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013条记录
一起羊流产病的诊断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同一营养水平不同光照对舍饲绒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研究舍饲条件下 ,同一营养水平 (1.2倍维持需要 )、不同光照处理对绒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 12只 1.5岁体重和产绒性能相近的内蒙古白绒山羊羯羊 ,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4个重复 ,分别为自然光照组(NL)、长光照组 (LL ,16h)和短光照组 (SL ,8h)。结果表明 :NL、LL和SL的产绒量分别为 5 17± 4 6 .32 (g)、4 92± 6 5 .4 8(g)和 6 0 7± 2 3.34(g) ;绒纤维长度分别为 7.5 2± 0 .4 8(cm)、7.2 9± 0 .33(cm)和 8.95± 0 .2 3(cm) ;绒纤维直径分别为13.38± 0 .5 6 (μm)、14 .5 0± 0 .2 0 (μm)和 15 .70± 0 .2 4 (μm)。短光照可以显著提高产绒量、绒纤维长度和直径增加 (P<0 .0 5 ) ;绒毛强度、伸度和粗毛长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自然光照组与短光照组绒山羊体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长光照组体重明显低于自然光照组 (P <0 .0 5 )。

关键词: 畜牧学 生产性能 光照 舍饲 营养 绒山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豆粕型日粮条件下白绒山羊十二指肠氨基酸流通量、消化率及平衡性的研究

饲料工业 2004

摘要:试验采用体内法,实测内蒙古白绒山羊小肠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并对氨基酸平衡性进行评定,结果表明:玉米—豆粕型日粮条件下,小肠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68.41%,68.68%和68.11%。在所有氨基酸中,赖氨酸的消化率最高74.77%,半胱氨酸的最低52.72%;小肠可吸收氨基酸平衡指数为0.69,要达到M85+C15的平衡模式,需要补充蛋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和色氨酸。

关键词: 白绒山羊 氨基酸 流通量 消化率 平衡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内蒙古农牧业结构调整的探讨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

摘要:农业发展的新阶段,要求农牧业调整沿着健康轨道向纵深发展。文章首先从内蒙古农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对现有问题分析总结,探求可行的农牧业结构调整思路,最后,从6个方面阐述了深入农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关键词: 内蒙古 农牧业 结构调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粗饲料资源利用的历史回顾

广东饲料 200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粗饲料资源利用的历史回顾(续一)

四川畜牧兽医 200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蔬菜、瓜果产业化发展现状、趋势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

摘要:为了加快蔬菜、瓜果产业的发展,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2004年4月份内蒙古农科院蔬菜所对全区10盟市蔬菜、西甜瓜、果树等生产概况进行了调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干旱地区不同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量碳的分布特征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半干旱地区采集7个不同利用方式的土样,利用干筛法获得不同粒径的团聚体,并分析其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K_2SO_4浸提碳含量。结果显示,有机碳含量最高的土壤其大团聚体占的比例也最高;未筛分土壤的微生物量碳以灌溉耕地最高、油菜-土豆轮作旱地最低,分别为336和189mg·kg-1。团聚体微生物量碳含量为153~324mg·kg-1。灌溉耕地土壤>5mm团聚体最高,草地土壤<0.25mm团聚体最低。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在大团聚体(>2mm)中的含量相对都高于小团聚体。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碳极显著相关,与K2SO4浸提碳不相关。与微生物量碳相反,K_2SO_4浸提碳含量在<1mm的团聚体中相对较高。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微生物量碳 半干旱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入WTO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及应对策略探讨

中国西部科技 2003

摘要:1 加入WTO后我区农业发展将面临的挑战 加入WTO后,我国需要在遵守WTO有关规则的基础上,承诺降低农业贸易保护程度,逐步开放国内农产品市场等。在参与世界农业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将给我区农业发展带来风险和挑战。其主要表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寒草莓新品种选育初报

山西果树 2003

摘要:本项研究以一个野生草莓种 (东方草莓 )和 6个优良栽培品种为亲本进行远缘杂交 ,获得F1代杂种实生苗 ,经观察筛选出 4个表现较好的单株 ,其株产较对照提高了 1 3 .8%~ 61 .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达到 8.5 %以上 ,果实风味浓郁 ,甜酸适口。从F1代中选拔优良个体 ,以其为母本与优良栽培品种回交进行了F1代栽培性状 (果个 )的改良 ,从回交后代中初步筛选出 6个有希望的单株 ,其中 2 0 -2 3C -3、2 0 -2 1B -1 0、2 0 -2 3C -5、2 0 -2 3A -8的最大单果重较 4个F1代单株提高 8.3 %~ 40 .0 %,而 2 0 -2 3C -5、2 0 -2 3A -8分别较对照明晶品种提高了 8.7%、1 6.0 %。

关键词: 草莓 野生种 栽培品种 远缘杂交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