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温度对养殖废水厌氧发酵初期产酸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序批式厌氧发酵试验装置,研究了温度对生猪养殖废水厌氧发酵产酸初期影响。利用16rs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驯化的接种污泥中菌群结构的变化,从而分析温度对厌氧初期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fattyacids,VFAs)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温厌氧条件下,挥发性脂肪酸的产酸效果受厌氧温度的影响。发酵产酸温度提高,有利于厌氧体系有机物的降解以及VFAs生成速率的提高。16rs DNA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在中温厌氧条件下,高温驯化有利于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a)、芽胞杆菌(Bacilli)和互营养菌(Synergistia)等菌群丰度的提高,从而提高了厌氧体系纤维素降解以及VFAs的产酸速率。


水稻金属硫蛋白基因(rgMT)遗传转化的紫花苜蓿耐盐性分析
《草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从水稻(Oryza sativa)中克隆出的一个金属硫蛋白基因(rgMT)转化到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农菁1号"中,经PCR和Northern blot技术对获得的抗性植株进行了检测,证明rgMT基因已整合到苜蓿基因组中并在转基因植株中转录表达。以野生型苜蓿为对照,对获得的转基因苜蓿株系在不同浓度NaCl、NaHCO3胁迫下的表型和生理指标测定发现,NaCl、NaHCO3胁迫处理后,野生型苜蓿受胁迫严重甚至死亡,转基因苜蓿受胁迫较轻。转基因苜蓿的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P<0.05),细胞膜透性显著低于野生型,野生型苜蓿叶片中积累的过氧化氢高于转基因苜蓿的叶片中积累的过氧化氢。研究结果表明,rgMT基因已在苜蓿中表达,并且提高了转基因苜蓿的耐盐性。
关键词: 水稻金属硫蛋白基因 紫花苜蓿 遗传转化 生理指标 耐盐性 过氧化氢


帚高粱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在种质创新中的应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173份不同来源的帚高粱种质资源及其杂交后代进行了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来源的帚高粱品种主要在生育期、株高、穗长、单穗糜子数及伸出程度等性状上差异较大.杂交后的育种材料在多个性状上表现优良,与来源于不同国家的品种有很大差异,利用各来源品种特有的优异性状可有效进行帚高粱的品种改良.遗传距离为0. 64时将所有品种划分为5个类群.由于来源于各国的帚高粱品种间有一定的相似性,不能按其来源进行类群的明确划分,而改良后的育种材料类群划分比较集中.帚高粱的多个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在种质创新中要同时进行考虑,应选择生育期适宜、株高较矮、穗较长、单穗糜子数多、穗柄较粗以及脱粒后单穗重、单穗粒重、千粒重均高的性状,但伸出程度和穗柄不宜过长.


黑龙江省宁安市蜜蜂产业现状以及授粉业发展对策
《中国林副特产 》 2018
摘要:对宁安市蜜蜂产业的现状进行了调研,针对蜜蜂授粉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蜜蜂授粉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半干旱区玉米-大豆轮作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推广半干旱区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开展了春玉米连作和春玉米-大豆轮作处理对比研究,明确半干旱区玉米-大豆轮作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玉米-大豆轮作处理土壤固相比例在0~10、20~30、30~40cm土层分别比春玉米连作处理低5.28%、25.59%和10.26%,液相比例也有呈增加趋势,土壤气相比例在20~30cm土层提高16.52%。春玉米-大豆轮作处理土壤孔隙度在表层土壤较春玉米连作处理也有增加趋势,0~20cm土层增加幅度为7.01%~8.68%。与春玉米连作处理,春玉米-大豆轮作处理土壤容重在表层0~20cm土层下降了0.10~0.13g·cm~(-3);春玉米-大豆轮作处理pH也略有降低,但幅度不明显。春玉米连作和春玉米-大豆轮作处理在不同土层土壤有效磷差异不显著;不同种植模式土壤速效钾的表层0~20cm含量高于20~50cm含量;而在0~10cm,春玉米-大豆轮作处理的碱解氮含量比春玉米连作高21.68%。轮作处理为大豆产量2 881kg·hm~(-2),玉米连作处理为8 373kg·hm~(-2),按照大豆价格3.2元·kg~(-1),玉米价格1.4元·kg~(-1)计算,大豆收入为9 219.2元·hm~(-2),玉米收入为11 722.2元·hm~(-2),轮作处理的收入比连作处理在种植大豆年少收入2 503元·hm~(-2)。


双波长法测定南瓜中直链与支链淀粉含量
《食品工业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同时测定南瓜中直链和支链淀粉的双波长比色法。本文采用正丁醇结晶法分离纯化南瓜中直链和支链淀粉并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的直链和支链淀粉蓝值分别为0.874和0.196;根据双波长原理和扫描谱图,确定其测定波长为645、565 nm,参比波长为495、730 nm处测定南瓜中直链与支链淀粉含量;南瓜样品中直链淀粉占21.64%,支链淀粉占50.19%,总淀粉含量为71.8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7%和1.0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2%和99.42%,检出限分别为0.0116和0.0644 mg/m L。正丁醇结晶法能有效地分离南瓜直链与支链淀粉,双波长法可同时获得南瓜中3个淀粉含量指标,该方法既节省了样品,又提高了效率。同时,该方法的建立也为南瓜淀粉理化特性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