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北京市昌平区某奶牛场体细胞数超标的诊断报告

中国乳业 2015

摘要:为确定北京市昌平区某奶牛场生鲜乳中体细胞数超标的原因,对生鲜乳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并对病原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菌株为无乳链球菌,该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氨苄、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对多黏菌素、庆大霉素有抵抗,对其它药物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关键词: 北京 昌平 奶牛 体细胞数 超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六种侧耳属食用菌子实体抗氧化活性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比较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es)、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榆黄菇(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和红平菇(Pleurotus diamor)6种侧耳属(Pleurotus)食用菌子实体的抗氧化作用,通过FRAP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评价6种食用菌多糖对Fe3+的还原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检测6种食用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鲍鱼菇抗氧化活性最高,总抗氧化能力为327.60μmol/g,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活力为1 111.85 U/g,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达到66.13%,具有深度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 侧耳属(Pleurotus) 食用菌 子实体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分级阈值和多级筛分的玉米果穗穗粒分割方法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有效克服果穗形状畸变和穗粒颜色差异对穗粒分割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准确、鲁棒的玉米果穗穗粒分割方法。该方法利用果穗三维形状特征校正果穗径向畸变以最大程度恢复图像上果穗表面信息;采用分级阈值分割策略确定每颗穗粒最佳阈值范围,并利用穗粒几何特征实现穗粒初次筛分,消除穗粒间粘连效应;结合主成份分析和支持向量模型完成穗粒的二次筛分,生成果穗表面穗粒分布图。该方法整合了果穗径向畸变-分级阈值-穗粒多级筛分,实现果穗穗粒的精准分割,为玉米果穗自动化考种提供了基础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在穗粒分割准确性和鲁棒性上具有显著优势,平均计算效率达15 s/果穗。

关键词: 分级 主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机 玉米果穗 径向畸变 分级阈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新育成葡萄品种SSR指纹图谱的建立

果树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我国近年来新育成葡萄品种的指纹图谱,明确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了国内新育成的24个葡萄品种,采用6对国际通用的SSR荧光标记引物对其进行扩增,通过毛细管电泳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这6个标记不仅可以明确的区分每一个供试品种,而且能很好鉴定葡萄品种的倍性,同时这些标记也可以用于品种间亲缘关系的鉴定,区分不同亲本、不同种群及不同亚属的葡萄品种。【结论】该SSR指纹图谱的建立可以完善我国葡萄品种数据库,为品种鉴定、植物品种权保护及亲缘关系分析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葡萄 SSR标记 DNA指纹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近红外高光谱成像及信息融合的小麦品种分类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5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光谱成像技术因具有图谱合一的特点在作物品种鉴别方面具有较大潜力,但目前研究大多只提取利用了光谱信息,对图像信息没有进行有效利用。本文利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仪采集了强筋、中筋、弱筋3个类型共计6个品种的单粒小麦种子高光谱图像,提取了长、宽、矩形度、圆形度、离心率等12个形态特征,并对图像中的胚乳和胚区域进行分割建立掩膜,提取了胚乳和胚区域的平均光谱信息。采用PLSDA和LSSVM方法建立基于图像信息的判别模型,结果表明强筋、弱筋两者二分类的识别率能达到98%以上,强筋、中筋两者二分类的识别率只能达到74.22%,说明近红外高光谱图像的形态信息能够反映品种间差异,但单独利用图像信息进行分类时准确度可能欠佳。采用SIMCA,PLSDA和LSSVM方法建立了胚乳和胚区域光谱信息的多分类模型,胚乳区域的分类效果较胚区域略好,说明籽粒不同部位的形状差异会影响分类效果。进一步融合光谱信息和图像信息,采用SIMCA,PLSDA和LSSVM方法建立融合模型,识别率较单独的图像或光谱信息模型均略有提升,PLSDA方法从原来的96.67%提升到98.89%,表明充分挖掘高光谱图像所包含的形态特征和光谱特征可有效提高分类效果。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小麦 单粒种子 分类 信息融合

