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636条记录
收获期对胡萝卜产量和抽薹及发病的影响

天津农业科学 1999

摘要:通过春种胡萝卜的3 个不同收获期对其植物学性状、产量、抽薹率及软腐病发病率影响的调查分析,摸索出其较适宜的收获期。

关键词: 胡萝卜;春种;收获期;产量;抽薹率;软腐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铜绿假单孢杆菌引发鸡眼病的诊治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地区4株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交互免疫分析

天津农业科学 1999

摘要: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4 株分离菌和标准菌株分别制备油乳剂灭活苗免疫鸡,接种3 周后分别用强毒菌攻击,观察5 株菌之间的交互保护作用。结果分离菌 T J8 株交互免疫效力优于标准菌株和其它3 株分离菌。

关键词: 油乳剂疫苗;分离菌;交互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在黄瓜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通报 1999

摘要:综述了分子标记在黄瓜遗传育种中应用的几个方面:1、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建立及基因定位;2、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3、分子标记辅助选择;4、品种纯度鉴定

关键词: 分子标记;黄瓜;遗传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资源筛选与育种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天津农业科学 1999

摘要:分析了我国黄瓜遗传育种研究现状和存在不足,强调了黄瓜种质资源对现代科学育种的重要作用,并指出该领域今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黄瓜 种质资源 遗传育种 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天津市黄瓜研究所发展之路

中国食物与营养 1999

摘要:天津市黄瓜研究所创建于1985年,为经济自立单位。是1985年3月中央发布科技体制改革决定后从市蔬菜所分离出来并作为天津市的改革试点单位。黄瓜育种专家侯锋、吕淑珍早在50年代开始率先在我国从事黄瓜育种工作,60年代根据我国生产上出现的问题提出黄瓜抗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护地黄瓜新品种‘津绿3号’

园艺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津绿3号为早熟型黄瓜一代杂种,耐低温和耐弱光性能优良,对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的抗性强,适于华北地区越冬温室及早春大棚栽培。植株生长势强,产量可达90t/hm2。果实棒状,长30cm左右,单瓜质量150g左右。商品性好,瓜把短,瓜色深绿,有光泽,瘤显著,密生白刺,果肉绿白色、质脆、品质优。

关键词: 黄瓜;保护地栽培;早熟;抗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变化对番茄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低 温(15 ℃) 、中温(20 ℃) 、高温(25 ℃) 条件下 生长的 番茄幼苗 ,定植前 15 d 放 置在 相同的高温 条件下(25 ℃) ,测定 了各处 理不 同 时期 幼苗 叶 片中 脯 氨酸、束缚 水、自由 水 含量 ,以 观 察其抗寒 性的变 化,结果 表明:在 低温下生 长的番茄 幼苗 抗寒 性较 强,中 温下 生长 的 幼苗 次之 ,高 温下生长的 幼苗抗 寒性最差 ;但三种 处理的 幼 苗放 置在 同 样的 高 温下 抗寒 性 迅速 下降 ,尤 其是 低 温下生长的 幼苗下 降幅度最 大,到定 植时不同 温度处 理幼苗的 抗寒性已 无明显 差异。

关键词: 番茄 抗寒性 脯氨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子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1999 CSCD

摘要:以4×4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研究了茄子遗传距离与杂种8个性状及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杂种性状间的关系较复杂,直线相关、曲线相关和不相关3种关系都存在,因此在现阶段,完全用遗传距离代替传统方法对亲本进行选择选配还是不太现实的。

关键词: 茄子;杂种优势;遗传距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土栽培豌豆苗的种子前期处理

天津农业科学 1999

摘要:芽苗菜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跟踪记录数据表明,豌豆种在55 ℃的水中温烫2m in、在25 ℃纯净水中浸泡24 h、播种在用新闻纸做为基质的 Y S906 型育苗盘中,用种量在120 g 时,出芽率最高,出菜率也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关键词: 发芽率;浸种;基质;温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