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芥蓝新种质创制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德双 1 ; 辛晓云 1 ; 张凤兰 1 ; 余阳俊 1 ; 于拴仓 1 ; 苏同兵 1 ; 赵岫云 1 ; 汪维红 1 ; 李佩荣 1 ; 卢桂香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关键词: 芥蓝;种质;创制;一代杂种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90-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常规杂交方法,以芥蓝为母本,以甘蓝种的不同变种为父本进行杂交,从F2中选择优良单株,经回交和多代连续自交,最终创制出紫色性状(肉质茎、叶片、叶脉、花蕾)、蜡粉性状(无蜡粉肉质茎、无蜡粉叶片)、肉质茎形状(短纺锤形、柱形)、侧薹性状(早发、多发、颜色紫色或绿色)以及花瓣颜色(浅黄色)等不同类型的芥蓝新种质。应用这些材料成功选育出京紫1号、京紫2号、京紫3号、21M2芥蓝和22M4芥蓝等芥蓝新品种。研究结果为芥蓝种质资源创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芥蓝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献

[1]甲硫氨酸和茉莉酸甲酯对芥蓝硫代葡萄糖苷的影响. 蒋晓丽,郭世荣,何洪巨,刘伟. 2009

[2]施用生物炭对西北旱区有机芥蓝生长的影响及节水效应. 王利春,李银坤,郭文忠,曲继松,马丽,杨子强. 2018

[3]三种功能水溶肥对芥蓝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姚红艳,谷建田,何洪巨. 2021

[4]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优化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张德双,赵泓,辛晓云,张凤兰,余阳俊,于拴仓,苏同兵,赵岫云,汪维红,李佩荣,王姣,卢桂香. 2024

[5]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芥蓝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德双,张娜,于拴仓,张凤兰,隋光磊,余阳俊,赵岫云,汪维红,苏同兵,卢桂香. 2014

[6]无蜡质芥蓝突变型叶表面蜡质超微结构观察. 张德双,孙雷,张凤兰,何洪巨,于拴仓,余阳俊,赵岫云,赵学志,汪维红,苏同兵,卢桂香. 2015

[7]HPLC鉴定芥蓝中完形硫代葡萄糖甙. 何洪巨,宋曙辉,王文琪,武兴德. 2002

[8]芥蓝未熟种子赤霉素的GC/MS定性分析. 吴萍,刘玲,泷川重信,我妻正迪. 1997

[9]京甜3号甜椒新品种的选育. 耿三省,陈斌,张晓芬,毛爱军. 2006

[10]鲟鱼种质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郭向贺,董颖,胡红霞,赵艳珍. 2014

[11]偃麦草属植物种质材料苗期耐盐性综合评价. 孟林,尚春艳,毛培春,张国芳,安沙舟. 2009

[12]不同来源桃种质果实糖酸组分含量特点的研究. 牛景,赵剑波,吴本宏,李绍华,刘国杰,姜全. 2006

[13]樱桃种质资源试管苗保存方法. 牛爱国,张开春,张晓明,闫国华,李文生,姜立杰. 2005

[14]偃麦草属植物种质材料不同耐盐群体生理指标分析. 孟林,毛培春,张国芳. 2009

[15]浅黄色花瓣大白菜新种质(07-882×abc3-1)2的创制及应用. 张德双,辛晓云,李佩荣,张凤兰,余阳俊,于拴仓,赵岫云,汪维红,苏同兵,卢桂香. 2023

[16]浅黄色花瓣大白菜新种质(07-882×abc3-1)~2的创制及应用. 张德双,辛晓云,李佩荣,张凤兰,余阳俊,于拴仓,赵岫云,汪维红,苏同兵,卢桂香. 2023

[17]板栗雄性不育的形态学观察. 刘国彬,曹均,周连第,兰卫宗,兰彦平. 2014

[18]基于不同玉米生态区主推品种探讨宜粒收关键种质构建方向. 付修义,张华生,赵久然,陈传永,陈琛,吴珊珊,张雪原,张春原,王元东. 2024

[19]京研系列甜辣椒新品种. 丁海凤. 2007

[20]秋红萝卜新品种京红3号的选育. 张丽.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