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全民创业企业融资中内在因素的影响研究

科技创业月刊 2012

摘要:全民创业工作自开展以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担保机构纷纷采取措施扶持创业企业的发展,外部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但中小创业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分析影响创业企业融资中内在因素的影响,从完善内控体系,加强财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全民创业 融资 内在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除草剂敏感水稻恢复系R57的选育与利用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2

摘要:R57是以佳丰68S为母本,与优质低垩白恢复系绵恢725杂交,F2代选单株为母本,再和R08-670复交选育而成的对苯达松敏感的优质籼型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叶形态好,且含有苯达松致死基因,花粉量充足,制种易获高产,适宜机械化制种。

关键词: 苯达松 敏感基因 恢复系 机械化制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金茗1号的特性特征

浙江农业科学 2012

摘要:茶树新品种金茗1号(原代号03-7-4)是从当地群体种实生苗中,经过系统选种、无性繁殖培育而成。经过多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及示范试种,结果表明,该品种属中生种,鲜叶产量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20%以上,氨基酸含量高7.9%,耐寒、耐旱及抗病虫能力均超过对照,移栽成活率高;制绿茶嫩香持久,品质优。

关键词: 茶树品种 金茗1号 优质 高抗 鲜叶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红薯间作模式群体光合特性初步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提高桑树与红薯间作模式群体的光能利用率,优化桑树与红薯间作群体的空间配置,试验探讨了在桑树、红薯生长关键期及共生期内桑树和红薯的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动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单作桑树、间作桑树和单作红薯在白天12∶00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间作红薯的光抑制现象不明显;桑园间作群体的总生理指标值明显高于单作桑树,其中表观光能利用效率提高了48.13个百分点,表观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49.87个百分点,表观CO2利用效率提高了44.18个百分点。光合有效辐射是桑树光合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间作桑树和单作桑树的净光合速率动态变化曲线呈"W"型;桑树与红薯间作群体中存在种间互作效应,桑树的遮阴影响了红薯的光合能力。

关键词: 桑树 红薯 间作模式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蛋清洗对咸蛋加工的影响

食品科技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3种清洗方式(自来水、17%盐水和0.2%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不同储存时间的脏鸭蛋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鸭蛋加工成咸蛋,结果表明:脏鸭蛋储存时间与成熟时咸蛋合格率之间存在负相关,且差异显著(p<0.05);3种清洗处理的脏鸭蛋加工的咸蛋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不清洗脏鸭蛋组;利用17%盐水清洗脏鸭蛋加工的咸蛋效果较好,且经真空高温灭菌后符合咸蛋质量要求。

关键词: 脏鸭蛋 咸蛋 清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的吡啶甲酸铬

湖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吡啶甲酸铬的方法,采用C18反相柱,以乙腈和磷酸二氢钠水溶液(用0.1 mol/L氢氧化钠调至pH 8.5)(10∶90,V/V)为流动相,263 nm处检测。吡啶甲酸铬在2.5~0.8μg范围内色谱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 7;加标回收率为98.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9%。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分离率、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能对饲料中的吡啶甲酸铬进行准确的测定,适合饲料生产企业使用。

关键词: 吡啶甲酸铬 高效液相色谱 饲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牛卵母细胞在三种不同培养基中的成熟效果比较

湖北畜牧兽医 2012

摘要:用3种不同的培养基培养黄牛卵母细胞,结果表明,TCM-199基础型和商用Holding型培养基可使其成熟率达到80%,DMEM基础型尽管可使颗粒细胞生长良好,但卵母细胞的成熟率极低。

关键词: 黄牛卵母细胞 培养基 成熟 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曲病病原菌毒素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水稻稻曲病是由稻曲病病原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引起的水稻穗部真菌病害。稻曲病病原菌次生代谢产生稻曲病病原菌毒素(Ustiloxins),该毒素是一类具有阻断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活性的环肽毒素,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对人畜和植物有毒害作用,也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对稻曲病病原菌毒素的理化性质、毒性特点、获取方式、检测手段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初步展望了稻曲病病原菌毒素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 稻曲病病原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 稻曲病病原菌毒素 提取和纯化 检测 人工合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飞虱在水稻上的产卵特性调查

湖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调查稻飞虱在几个水稻品种上的产卵量、产卵部位等特征,结果表明,稻飞虱产卵行为具有明显的生态位分布,偏向于距叶鞘基部20 cm以上的叶鞘及距叶片基部10~20 cm的叶片上产卵。在叶鞘的平均产卵量明显高于叶片,说明叶鞘更适合于稻飞虱产卵。

关键词: 稻飞虱 水稻 产卵特性 调查

江汉平原棉田地表径流氮磷养分流失规律

水土保持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年和2009年连续2年设置田间试验,采用径流池收集对照与农民习惯施肥2种处理的地表径流,研究江汉平原区棉花种植模式下地表径流产生规律,氮、磷流失规律,肥料氮、磷流失系数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汉平原地区地表径流主要发生在3-8月降雨比较集中的时期,径流产生量随产流时段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年降雨产流系数平均为26.0%。2008年和2009年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的氮流失量分别是36.14,89.52kg/hm2,磷流失量分别是0.42,10.07kg/hm2,氮、磷流失量的年际间差异较大。氮流失的主要形态是硝态氮,其2008年和2009年的流失量分别占氮流失量的92.8%和64.2%,其次是颗粒态氮,以铵态氮形式流失的只是极小一部分;磷主要以颗粒态磷形式流失,其次是可溶性磷,尤其在产流时段降雨量大的年份,颗粒态磷的流失量占到总磷的90%以上。综合2008-2009年的结果,肥料氮、磷的流失率分别为5.4%和3.1%。氮、磷的流失量主要受施肥、产流时段降雨量和作物覆盖率影响,施肥导致氮、磷养分流失量增加,产流时段降雨量越大,作物覆盖率越低,则氮、磷养分流失量越大。

关键词: 地表径流 氮磷流失 棉田 江汉平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