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用绵羊粪与瘤胃液作菌源对纤维体外消化的比较研究
《当代畜牧 》 2004
摘要:本研究以绵羊粪和瘤胃液作菌源,测定了4类(豆科、禾本科、秸秆及青贮)9种粗饲料及3个混粗的中性洗涤纤维(NDF)的体外消化率(IVNDFD),用两种菌源的可发酵纤维指数(FFI)对这些粗饲料的纤维品质进行了评定,按两种菌源的FFI的大小对所测定的粗饲料纤维品质进行的排序完全一致:青干草>玉米青贮>玉米秸>羊草>草地早熟禾>谷草>混粗C2>混粗C1>混粗D>苜蓿>沙打旺>苏丹草。并以两种菌源不能消化的NDF为预测因子,建立了预测绵羊干物质随意采食量(DMI)的模型。比较、分析发现两种模型等效。考虑到不须使用瘘管动物,建议在生产实践中使用以绵羊粪作菌源所不能消化的NDF(unNDFF)为预测因子的DMI模型:DMI豆(g/d·kgW0.75)=43.43/unNDFF(%DM);DMI禾(g/d·kgW0.75)=33.89/unNDFF(%DM);DMI秸(g/d·kgW0.75)=23.84/unNDFF(%DM);DMI贮(g/d·kgW0.75)=22.42/unNDFF(%DM)。
关键词: 绵羊粪 瘤胃液 体外消化 采食量 纤维 粗饲料 可发酵纤维指数 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刍家畜采食量的研究进展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04
摘要:对影响反刍家畜采食量的饲料因素,如饲料容积、饲料含水量、日粮中的脂肪与中性洗涤纤维、挥发性脂肪酸以及牧草的调制方式进行了分类综述。同时扼要分析影响反刍家畜采食量的环境因素、动物因素及其调节机制,并对各阶段奶牛(泌乳、妊娠、生长)采食量的典型预测模型作了介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农民增收难的分析与对策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04
摘要:内蒙古是个农业大省,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理论界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政府也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文章主要针对农民增收难的四个影响因素,提出了四种促进农民增收的方法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秸处理方法与替换干草水平对绵羊瘤胃发酵与采食量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12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瘘管的内蒙古半细毛羯羊。在1 1M饲喂水平下,研究不同处理的玉米秸对生长肥育羊瘤胃发酵和采食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玉米秸替换干草的水平,对瘤胃pH值无显著影响(P>0 05)。与未处理组(C组)比较,兴牧宝处理组(XT)组NH3 N浓度较低,而氨化处理组(AT组)的较高(P<0 05)。XT组和AT组的微生物蛋白(MCP)产量均明显高于C组(P<0 05),分别提高了33 67%和25 68%。随着玉米秸替换干草水平的增加,NH3 N浓度、MCP的合成及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均显著降低(P<0 05)。XT组的丙酸浓度高于C组和AT组(P<0 05)。XT组、AT组采食量分别提高了4 90%和3 75%。玉米秸替换干草的适宜比例为30%~60%(占日粮干物质比例的21%~4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