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山杏育苗新方法——枝条扦插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0

摘要:山杏为蔷薇科杏属灌木经济树种,适应性强、抗旱、耐寒、耐瘠薄,高山、丘陵、沙荒都能生长结果。山杏管理容易、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大力发展山杏可增加森林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肉类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

农业科技管理 2010

摘要:文章立足吉林省实际,对吉林省肉类产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和挑战(Threat)进行了分析,列出了吉林省肉类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矩阵,得出了吉林省肉类产业发展最理想的SO战略,即增长型战略,并从畜禽生产良种化、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产业升级和质量安全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吉林省肉类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肉类产业 SWOT分析 战略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新品种吉粳112及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2010

摘要:吉粳112是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1997年以东北163为母本、吉86-11为父本,通过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属中熟水稻新品种,生育期134d,需活动积温2800℃。主要优点:①高产,省区域试验、省生产试验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磺唑草胺防除春大豆田杂草药效与安全性

农药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氟磺唑草胺是大豆苗前封闭除草剂。试验结果表明:在春大豆播后出苗前喷雾,推荐使用剂量320~440ga.i/hm2,施药后40d对杂草综合防效达74.8%~95.7%。对大豆生长及生物性状等指标未见不良影响,产量与人工除草区相比,略有增加。

关键词: 氟磺唑草胺 大豆 杂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粗蛋白质水平饲粮由添加复合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畜牧市场 2010

摘要:试验选用284日龄罗曼商品代蛋鸡3 256只,试验饲粮分4个粗蛋白质和代谢能处理水平(A、B、C、D),同一处理设加酶(试验)与不加酶(对照)组,共8个组。结果表明:随着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的降低,产蛋率对照各组逐渐降低,试验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将加酶组与不加酶组聚类分析,加酶组显著高于不加酶组。料蛋比对应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干物质和氮的代谢利用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各处理间,A处理中对照组与试验组差异不显著。经济效益,A处理对照与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处理对照与试验组间差异极显著。

关键词: 复合酶 蛋鸡 代谢能 粗蛋白质 生产性能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豆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豆是豇豆属下重要的食用豆类之一。本文介绍了豇豆属下亚洲豇豆亚属的植物学分类情况,综述了小豆与其近缘种(包括栽培种、野生种)杂交的研究进展,为豇豆属特别是亚洲豇豆亚属丰富的遗传资源应用于小豆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豆 亚洲豇豆亚属 豇豆属 远缘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稻瘟病防治问题的探讨

吉林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本文概述了稻瘟病的防治技术及各种防治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提出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关键词: 稻瘟病 防治 综防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凝乳酶全长cDNA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小牛皱胃中提取凝乳酶(Chymosin)总RNA,经过RT-PCR获得凝乳酶cDNA,纯化后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JM109,通过双酶切和序列测定,获得了凝乳酶全长基因序列。序列测定表明,凝乳酶全长核苷酸长度为1 143 bp,编码381个氨基酸。与GenBank上已发表序列NM_180994进行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为99.56%。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2b/Chymosin,所获重组质粒经过酶切、测序鉴定,证实含有目的片段,且连接、构建正确,为凝乳酶的进一步表达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凝乳酶 克隆 原核表达载体 构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花生生产现状与发展优势

吉林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花生是吉林省主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是吉林省西部和西北部地区具有高附加值的特色作物和主要避灾作物,在保障粮油安全、发展县域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发挥了更大作用。为了进一步发挥花生的特色作用、提高农民种植效益、保证花生产业健康发展,有必要了解吉林花生生产与国内先进省(区)的差距,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缩小差距,提升吉林花生的生产水平。

关键词: 吉林 花生 现状 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播早熟高粱区试点综合评价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国家春播早熟高粱组2007、2008和2009年的区试结果,从试点的生产水平、精确度、有效性、分辨力和代表性等5个方面对6个区试点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6个区试点的试验精确度较高,试验均有效,且有较高的代表性,适于鉴定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品种,都是春播早熟高粱的理想区试点和育种点。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和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院2个区试点具有较高的生产水平;吉林农业大学、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3个区试点具有较强的品种分辨力。利用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法和变异系数法分别对试点的分辨力进行估算,并对2种估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吉林省的3个区试点和内蒙古的2个区试点能够对本地区新选育的高粱品种进行鉴定和分析,建议适当增加黑龙江省的区试点数。

关键词: 高粱 区域试验 试点分辨力 试点代表性 AMMI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