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国肉牛产业牛源短缺问题的调研报告
《中国畜牧杂志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肉牛生产国,肉牛生产是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调查结果显示,肉牛养殖户减少、牛源阶段性短缺已经成为中国肉牛产业稳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牛源短缺不仅仅是养殖方面的问题,与产业链下游的加工企业盲目上马导致的产能过剩,以及牛肉产业政策缺位等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应加大资金持力度,增强肉牛养殖业科技支撑能力,建立肉牛养殖的价格稳定基金,减缓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冲击,尽快出台扶持母牛养殖的相应政策,并建立肉牛屠宰加工行业准入制度,防止企业盲目上马冲击产业健康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春玉米主产区玉米单产的技术途径研究
《玉米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进一步提高吉林省玉米单产的几个主要技术问题,探讨了玉米耕种方式、秸秆还田、改进氮肥施用技术、适宜品种种植及提高耕地质量对提高玉米单产的影响,提出提高春玉米主产区玉米单产的技术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运筹对雨养条件下春玉米农艺性状影响
《玉米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氮肥运筹对雨养条件下春玉米农艺性状的变化研究表明,适当加大氮肥吐丝期施用比例有利于增加生育后期单株叶面积和穗位以下叶片数,提高敏感节位的茎秆压碎强度,从而增加了光合面积,延缓了叶片衰老,延长了光合时间,提高了蜡熟期抗倒伏能力,有利于同化物的积累;氮肥运筹对株高影响规律不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小毛霉凝乳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条件及其酶学特性研究
《食品科技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在实验室成功构建的表达凝乳酶的重组巴斯德毕赤酵母GSl15/pPIC9KG4-3-35的基础上,对其表达外源蛋白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经过单因素实验研究表明,培养基发酵产酶的最佳条件为:每隔12 h补加一次浓度为1.3%的甲醇、诱导时间为96 h;诱导过程中是否更换培养基对外源蛋白表达影响不大,重组菌的最佳初始诱导菌浓度为2.0 OD600/mL。对酶的酶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分别为55℃和5.5。在50℃处理30 min和55℃处理10 min的条件下酶的活性完全丧失,重组凝乳酶的对热不稳定性的特性有利于干酪生产工艺中对乳清处理的要求。该酶在pH6.0时最稳定。金属离子中,Ca2+和Na+对酶凝乳有促进作用,而Mg2+、K+和Cu+则对酶凝乳有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