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浅谈农业科研机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管理
《科技管理研究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国际科技合作的深入发展对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分析我国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目的、内容和形式等转变以及当前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管理现状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管理的职能与目标以及要把握的国际合作交流管理的关键环节。


甘薯室内培养对低盐浓度的反应初探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顶端茎段的甘薯苗进行低浓度(0.1%、0.3%、0.5%)的盐胁迫试验,初步结果表明:(1)广紫薯2号和广薯87可能比广薯155更加耐盐;(2)不定根伸长增长率比其他性状指标如不定根伸长长度和顶叶大小、茎尖长度及其增长率变化可能更能较好地反映品种间的不同耐盐程度;(3)低浓度盐胁迫可能不是甘薯室内耐盐筛选的最佳条件;(4)以1/4霍格兰氏营养液为基质进行顶端茎段的甘薯苗的培养,其生根效果无论有无低盐胁迫均明显好于自来水基质。


广东客家茶的感官品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广东客家历史名茶产区梅州、河源、韶关等地选择了19个客家茶样进行感官质量审评分析,研究客家茶的"个性"、"共性"品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发现,传统客家茶的"共性"品质特征是外形灰绿壮结重实、滋味醇厚,有明显的"高火甜韵"或"炒米香";而现代创新客家茶则"甜韵花香"清长、滋味醇和。这些特征明显有别于其他地区茶叶的品质特征,主要取决于客家地区特有茶文化传承、特定的采制技术、区域自然条件和特有的茶树品种等4个因素,其中反映传统客家茶"高火甜韵"品质特征的甜味分值与可溶性糖总量呈显著正相关(r=0.62*)。


夏橙果实发育后期及返青期类胡萝卜素积累及乙烯的调控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夏橙发育后期转黄及返青过程中类胡萝卜素积累及关键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变化及乙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夏橙果实发育的后期和成熟过程分为转黄期(P1—P4)及返青期(P5—P7)共7个时期,通过比色法和Northern-blotting法分析发育后期成熟过程中及乙烯作用下果皮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及其合成关键酶PSY、PDS和ZDS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证实P1—P7发育过程中果皮发生由青至黄,继而返青的颜色变化,与果皮中类胡萝卜素积累及其合成途径中PSY、PDS和ZDS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一致。乙烯可促进转黄期夏橙果皮中类胡萝卜素积累及PSY基因的表达,而对PDS和ZDS基因表达的影响不显著。乙烯处理不影响返青期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的积累,但能够阻碍果实成熟后期PSY和PDS基因表达水平的减弱。【结论】夏橙果实在发育后期及成熟过程中,乙烯在转黄期及返青期对类胡萝卜素积累及PSY和PDS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同,暗示乙烯的调控作用还受果实发育相关因子的影响。在夏橙转黄期可以用乙烯促进转黄着色,而在返青期利用乙烯不能达到脱绿的效果。


Wolbachia在熊蜂中的双重感染
《应用昆虫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Wolbachi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节肢动物体内细胞质遗传的细菌,它可以通过诱导产雌孤雌生殖、引起细胞质不亲和、遗传雄性的雌性化、雄性致死和增强生殖力等作用方式引起其寄主生殖行为的改变。本文以16S rDNA为标记检测了3种熊蜂不同组织(头,胸,足,卵巢或雄外生殖器)的Wolbachia感染。其中明亮熊蜂Bombuslucorum和小峰熊蜂Bombus hypocrite是自然种,短舌熊蜂Bombus terrestris及其后代是实验室种。所检测的所有个体的不同组织中,除头部外,其余均发现不同组Wolbachia双重感染,感染率为100%。本研究首次报道熊蜂感染Wolbachia,同时也证明熊蜂的所有个体中存在不同组的Wolbachia双重感染现象。初步讨论了感染Wolbachia对熊蜂生殖行为和孤雌生殖的影响,推断Wolbachia可能是熊蜂种群生殖冲突和偏雌性性比的潜在原因。
关键词: Wolbachia 熊蜂属 熊蜂 双重感染 16S rD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