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害虫自动识别与计数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环境昆虫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害虫种类的识别与发生数量的获取是精准预测的重要基础,对害虫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决策意义。传统的害虫识别与计数方法效率低,难以满足植保现代化的要求。本文综述了害虫自动识别与计数技术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声音信号、图像技术、红外传感器在害虫自动识别与计数中应用的优势和不足,对提高害虫自动识别与计数技术准确率的解决措施提出了初步的建议。提出今后研究重点应将上述多种技术进行结合,不同技术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建立综合性的监测技术体系,以提高害虫识别与计数的准确率;同时应用三维技术解决害虫二维图像识别算法普适性的问题。
关键词: 害虫 自动识别 计数 红外传感器 声音信号 图像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SR标记对甜瓜品种纯度和真实性的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SSR指纹鉴定甜瓜杂交种纯度的技术体系,对于利用分子标记进行品种纯度和真实性鉴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以12个甜瓜杂交种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确定了杂合率高,能够区分甜瓜杂交种与双亲的11对SSR引物,其中5个引物对其中6个杂交种具有特异带型,进一步结合其它引物可将杂交种中混杂的其它11个品种的异型株鉴别出来。通过对照12个甜瓜杂交种的51份样品,分子标记检测纯度的结果与田间纯度鉴定的结果进行验证,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SSR指纹检测的结果与田间地里植株的形态性状鉴定的结果进行了显著性分析,结果证明,SSR分子标记技术检测技术体系可以取代地里经典的形态性状鉴定方法,用于甜瓜杂交种纯度及真实性快速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熟蟠桃新品种‘瑞蟠24号’
《果农之友 》 2015
摘要:蟠桃品种数量有限,产量低,果实易烂顶裂核,加之品种选育工作开展较少,制约了蟠桃栽培与发展。1998年收集‘瑞蟠10号’,蟠桃种子,经过实生苗培育,性状鉴定,初选,复选,并于2002年后在北京海淀、平谷、顺义等地进行了生产区试和示范,育成果实大,颜色鲜艳,风味甜,黏核,综合性状优良的晚熟蟠桃品系。该品系与其母本‘瑞蟠10号’相比,果实发育期长23天左右,果个大,着色面积大,可溶性固形物高,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城市雨水资源在景观中的应用
《广东林业科技 》 2015
摘要:城市雨水资源的景观化应用是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文章针对国内城市雨水因利用不当造成城市内涝、水循环不畅等问题,总结了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及我国在城市发展中形成的雨洪管理模式和治理经验,着重介绍和分析了城市雨水资源化在景观应用中的基本途径和常见形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LBD基因参与愈伤组织发生及植株再生初探
《华北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离体再生主要经历愈伤组织形成、胚状体或器官发生和不定芽产生等过程,其中愈伤组织形成是在外源生长素和相关蛋白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是植物离体再生的关键环节。拟南芥LBD16、LBD17、LBD18和LBD29是促进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的关键转录因子。通过对37种白菜高代自交系外植体芽再生频率的统计分析,选出具有显著差异的材料,研究了大白菜愈伤组织发生过程中上述同源LBD基因的表达变化模式,初步分析了LBD基因表达对大白菜愈伤组织产生和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白菜LBD基因与拟南芥LBD基因有很高的序列同源性,共有8个上述基因的同源基因;离体培养的白菜外植体在诱导7 d时产生愈伤组织,而LBD基因在此时表达量达到最高,然后开始降低,在整个愈伤诱导过程中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愈伤诱导各时期中,LBD基因在高再生频率材料中的表达一般都要高于低再生材料。这些结果表明,LBD基因参与大白菜愈伤组织产生并促进离体组织植株再生的关键基因,这为从分子水平上筛选高效再生材料,建立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个南疆杏树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南疆地区4个杏品种‘阿克乔儿胖’、‘克孜郎’、‘胡安娜’和‘大佳娜丽’为材料研究它们在当地生态环境下的光响应曲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采用LI-6400XT对杏树光合作用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光强增加,各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均相应升高,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克孜郎’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各品种光补偿点的顺序由低到高为:‘大佳娜丽’<‘克孜郎’<‘阿克乔儿胖’<‘胡安娜’。‘阿克乔儿胖’的光饱和点为935μmol·m-2·s-1,明显低于其它品种。4个杏品种净光合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变化,但‘胡安娜’光合午休现象不明显。不同品种的蒸腾日变化基本呈单峰变化规律,‘大佳娜丽’、‘克孜郎’、‘阿克乔儿胖’和‘胡安娜’的日均蒸腾速率分别为4.2、3.9、3.4、2.7μmol·m-2·s-1。‘胡安娜’的蒸腾速率较低,但水分利用效率较高,且全天变化比较平稳。以上各品种的光合生理数据将为指导南疆地区杏树栽培管理、良种选择和果粮间作提供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油鸡蛋品质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中国家禽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以纯种北京油鸡70个家系,686只个体为试验素材,在33周龄时分别针对鸡蛋卵磷脂(PC)、脑磷脂(PE)、粗脂肪(CF)和干物质含量(DM)等重要蛋品营养化学性状,以及蛋重(EW)、蛋形指数(ESI)、蛋壳强度(ESS)、蛋壳颜色(ESC)、蛋白高度(AH)、哈氏单位(HU)、蛋黄颜色(YC)、蛋黄重(YW)、蛋黄蛋重比(Y∶E%)、蛋白蛋重比例(A∶E%)以及蛋黄蛋白比(Y∶A%)等主要常规物理性状,采用动物模型和MTDFREML软件对蛋品质相关性状进行了遗传力(h2)和遗传相关(rA)估计。结果表明,DM、CF、PC和PE等营养化学指标属于中等遗传力(h2=0.21~0.31);在常规物理指标方面,只有Hu和AH属于低遗传力性状(h2=0.11~0.13);EW、ESC、YW、A∶E%、Y∶E%以及Y∶A%等性状具有较高遗传力(h2=0.52~0.69);ESI、ESS、YC等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h2=0.23~0.31)。Y∶A%、Y∶E%与DM、CF高度遗传正相关(rA=0.91~0.95),Y∶A%、Y∶E%与PC、PE呈中等水平的遗传正相关(rA=0.29~0.46)。由此可知,Y∶A%、Y∶E%可作为选择指标应用于鸡蛋营养品质的选择当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