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无蜡质芥蓝突变型叶表面蜡质超微结构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德双 1 ; 孙雷 1 ; 张凤兰 1 ; 何洪巨 1 ; 于拴仓 1 ; 余阳俊 1 ; 赵岫云 1 ; 赵学志 1 ; 汪维红 1 ; 苏同兵 1 ; 卢桂香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关键词: 芥蓝;无蜡质突变体;超微结构;花青苷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46

年卷期: 2015 年 1 卷 11 期

页码: 40-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亮叶无蜡质紫色芥蓝突变型紫.中花芥蓝和多蜡质紫色芥蓝野生型为试材,对芥蓝叶片发育过程中最外层的表面蜡质进行系统地观察,并对无蜡质突变型紫.中花芥蓝、多蜡质野生型芥蓝和普通绿色芥蓝(CK)的干物质量、VC、可溶性糖、粗纤维、蛋白质、花青苷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叶片发育过程中,多蜡质野生型芥蓝的叶面蜡质明显多于无蜡质突变型紫.中花芥蓝;野生型芥蓝和紫.中花芥蓝叶片背面的蜡质均明显多于叶片腹面;野生型芥蓝叶片背面的蜡质退化速度明显慢于叶片腹面。无蜡质突变型紫.中花芥蓝的VC含量高于野生型芥蓝,而粗纤维(DW)含量低于野生型芥蓝,说明紫.中花芥蓝有利于改良现有芥蓝的营养品质,有望育成高VC含量、高花青苷含量、以生食为主的芥蓝品种。芥蓝叶片的无蜡质性状对多蜡质表现为隐性遗传,紫色对绿色表现为显性遗传。

  • 相关文献

[1]甲硫氨酸和茉莉酸甲酯对芥蓝硫代葡萄糖苷的影响. 蒋晓丽,郭世荣,何洪巨,刘伟. 2009

[2]施用生物炭对西北旱区有机芥蓝生长的影响及节水效应. 王利春,李银坤,郭文忠,曲继松,马丽,杨子强. 2018

[3]三种功能水溶肥对芥蓝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姚红艳,谷建田,何洪巨. 2021

[4]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优化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张德双,赵泓,辛晓云,张凤兰,余阳俊,于拴仓,苏同兵,赵岫云,汪维红,李佩荣,王姣,卢桂香. 2024

[5]芥蓝新种质创制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张德双,辛晓云,张凤兰,余阳俊,于拴仓,苏同兵,赵岫云,汪维红,李佩荣,卢桂香. 2024

[6]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芥蓝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德双,张娜,于拴仓,张凤兰,隋光磊,余阳俊,赵岫云,汪维红,苏同兵,卢桂香. 2014

[7]HPLC鉴定芥蓝中完形硫代葡萄糖甙. 何洪巨,宋曙辉,王文琪,武兴德. 2002

[8]芥蓝未熟种子赤霉素的GC/MS定性分析. 吴萍,刘玲,泷川重信,我妻正迪. 1997

[9]蔬菜花青苷生物合成及转录调控的研究进展. 曹琳娇,李晓杰,焦棒棒,梁毅,马长生. 2019

[10]洋葱花青苷生物合成调控研究进展. 曹琳娇,李晓杰,焦棒棒,袁升凯,赵李锋,马长生,梁毅. 2020

[11]与紫色大白菜花青苷合成相关的基因. 张德双,张凤兰,于拴仓,余阳俊,赵岫云,汪维红,苏同兵,卢桂香. 2015

[12]心里美萝卜维生素C与花青苷的相关分析. 邱小波,宋芳,林欣立,李寅安,陈杭. 1993

[13]PpMYB113基因在桃花青苷合成和积累中的功能分析. 周淑婷,李茂福,王华,孙佩,康岩慧,孙向一,武军凯,张立彬,金万梅. 2025

[14]甜菜花叶病毒病研究之二——感病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元平,裘维蕃. 1994

[15]外源SA对低温下杏花器官超微结构的影响. 张俊环,王玉柱,孙浩元,杨丽,姜凤超. 2014

[16]葡萄酸腐病菌sf-19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及其致病作用. 王超男,李兴红,张夏兰,任争光,赵晓燕,魏艳敏. 2016

[17]热锻炼和热胁迫过程中菜豆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王光耀,刘俊梅,张仪,余炳生,沈征言.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