的关键是在健康良好生长环境下根层合理的水肥供应,在保证作物生长前提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损失。本研究总结了实现优质高产高效蔬菜生产的根层养分调控关键,即必须考虑到土壤溶液养分浓度、形态和养分离子间的平衡;减少水分渗漏并保持水分和养分空间一致的原则。结合土壤环境的增温、增施高碳氮比有机肥或秸秆进行土壤调理等措施,促进蔬菜根系发育、提高作物抗性和养分吸收效率,在设施生产中有机肥和化肥养分需采取"总量控制、分期调控",氮素采取"少量多次、近根施用、水肥耦合"原则;磷钾养分采用"作物需求和土壤肥力维持"相结合的总量控制原则,中微量元素"因缺矫正"原则,通过根层调控实现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设施菜田的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后干旱和低氮胁迫下外源葡萄糖对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葡萄糖对干旱和低氮胁迫下小麦产量的调节作用,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花后干旱和缺氮胁迫下外源葡萄糖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干旱×低氮互作显著影响小麦的结实率和籽粒的灌浆,明显减少可育小穗数、穗粒数、粒重和籽粒充实度,而且缺氮处理显著降低了籽粒的蛋白质和淀粉产量。在花后干旱×低氮互作下外源喷施葡萄糖处理,明显增加了单穗结实率和籽粒干物质的积累,提高了灌浆中后期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延长了旗叶的光合功能期和灌浆持续期,明显促进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累,提高了小麦经济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外源喷施葡萄糖处理有利于减轻干旱和低氮胁迫对籽粒发育和灌浆的不利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种业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科技管理研究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在我国种业市场化、全球化和法制化的进程中,2011年4月10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今后种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还提出在"十二五"期末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实现"事企脱钩"。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的种业应更新观念,迅速定位,进行体制创新,打破事企不分的现状,整合优势资源,强化企业管理与机制创新,快速推进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的进程;顺应市场需求,调整育种目标,建立稳定的育种队伍;实行ISO9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引导和促进种业市场国际化,将种业快速升级。
关键词: 种业 意见 种业新政 整合资源 事企脱钩 育种新机制 育繁推一体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R-7730M土壤湿度计田间快速测定土壤含水量方法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水分田间快速测定方法在农田水肥管理实践中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RR-7730M土壤湿度计,进行田间速测和室内不同含水量土壤的模拟测定,并与经典的烘箱法测定结果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田间和室内模拟条件下,RR-7730M土壤湿度计速测法与烘箱法都达到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857**(n=240)和r=0.982**(n=27),说明该方法可行而且实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 RR-7730M速测 烘箱法 土壤水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A处理对黄冠梨花斑病发生及果皮钙含量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为了解GA处理对套袋黄冠梨果实表面花斑病发生以及果皮钙含量的影响,在梨果套袋前用GA3和GA4+7进行喷施,统计果实花斑病的发生率并分析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总钙及不同形态钙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期,GA4+7处理的果实花斑病发病率为14.5%,显著低于套3层袋处理(22.5%);GA3和GA4+7处理的果皮总钙及不同形态钙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套3层袋处理基本一致。在花后90 d,GA处理的果皮总钙、水溶性钙和醋酸溶性钙含量显著高于套3层袋处理,而低于裸果;NaCl溶性钙含量与套3层袋处理无显著差异,而显著低于裸果。GA处理的果皮盐酸溶性钙含量在花后100~110 d显著低于套3层袋处理,而与裸果间无显著性差异。花后80 d以后,GA处理的水溶性钙相对含量与裸果无显著差异,而显著高于套3层袋处理;NaCl溶性钙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套3层袋处理和裸果;醋酸溶性钙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套3层袋处理,而盐酸溶性钙相对含量低于套3层袋处理而高于裸果;残余钙相对含量少。GA4+7处理可减少套袋黄冠梨花斑病的发生;GA3和GA4+7处理促进了果皮总钙、水溶性钙和醋酸溶性钙含量的增加,降低了盐酸溶性钙及其相对含量,对NaCl溶性钙含量无显著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留果量对杏扁及翌年花芽质量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合理的留果量是提高果实质量的重要途径。以一窝蜂杏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留果量(果间距3~5 cm、5 cm和10 cm)对杏扁质量(纵径、横径、侧径、单核重、单仁重)及翌年花芽质量(花芽、花瓣和雌蕊重量,雌蕊败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果处理增大了杏扁果实的纵径、横径和侧径,提高了单核重、单仁重以及翌年花芽、花瓣和雌蕊的重量,降低了雌蕊败育率,但不同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降低了单株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果间距为3~5 cm时与CK差异不显著。认为一窝蜂杏较适宜的留果间距为3~5 c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黄冠梨糖、酸含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冠梨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冠梨果实糖、酸含量及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处理果实中糖、酸变化趋势与套3层袋的对照果实一致。在花后60~70 d,IAA和GA4+7处理果实中葡萄糖、果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套3层袋的对照果实,但果实成熟时,没有显著性差异。GA3和GA4+7处理蔗糖含量从花后100~110 d显著高于套3层袋的对照。果实成熟时,GA3处理果实苹果酸和有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果实,NAA、IAA和GA4+7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不同类型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果实中莽草酸含量无显著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