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优化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德双 1 ; 赵泓 1 ; 辛晓云 1 ; 张凤兰 1 ; 余阳俊 1 ; 于拴仓 1 ; 苏同兵 1 ; 赵岫云 1 ; 汪维红 1 ; 李佩荣 1 ; 王姣 1 ; 卢桂香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关键词: 芥蓝;游离小孢子;单核靠边期;双单倍体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46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75-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16个芥蓝品种(F1)为供体材料,比较分析了优化花蕾的消毒、小孢子的游离释放以及过滤等环节对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6份参试芥蓝供体材料都具有胚胎发生能力,并全部获得了不同类型的再生植株,实现了较大规模、批量地获得芥蓝双单倍体(DH).经田间综合评价筛选,应用DH系育成了不同熟性的芥蓝一代杂种20M4芥蓝、21M2芥蓝和22M11芥蓝.

  • 相关文献

[1]应用混合线性模型鉴定双单倍体玉米测交组合. 段民孝,范弘伟,赵久然,王元东,邢锦丰,杨国航,张华生,王继东,张雪原. 2010

[2]羽衣甘蓝双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 韩硕,郭宁,张月云,宗梅,王桂香,刘凡. 2018

[3]用小孢子培养创建大白菜双单倍体永久作图群体. 张凤兰,赵岫云. 2003

[4]基于SSR标记的花椰菜育种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宋晓玉,韩硕,甘德芳,宋顺华,刘凡,郭宁,孟淑春. 2024

[5]甲硫氨酸和茉莉酸甲酯对芥蓝硫代葡萄糖苷的影响. 蒋晓丽,郭世荣,何洪巨,刘伟. 2009

[6]施用生物炭对西北旱区有机芥蓝生长的影响及节水效应. 王利春,李银坤,郭文忠,曲继松,马丽,杨子强. 2018

[7]三种功能水溶肥对芥蓝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姚红艳,谷建田,何洪巨. 2021

[8]芥蓝新种质创制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张德双,辛晓云,张凤兰,余阳俊,于拴仓,苏同兵,赵岫云,汪维红,李佩荣,卢桂香. 2024

[9]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芥蓝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德双,张娜,于拴仓,张凤兰,隋光磊,余阳俊,赵岫云,汪维红,苏同兵,卢桂香. 2014

[10]无蜡质芥蓝突变型叶表面蜡质超微结构观察. 张德双,孙雷,张凤兰,何洪巨,于拴仓,余阳俊,赵岫云,赵学志,汪维红,苏同兵,卢桂香. 2015

[11]HPLC鉴定芥蓝中完形硫代葡萄糖甙. 何洪巨,宋曙辉,王文琪,武兴德. 2002

[12]芥蓝未熟种子赤霉素的GC/MS定性分析. 吴萍,刘玲,泷川重信,我妻正迪. 1997

[13]黄心乌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 汪维红,赵岫云,于拴仓,许明,张凤兰,余阳俊,张德双.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