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基于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农副产品黄曲霉毒素B1的研究进展

农业工程学报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曲霉毒素B1是农副产品中最常见的真菌毒素之一,具有诱变、致畸、免疫抑制和致癌的作用.为了减少黄曲霉毒素B1带来的危害,开发可靠的方法来检测农副产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十分重要.传统的检测方法难以满足现代农业中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而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制备简单、便于携带、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强等特点,因而备受关注.根据识别元件的不同,黄曲霉毒素B1的电化学传感器可以分为基于适配体的传感器、基于免疫反应的传感器、基于分子印迹的传感器.研究者们又根据不同的感知策略、纳米材料研发了多种类型的黄曲霉毒素B1电化学传感器.该研究综述了近 5a来(2019-2023年间)黄曲霉毒素B1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讨论了基于不同识别元件的传感器的传感机理和不同的信号产生策略,对这些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不同识别元件的优缺点,探讨了基于不同原理的黄曲霉毒素B1电化学传感器的不足之处和发展方向,如需要开发新型的识别元件、研发新的纳米材料并提高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不同传感策略的联合应用、研发多种毒素同时检测的传感器、简化修饰步骤提高传感器稳定性等,以期为实现黄曲霉毒素B1电化学传感器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农产品 黄曲霉毒素B1 适配体 免疫反应 分子印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离散小波-微分变换算法定量反演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的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为一种仙人掌科植物,火龙果植株无叶,主要依靠肉质茎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功能,火龙果的肉质茎与常见绿叶类植物叶片在组织结构、形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二者在植株冠层结构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该差异会直接影响植株冠层光谱特征,进而影响基于与光谱技术的光合色素监测.为探寻提升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估测精度的方法,研究以贵州省罗甸县龙坪镇烟山火龙果种植基地为试验区,先采集火龙果茎枝光谱及光谱测定部位的组织,并采用乙醇萃取法测定此组织的叶绿素含量,然后选用传统数学变换、连续小波变换、离散小波变换、离散小波-微分变换方法分别处理分析光谱数据,并采用相关性分析算法提取、筛选敏感特征波段,最后选用偏最小二乘算法构建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估测模型,分析结果如下:(1)采用离散小波-微分变换算法,高频信息与低频信息的峰、谷交替依次呈现,且可用信息分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用信息随尺度的增加,曲线振幅加大、频率降低.(2)数学变换内的微分变换、连续小波变换、离散小波变换与离散小波-微分变换方法均能明显提升光谱对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的敏感性,其中以离散小波-微分变换方法最优,经处理后光谱与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的决定系数最高可达0.565(位于H1分解尺度737.5 nm处).(3)离散小波-微分变换最能有效提升光谱对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的估测能力,并且基于离散小波-微分变换H2尺度构建的估测模型为最优模型,其验证精度的R2=0.769,RMSE=0.040,RPD=1.739.研究分析了四类光谱处理算法在提升光谱对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敏感性与估测能力方面的效果,表明离散小波-微分变换算法能有效提升光谱对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的估测能力,为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的无损估测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撑.

关键词: 火龙果 叶绿素含量 离散小波算法 高光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结球甘蓝遗传图谱的构建及抗黑腐病QTL定位

华北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明确结球甘蓝抗黑腐病性状的遗传基础,选育优质抗病品种,以结球甘蓝高抗黑腐病1 号生理小种材料4674 为父本,高感材料4673 为母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152 个单株的F2 群体.采用苗期喷雾法对F2群体进行接病,12~14 d后,按照甘蓝苗期鉴定方法对F2 群体进行表型鉴定.从404 个分子标记中筛选得到 175 个多态性好且条带清晰的标记.随后,使用这175 个分子标记对F2 群体进行基因型检测和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最后,结合抗病性表型鉴定数据和遗传图谱对甘蓝抗黑腐病性状的QTL进行标记定位.结果表明:有154 对分子标记连锁到9 条染色体上,其中包括110 对InDel标记和44 对SSR标记,覆盖长度714.29 cM,标记间平均图距4.64 cM.共定位到7 个QTL位点,其中有3 个为主效位点,分别是qBR-7-2、qBR-7-3 和qBR-4-3,位于7 号染色体的CG842110~CG842482及M29~M39 标记间和4 号染色体上的CD838151~BOE417,LOD值分别为5.75,3.20,3.47,可解释的表型贡献率分别为16.0%,9.2%,10.0%.

