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宁夏银北灌区水资源利用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07
摘要:宁夏银北土壤水资源是满足作物生长发育需水要求的重要来源,土壤水资源利用随灌溉水量的增加而减少,因此要充分利用降水与土壤水资源,就要因降水量、因地势、因作物种类进行灌溉。合理利用水资源,对宁夏银北农业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引黄灌区套种玉米种植密度与施N量的最佳耦合效应
《西北农业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麦玉套种下肥、密耦合效应的研究,表明增加种植密度和施氮量能显著提高玉米单产水平,种植密度60 000~67 500株/hm2、施氮量337.5~450 kg/hm2是高产的较佳组合。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千粒重、穗粒数显著降低,穗长、穗粗、穗行数下降,秃尖增长,但种植密度与株高、穗位、出籽率无相关性;随着种植密度的进一步增加植株茎秆变细、变弱,抗倒伏能力降低,空秆率增加。增施氮肥能有效增加千粒重和单穗粒数,穗长、行粒数以及株高、穗位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N量在337.5 kg/hm2以上时,继续增施氮肥穗长与行粒数不再增加;施N量与出籽率之间呈正相关,与穗行数、秃尖长、基茎粗、倒折率、空秆率无相关性。


干旱风沙区营造人工柠条林对退化沙地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影响
《防护林科技 》 2007
摘要:以宁夏盐池沙区退化沙地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营造人工柠条灌木林后,对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退化沙地营造人工柠条林后,0~4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扩散率呈现增加的趋势;0~40 cm土层的土壤基质势明显低于对照天然草地;0~40 cm土层的土壤比水容量随造林密度的增加测定值降低;0~40 cm土层的土壤比水容量林地明显低于对照天然恢复草地;人工柠条林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显著低于对照天然草地,其大小排序为天然草地>2 490丛.hm-2柠条林>1 665丛.hm-2柠条林>3 330丛.hm-2柠条林。


应用性控冻精快速扩繁高产奶牛试验
《甘肃畜牧兽医 》 2007
摘要:应用性控冻精快速扩繁高产奶牛,是应用繁殖新技术来推动奶牛业实现快速发展,即在提高奶牛质量的前提下,快速增加高产奶牛的数量。笔者从2006年3~7月间,在宁夏银川市应用性控冻精进行人工授精,育成奶牛情期受胎率79.2%(164/207);经产奶牛情期受胎率71%(35/49)。应用B超随机抽检30头妊娠60~85d的试验牛,母犊率为96.7%(1/29),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城西滩生态农业农户发展经营模式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态农业农户发展模式是以户为单位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包括耕地合理种植作物、显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实现农民增收。根据城西滩灌区农户家庭人口、劳动力人口、水浇土地种植面积及经济基础条件等,分原住户和吊庄移民户两种类型建立以种(植)为主"种、养"结合型、以养为主"种、养"结合型和"种、养、副"结合型3种模式。建立合理的生产结构,实现生态、生产条件的根本改善和经济的总增长,显著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宁南山区典型旱作农耕地土壤特性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宁南山区3种典型耕地坡耕地、川道地和水平梯田进行了物理性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表现为坡耕地>水平梯田>川道地,坡耕地土壤容重比水平梯田高9.24%,比川道地高14.04%。土壤团聚体总体表现为川道地优于坡耕地,坡耕地比水平梯田略好。土壤总孔隙度川道地为53.03%,水平梯田为50.54%,坡耕地为49.84%。毛管孔隙变化不大,非毛管孔隙,坡耕地小于川道地和水平梯田,土壤透气度川道地>坡耕地>水平梯田。0-80 cm土层土壤饱和持水量川道地>水平梯田>坡耕地,在耕作层则是坡耕地>川道地>水平梯田。毛管持水量坡耕地>川道地>水平梯田,田间持水量坡耕地>水平梯田>川道地,在0-40 cm则表现为坡耕地>川道地>水平梯田。土壤入渗趋势均表现为幂指数方程变化,土壤稳渗速率川道地为0.69 mm/min,坡耕地为0.64 mm/min,水平梯田为0.46 mm/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