无蜡质芥蓝突变型叶表面蜡质超微结构观察

中国蔬菜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亮叶无蜡质紫色芥蓝突变型紫.中花芥蓝和多蜡质紫色芥蓝野生型为试材,对芥蓝叶片发育过程中最外层的表面蜡质进行系统地观察,并对无蜡质突变型紫.中花芥蓝、多蜡质野生型芥蓝和普通绿色芥蓝(CK)的干物质量、VC、可溶性糖、粗纤维、蛋白质、花青苷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叶片发育过程中,多蜡质野生型芥蓝的叶面蜡质明显多于无蜡质突变型紫.中花芥蓝;野生型芥蓝和紫.中花芥蓝叶片背面的蜡质均明显多于叶片腹面;野生型芥蓝叶片背面的蜡质退化速度明显慢于叶片腹面。无蜡质突变型紫.中花芥蓝的VC含量高于野生型芥蓝,而粗纤维(DW)含量低于野生型芥蓝,说明紫.中花芥蓝有利于改良现有芥蓝的营养品质,有望育成高VC含量、高花青苷含量、以生食为主的芥蓝品种。芥蓝叶片的无蜡质性状对多蜡质表现为隐性遗传,紫色对绿色表现为显性遗传。

关键词: 芥蓝 无蜡质突变体 超微结构 花青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纯度分子鉴定标准研制相关问题的探讨

玉米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分析纯度鉴定和一致性鉴定的关系,探讨与纯度鉴定标准制定相关的8个问题,包括是否覆盖所有品种类型、是否鉴定所有杂株类型、是否提供杂交种的制种亲本、是否用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结果进行校正、是否指定检测平台、是否在纯度鉴定前先鉴定真实性、是否所有样品都能鉴定、是否适用于转基因品种纯度鉴定,确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纯度分子鉴定技术规范和标准。以玉米杂交种纯度分子鉴定为例,确立鉴定引物选择和鉴定程序,并分析弱苗、病苗、非典型株和种子发芽率对田间小区种植和室内分子鉴定结果吻合性的影响。

关键词: 玉米 纯度鉴定 分子鉴定 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鼠尾草干燥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蔬菜 2015

摘要:研究鼠尾草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建立鼠尾草干燥模型。比较5个常用的干燥模型对鼠尾草干燥过程的拟合效果,结果发现Modified-Page、Wang and Singh以及Henderson-Pabis模型对试验数据拟合度较高,其中Wang and Singh模型为二次方程式,明显不适合预测样品的水分变化规律,Modified-Page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进一步使用Arrhennius方程预测干燥温度对干燥速率的影响,在Modified-Page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并验证鼠尾草的干燥模型:)))6304exp(1143080(exp()000294.00207.0.2(2TTtTM×-×+×+-×-=1501R(其中T为干燥温度,t为干燥时间,MR为样品水分比),该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仅为26.5%。

关键词: 鼠尾草 干燥模型 Modified-Page模型 Arrhennius方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月季远缘和品种间杂交亲本的选择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培育新奇花色、抗黑斑病的新优品种,对抗逆性强的蔷薇属其他植物与观赏性状优良的月季品种进行了远缘杂交及月季品种间杂交,同时结合花粉生活力、母本自然授粉结实情况,探究蔷薇属其他种或品种与月季品种间的杂交亲和性,筛选合适的杂交亲本。结果表明:在以白玉堂、单瓣黄刺玫、报春刺玫、玫瑰为父本与9个现代月季品种为母本的20个远缘杂交组合中,杂交亲和性较高的组合有‘雪山娇霞’×报春刺玫、‘雪山娇霞’×单瓣黄刺玫、‘橘红潮’×玫瑰、‘花房’×白玉堂,结实率在10.91%~37.5%。结合远缘杂交、品种间杂交以及母本自然授粉结实情况的调查,筛选出适合做母本的月季品种有‘绯扇’、‘电子表’、‘曼哈姆’、‘花房’、‘红帽子’‘橘红潮’和‘雪山娇霞’;结合远缘杂交、品种间杂交以及花粉生活力测定的结果,筛选出适合做父本的月季品种有‘电子表’、‘红法兰西’和‘绯扇’。

关键词: 月季 远缘杂交 品种间杂交 亲和性 亲本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清洗水结合使用对鲜切胡萝卜及菠菜的清洗效果研究

食品工业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鲜切胡萝卜及菠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去离子水、臭氧水和碱性电解水与次氯酸钠结合使用的抑菌效果。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去离子水、臭氧水和碱性电解水与次氯酸钠结合使用单次及多次循环清洗后鲜切胡萝卜及菠菜的菌落总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清洗水结合使用能够显著提高次氯酸钠的杀菌效果。单次清洗时,碱性电解水与次氯酸钠结合使用效果最好,多次循环使用,臭氧水与次氯酸钠结合展现出稳定的强抑菌能力。

关键词: 鲜切胡萝卜 鲜切菠菜 臭氧水 电解水 次氯酸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