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东北大豆种质群体生态性状在铁岭地区的表现及育种潜势研究
《土壤与作物 》 2018
摘要:为深入发掘和有效利用东北大豆优异种质资源,本研究于2012-2014年对铁岭市种植的东北地区各育种单位现存的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系)361份,利用重复内分组设计试验方法,采用频次分布和描述统计及方差分析对4类13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揭示其育种潜势。结果表明:(1)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在铁岭市平均表现值为:全生育期104 d(83.6~136 d)、蛋白质含量40.9%(37.7%~45.9%)、脂肪含量22.4%(18.9%~23.8%)、蛋脂总量63.3%(60.4%~66.5%)、百粒重18.8 g(11.0~34.7 g)、株高72.0 cm(42.4~121 cm)、主茎17.1节(11.5~23.1)、分枝1.59个(0.27~5.09)和倒伏1.8级(0.88~4)。(2)当地适合熟期组为MGⅡ和MGⅢ,该熟期组品种的各性状的平均值与群体平均值相近,其他熟期组在当地的表现与之不同。而品质性状表现则略优于当地品种水平。(3)群体各生态遗传性状均有一定的改良潜力空间,部分优异亲本品种,可供育种工作者在改良各生态、品质性状时参考利用。(4)追溯第4亚区品种祖先来源及贡献率表明:该地区育成/搜集品种平均含有祖先亲本7.8个,其中前20个祖先亲本对当地育成品种的贡献率为70.6%,而前10个祖先亲本对群体的贡献率为61.1%。
关键词: 东北大豆 种质资源 熟期组 生态品质性状 遗传变异 育种潜势


油用向日葵杂交组合子实含油率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目的]探讨油用向日葵子实含油率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各性状对子实含油率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方法]对49个油用向日葵杂交种(组合)的生育日数(X1)、株高(X2)、茎粗(X3)、叶片数(X4)、花盘直径(X5)、单株粒数(X6)、百粒重(X7)、籽仁率(X8)、结实率(X9)、单株粒重(X10)和子实含油率(Y)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论]子实含油率与籽仁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百粒重、籽仁率、单株粒重、茎粗、叶片数、单株粒数、生育日数、结实率、花盘直径。[结论]高油向日葵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中应首先关注籽仁率进行选择和调控,同时充分考虑百粒重对子实含油率的负向作用,在可接受的百粒重范围内选择合适的育种材料。
关键词: 油用向日葵 子实含油率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叶菜用甘薯不同栽植密度下茎尖产量及其食用品质评价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 2017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提倡在东北地区大量种植叶菜型的甘薯品种,以不断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那首先就要研究好具体怎样来实现这一目标,在种植过程之中种子的分布密度不可忽视。接下来我们就从种类以及各个生长阶段来进行进一步的认识。试验品种选用万薯7号、鄂菜薯1号和福菜薯18,针对长期使用状况、类型和密度等因素进行试验,主要对地上部分的形状变化进行分析,并且探索试验时间内8次茎尖收集总量的集合,针对在不同的采购时间内其所具有的干物质、各种维生素、蛋白质、糖分以及各种纤维素等等所占的比例进行彻底的分析。


黑龙江省主栽马铃薯品种对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和拟枝孢镰刀菌(F.sporotrichioides)的抗病性评价
《作物杂志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镰刀菌是引发马铃薯干腐病的病原菌,不仅导致马铃薯产量下降,还影响其储藏和品质。明确黑龙江省主栽马铃薯品种对镰刀菌的抗病性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强致病性菌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和弱致病性菌拟枝孢镰刀菌(F.sporotrichioides)接种黑龙江省21个主栽马铃薯品种,采用病级分类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马铃薯品种对强致病性菌燕麦镰刀菌表现抗性的品种有5个、中抗的有11个和感病的有5个;对弱致病性菌拟枝孢镰刀菌具抗性的品种有3个、中抗的12个和感病的6个。不同致病菌对马铃薯品种的致病性不同,诺兰、克新1号和东农311对两种镰刀菌都具有抗性,鲁引1号、尤金、克新18号和克新19号对两种镰刀菌都较易感病。
关键词: 马铃薯 抗病性 系统聚类分析 燕麦镰刀菌 拟枝孢镰刀菌


物价变动对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影响
《经贸实践 》 2017
摘要:会计核算属于比较繁琐的工作,由于近年来物价变动频繁,给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工作更是带来不小的压力。本文就物价变动对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影响进行相关论述,希望对两者在日后的发展有所帮助。


作物氮素无损快速营养诊断研究进展
《中国稻米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植物的氮素营养诊断技术方法有化学诊断和无损测试诊断,其中化学诊断包括植株的全氮诊断和植株硝酸盐快速诊断;而无损测试技术则包括叶绿素荧光动力学诊断法、叶绿素仪法、机器视觉、光谱遥感等。根据作物氮素营养诊断方法的发展,总结了各种作物氮素营养诊断方法的优缺点,提出无损快速诊断技术可作为农作物生产上的氮素营养测定方法,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营管理者 》 2017
摘要: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将科技生产力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将大量的社会资本引入到农业生产结构中,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当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