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636条记录
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品质的对比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2000

摘要:通过对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品质的对比研究指出 ,高油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及必需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玉米 ,淀粉含量明显低于普通玉米 ,脂肪酸组分和含量也有差异

关键词: 高油玉米 普通玉米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津优5号黄瓜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

天津农业科学 2000

摘要:概述了黄瓜新品种津优 5号的生物学特征、品种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该品种早熟 ,丰产 ,耐低温 ,耐弱光 ,对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抗性强 ,品质佳、商品性好 ,适合日光温室早春茬及秋冬茬栽培

关键词: 黄瓜 新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苗龄、基因型和外植体类型对黄瓜离体器官发生的影响

天津农业科学 2000

摘要:研究了苗龄、基因型和外植体类型对黄瓜离体器官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水琼脂培养基上萌发的 4个黄瓜材料的种子 ,在萌芽后 1~ 4天时接种的子叶外植体出芽率及每外植体出芽数均较高 ,5天时明显降低 ,以 3~ 4天时最为合适。试验的1 2个不同基因型黄瓜材料愈伤诱导率均较高 ,且均能出芽。出芽率可大致分为高 (≥70 % )、中 (40 %~ 70 % )、低 (≤ 40 % ) 3类 ,以 T5 5 ,M9,P1 7出芽率最高 ,分别为76 % ,71 %和 73% ;以 K5 5 ,S8,S9×Q2 2出芽率最低 ,分别为 2 5 % ,39% ,40 %。各材料中 T5 5 ,P1 7,P1 7×Q2 2每外植体出芽数最多 ,分别为 3.40 ,3.43,3.82个。长春密刺和 K6 6子叶、下胚轴、胚根和真叶等外植体的愈伤诱导率均较高 ,但只有子叶出芽率和每外植体出芽数较高 ,下胚轴明显降低 ,真叶和胚根均未出芽

关键词: 黄瓜 苗龄 基因型 外植体类型 离体器官发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汁花生乳的研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0

摘要:通过对枣汁花生乳的研制,探讨了不同加工条件对枣汁花生乳营养成分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花生乳花生研磨时花生:水为1:8;水温40℃,制备枣汁采用浸提法,枣汁花生乳配方为4%花生、25%枣汁浸提液、6%蔗糖、复合乳化剂及增稠剂适量,灭菌温度100℃,15min为该产品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 枣汁花生乳 研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癌农杆菌介导Bt杀虫基因对花椰菜的转化初报

天津农业科学 2000

摘要:采用 Ti质粒 p KSB带有 Bt杀虫蛋白基因、NPT 选择标记基因及 GUS基因 ,通过根癌农杆菌 L BA40 44菌株的介导 ,将 Bt杀虫基因导入花椰菜品种中。试验以花椰菜下胚轴为外植体 ,将下胚轴切段置于分化培养基 (MS+ 6 - BA1 .0~ 2 .0mg/L + NAA 0~ 0 .5 mg/L)上 ,对影响转化的种种因素进行了试验。得到了转化的愈伤组织及再生植株 ,用组织化学法检测 GUS活性 ,观察到愈伤组织内的转化细胞呈阳性蓝色反应

关键词: 花椰菜 根癌农杆菌 Bt杀虫基因 GUS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新品种津优5号性状及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北方园艺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天津市黄瓜研究所育种专家经多年试验研究 ,培育出适宜我国三北地区早春日光温室栽培的最新黄瓜品种———津优 5号 (原 90 -5)。该品种具早熟、高产、耐低温弱光、抗病性较强等特点 ,经 3年试种对照 ,抗霜霉病病情指数较对照品种新泰密刺、中农 1 1号等低 4 8 70 % ,白粉病低 57.9% ,枯萎病发病较密刺低 2 5 3% ,与中农1 1号持平 ,抗黑星病一般 ,基本达到抗病级。本品种长势较强 ,茎粗壮 ,叶片深绿色、中等大小 ,植株分枝中等 ,主蔓结瓜为主 ,单性结实能力强 ,瓜码密 ,在苗期温度适宜、蹲苗合理 ,几乎节节有瓜。瓜条膨大快 ,开花至采收比密刺早 5~ 7d,一般夜间温度 9℃~ 1 2℃以上可以正常生长。腰瓜长 34cm ,单瓜重 2 0 0g左右 ,棒状、深绿色 ,有光泽 ,刺瘤密、白刺、短把、无黄脑门、果肉厚、心腔小、品质佳。生长中前期丰产潜力大 ,前期产量比密刺高 2 5% ,总产高 30 % ,亩产万斤以上。目前在辽宁沈阳、锦州、天津、内蒙、西安等省市受到广泛菜农欢迎 ,2 0 0 0年 3月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 ,定名津优 5号。配套栽培技术要点1 早春茬种植应躲过三九天定植 ,以防低地温时间长、缓苗慢。以此推算 ,1 2月初播种最适宜 ,苗龄 35d左右 ,不能太长 ,保证按时定植是生产的关键。2 苗床上盖小拱棚和纸被 ,待苗床内 1 0cm地温稳定在1 6℃以上时可浸种催芽播种 ,子叶展平后再把幼苗移入营养钵育苗。苗期先促后控 ,苗床内夜间温度先促为1 8℃~ 1 4℃ ,后控为 1 6℃~ 1 0℃。本品种具有瓜码密特点 ,不要再喷增瓜灵和乙烯利 ,以免延迟收获或出现花打顶、化瓜增多等现象。3 定植前 1 0d整地做畦 ,待 1 0cm地温稳定在 1 3℃以上时 ,即可定植。定植水以稳苗为主 ,结合用 50 0倍多菌灵浇根预防土传病害 ;缓苗水应浇透 ,然后根据小苗发育情况给水 ,在根瓜没座住以前 ,切忌多浇水造成徒长 ;根瓜座住后 ,要及时浇水施肥 ,促进腰瓜生长。4 病虫害管理 ,苗期防猝倒病、炭疽病。猝倒病可用72 %普力克水剂 60 0倍液或 50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 0倍液预防 1~ 2次 ;炭疽病用 5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70 0倍液或 80 %炭疽福类可湿性粉剂 80 0倍液进行预防。定植后及长生前期 ,可用甲基托布津 80 0倍液预防一次 ,进入生长中期以预防霜霉病和角斑病、疫病为主 ,用瑞毒霉锰锌或 50 %DT可湿性粉剂 50 0倍或 60 %乙磷铝 50 0倍加农用链霉素 4 0 0 0倍混合使用 ,定期预防。苗期虫害可用万灵 1 0 0 0倍预防 1~ 2次 ,注意药量不可过大 ,尽量不使用菊酯类农药 (速灭杀丁、菊杀乳油等 )黄瓜新品种津优5号性状及配套栽培技术要点@孙玉河$天津市黄瓜研究所!天津30019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保鲜加工迎接农业发展新阶段

保鲜与加工 20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田杂草李氏禾的危害及防除对策

天津农业科学 2000

摘要:通过对李氏禾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危害的阐述 ,提出只有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耕作和轮作制度及日趋完善的化学除草体系 ,才能有效地控制李氏禾的危害。

关键词: 李氏禾 水稻 危害 防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市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变化分析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00

摘要:改革开放 2 0 a来 ,天津市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本文对此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 农民 收入 消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院所加强自身管理应对“入世”挑战的思考

天津农业科学 2000

摘要:简要分析了我国农业科研院所应对“入世”在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如何加强科研单位内部管理、改革完善财务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科研院所 财务管理 WTO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