关键词: 结球甘蓝 黑腐病 F2群体 遗传连锁图谱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尾孢菌对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的敏感性及杀菌剂对甜菜褐斑病的田间防效评价

植物病理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中国不同地理来源的81株甜菜尾孢菌对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的敏感性,并比较了5种杀菌剂的田间防效。结果显示,供试菌株中,对多菌灵敏感的菌株共57株,占总数的70.37%,抗性菌株24株,占总数的29.63%。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对甜菜尾孢菌的平均EC50值范围分别在0.003 5~3.818 0μg·mL-1和0.033 5~5.465 2μg·mL-1之间,平均EC50值分别为(0.162 7±0.544 6)μg·mL-1和(0.370 0±0.788 4)μg·mL-1,最大EC50值和最小EC50值分别相差1 090倍和163倍。不同地区的菌株对苯醚甲环唑EC50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为2.3~853,部分地市的菌株对苯醚甲环唑敏感性差异显著,苯醚甲环唑平均EC50值变化范围在0.031 0~1.915 9μg·mL-1。敏感性频率分布结果显示,甜菜尾孢菌对苯醚甲环唑已出现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但82.7%的菌株敏感性频率呈正态分布,将此部分菌株的平均EC50值(0.037±0.002)μg·mL-1作为甜菜尾孢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基线的参考值。不同地区的菌株对氟硅唑EC50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为1.3~65.6,部分地市的菌株对氟硅唑敏感性差异显著,氟硅唑平均EC50值变化范围在0.131 2~1.093 7μg·mL-1。敏感性频率分布结果显示,甜菜尾孢菌对氟硅唑已出现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但75.3%的菌株敏感性频率呈正态分布,将此部分菌株的平均EC50值(0.145±0.007)μg·mL-1作为甜菜尾孢菌对氟硅唑的敏感基线的参考值。抗性频率分析显示,甜菜尾孢菌对苯醚甲环唑及氟硅唑的抗性频率分别为20.99%和16.05%,抗性水平以低抗和高抗为主。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氟硅唑EC(40%Flusilazole EC)有效成分24 g·hm-2、70%甲基硫菌灵WP(70%Thiophanate-methyl WP)有效成分630 g·hm-2连续两次施药,距末次施药后10 d对甜菜褐斑病的田间防效达到65%左右,显著高于70%代森锰锌WP(70%Mancozeb WP)有效成分1 050 g·hm-2和50%异菌脲WP(50%Iprodione WP)600 g·hm-2的防效,与10%苯醚甲环唑WG(10%Difenoconazole WG)52.5 g·hm-2防效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为杀菌剂的合理使用及甜菜褐斑病的有效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 甜菜尾孢菌 多菌灵 苯醚甲环唑 氟硅唑 敏感性 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丹麦畜禽种业规划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畜牧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丹麦是世界畜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和品种选育水平都较高.本文系统分析了丹麦畜禽种业相关规划与发展报告,总结出了丹麦畜禽种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并从制定国家战略规划明确方向目标、强化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优良畜禽品种培育3方面提出对我国的启示,以期为中国的畜禽种业创新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丹麦 畜禽种业 规划 启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黄恩蚜小蜂雌雄蜂胚胎及个体发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是烟粉虱的重要天敌,为单寄生蜂,雌蜂的寄生方式属于独性内寄生,雄蜂的寄生方式属于外寄生中的自复寄生(autoparasitiod),也称重寄生(hyperparasitoid),雌雄蜂寄主、寄生方式及发育环境不同.首次对浅黄恩雅小蜂雌雄蜂胚胎发育全过程进行了连续观测,并测量了雌雄蜂胚胎体长的变化.结果表明:雌蜂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3层膜,外部2层为胚膜(浆膜)、胚外膜(滋养膜).其中胚外膜在胚胎发育到8 h左右在显微镜下可见,雌卵孵化后消失;而雄蜂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了 2层膜,没有发现胚外膜,但在雄蜂胚胎前末端能够观察到一个柄(pedicel),一直保留到雄蜂胚胎孵化后消失,而雌蜂胚胎前末端的柄发育到2 h左右出现,24 h左右消失.雌蜂胚胎体长从0 h发育到36 h增长较快(0.198~0.280 mm),而雄蜂胚胎体长在此发育阶段变化较小(0.163~0.187 mm);从36 h到48 h雌雄蜂胚胎孵化,体长均有明显的增加.

关键词: 烟粉虱 浅黄恩蚜小蜂 胚胎 发育 胚外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叶绿素合成关键基因构建马蹄莲佛焰苞离体VIGS技术体系

核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返青是天南星科观赏植物在发育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典型的功能叶绿体重新分化形成的生理现象,其中马蹄莲佛焰苞常出现这一现象,但其潜在的调控机制并不明确。为了探究马蹄莲返青的调控机制,提高彩色马蹄莲的观赏品质,本研究以黄色品种Florex Gold为材料,以返青过程中两个叶绿素合成关键基因ZhGluTR和ZhChlH为研究对象,建立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体系,对马蹄莲进行基因功能验证。通过离体佛焰苞孔片试验并对取样部位和侵染时长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中部真空抽吸5 min的试验组返青现象出现最迟,VIGS沉默效果最好。在上述沉默背景下,与对照组相比,ZhGluTR和ZhChlH沉默孔片的返青现象均出现得更迟,色调角值上升更缓慢,并且叶绿素含量更低,类胡萝卜素含量更高。综合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VIGS体系可分别有效沉默佛焰苞中的叶绿素合成关键基因ZhGluTR和ZhChlH。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探究马蹄莲佛焰苞返青现象的分子调控机制。

关键词: 马蹄莲 佛焰苞孔片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 基因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禽白血病净化对北京油鸡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评估

中国家禽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禽白血病净化对北京油鸡产蛋性能及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通过在2015—2019年对北京油鸡鸡群连续进行5个世代的禽白血病净化,在开产和纯繁前分别对母鸡蛋清和公鸡精液进行ALV-p27抗原检测,并对每个世代的孵化及产蛋性能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经过5个世代净化淘汰,北京油鸡开产前公鸡精液ALV-p27抗原阳性率由0世代的15.27%显著降低到4世代的5.66%(P<0.05),但禽白血病净化对0~4世代北京油鸡产蛋数、入孵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经过4个世代的禽白血病净化,北京油鸡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有所改善。

关键词: 禽白血病 净化 生产性能 北京油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近红外光谱仪的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定量模型比较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的无损速测为例,分别采用线性渐变分光(LVF)、数字光处理(DLP)近红外光谱仪对大、小番茄采集近红外光谱数据;分别基于两种近红外光谱仪数据计算大、小番茄平均光谱及差谱,并比较两种近红外光谱仪所采集大、小番茄近红外光谱数据的特征;对两种近红外光谱仪的数据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并比较了大、小番茄前3主成分的得分分布;按SSC梯度对数据进行分级,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结合全交互验证算法分别基于两种近红外光谱仪数据建立番茄SSC定量校正模型。结果表明:(1)大、小番茄LVF近红外光谱的平均光谱及其差谱的光谱特征分别与DLP近红外光谱的平均光谱及其差谱的光谱特征相似。(2)大、小番茄LVF近红外光谱数据PCA前3主成分得分散点分离趋势不明显,而DLP近红外光谱数据PCA前3主成分得分散点基本上不具有分离趋势。(3)基于LVF近红外光谱数据所建各模型的相对预测性能(RPD)皆不低于2.11,其中标准化预处理所建模型具有最佳性能,模型维数(Nf)、校正测定系数(RC~2)、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交互验证测定系数(R~2CV)、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RPD、预测相关系数(RP)、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8、0.949 1、0.27、0.899 9、0.38、3.16、0.882 6、0.63;基于DLP近红外光谱数据所建各模型的RPD皆不低于1.60,其中标准化预处理所建模型具有最佳性能,Nf、RC~2、RMSEC、R~2CV、RMSECV、RPD、RP、RMSEP分别为5、0.823 5、0.49、0.728 6、0.62、1.94、0.788 4、0.80。该研究可为番茄SSC的无损快速测定以及果蔬品质无损快速检测的仪器选择与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番茄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近红外光谱仪 定量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产电影中对陕西民俗文化的凝视与思考

电影文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陕西电影在历史、文化、创作等方面都为中国电影做出了重要贡献,陕西的优秀民俗文化也在努力构建出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形象。研究通过对陕西地方环境的影像,融入陕西民俗活动的场景,结合影像故事发生时间背景,发现在当下国产电影及相关影像中形成的陕西民俗文化现象特点,并且通过对影像中陕西民俗文化的凝视提出多维度理解。论文试图客观地阐明影像传播对于陕西民俗文化构建的帮助,同时也存在对于陕西民俗文化形成的局限,最后客观地认清电影等视觉作品与当下民俗文化构建之间密不可分的时代联系。

关键词: 陕西 民俗文化 影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