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论网络环境下农业科研图书馆发展和定位
《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12
摘要:近些年,信息网络建设在我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可以说网络正在覆盖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农业信息源的农业科研图书馆就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就网络环境对农业科研图书馆发展带来的影响、网络环境下农业科研图书馆的发展重点、网络环境下发展农业科研图书馆的定位方向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为网络环境下农业科研图书馆发展和定位提供理论参考。


间作模式下四种扁桃树形结构间差异及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对扁桃四种不同栽培树形的光合、冠层、微环境等指标及其对应间作区域光照和小麦生长情况的测定研究,旨在为南疆扁桃-小麦间作体系中,扁桃适宜树形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0年生晚丰品种为试材,设主干分层形、纺锤形、高干圆头形和开心形四个处理,研究四个树形间的差异,调查间作区域光照分布和小麦生长情况。【结果】纺锤形处理单株负载量略低于主干分层形为1 184个/株,由于树冠体积小,单位投影面积负载量最高,达到94.8个/m2,是主干分层形的2.06倍;树冠内部光照情况优于其他三个处理,达到自然条件的31%;对间作区域遮阴影响程度较轻,且持续时间短,其整体和两侧近冠区域全天光照强度分别为自然条件的40.89%和34.57%。【结论】扁桃纺锤形树形负载量大,对间作区域影响小,适合应用于果粮间作立体复合种植体系中。


新疆南部棉区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抗性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植物保护学报 》 2012 CSCD
摘要:采用ELISA检测和室内生物测定方法,测定6个转Bt基因棉花品种(系)不同生育期叶片中的Bt毒蛋白含量及其对各世代棉铃虫的抗性水平。转Bt基因棉花叶片中的Bt毒蛋白含量总体上随着棉花生育期的推进而逐渐下降,6个品种(系)叶片的Bt毒蛋白含量子叶期最高,达1 210.03~1 733.15 ng/g,与子叶期相比,三叶期、七叶期、盛蕾期、花铃期、吐絮期Bt毒蛋白含量减少幅度为2.5%~96.0%。6个品种(系)对第4代棉铃虫幼虫抗虫性较低,毒杀效果仅为19.0%~41.3%。幼虫的校正死亡率逐代下降,各棉花品种对第4代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仅为12.0%~36.2%。
含血红蛋白基因(VHb)的铜绿假单胞菌重组菌的构建及鼠李糖脂表达条件的研究
《工业微生物 》 2012 CSCD
摘要:将RDR(ribonucleotide diphosphate reductase)启动子驱动下的透明颤菌(Vitreoscilla sp.)血红蛋白(Vitreoscilla hemoglobin,VHb)基因的表达载体pSETRDR-VHb转入铜绿假单胞(Pseudomonasaeruginosa)S301菌株中。并对其中阳性转化子AY26菌株进行了鼠李糖脂表达条件的研究。正交实验L_9(4~3)优化培养基,最佳组分为:硫酸镁0.075%、硝酸钠0.5%、清油3 mL/L、酒石酸钠0.4%。在限碳培养条件下,转化子SY26鼠李糖脂产量达到12.9 g/L,比对照菌株S301(8.4 g/L)提高150%,5 L发酵罐放大实验验证,重组菌AY26的表面活性剂产量达到33.12 g/L。
关键词: 透明颤菌 血红蛋白基因 铜绿假单胞菌 表面活性剂 鼠李糖脂


新疆伊犁河流域砂质薄土层苜蓿喷灌生产技术规程
《湖北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规范新疆伊犁河流域砂质薄土层苜蓿的生产,针对伊犁河流域水土开发区域面临砂质薄土层的灌溉问题和苜蓿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国家及行业标准,对新疆伊犁河流域砂质薄土层新垦耕地的喷灌苜蓿种植的灌溉生产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针对新疆伊犁河流域砂质薄土层新垦耕地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对其苜蓿生产中的品种选择、培肥地力、平整土地、灌溉管理和配套栽培措施等进行了具体规定。该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对新疆伊犁河流域砂质薄土层新垦耕地苜蓿喷灌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将显著提高饲草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疆伊犁州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洱海北部地区不同轮作农田氮、磷流失特性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2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研究洱海北部地区不同轮作模式下农田氮、磷流失特征以期为环境污染风险评估和制定相关措施控制由农业造成的面源污染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中通过调查采自洱海北部地区7个乡镇4种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水样及施肥情况分析了田面水和沟渠水的氮、磷含量动态变化情况,以及肥料的投入量与田面水和沟渠水中氮、磷浓度的关系。[结果]田面水中,不同轮作模式下氮素的流失差异显著,蚕豆-水稻比大蒜-水稻模式减少氮素流失风险38%。水溶态氮是氮流失的主要形态。可溶性氮浓度以大蒜-水稻模式最高。不同轮作模式下田面水中氮浓度基本趋势为:大蒜-水稻>黑麦草-水稻>蚕豆-水稻>油菜-水稻。磷素流失总量偏低,且以泥沙结合态为主,不同轮作模式间各种形态的磷流失无显著差异。田面水中氮磷含量比沟渠水高,对总氮和总磷的增荷率分别为73%和82%。追肥是导致农田水对沟渠水增荷的关键因素。[结论]本研究中,大蒜-水稻是洱海流域农田氮磷流失风险最高的轮作模式。因此,应该综合考虑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合理安排轮作模式。本研究为控制洱海流域农田面源污染和改善洱海水质提供了参考。


拟南芥木糖异构酶在酿酒酵母的成功表达(英文)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酿酒酵母是工业上乙醇发酵的首选目标微生物,但是不能代谢木糖等五碳糖。通过导入外源木糖异构酶基因,可以赋予酵母利用木糖的能力。但是长期的研究发现很难将细菌木糖异构酶转入酿酒酵母得到活性表达。研究成功的在酿酒酵母里表达了拟南芥木糖异构酶,其活性可达到0.51 U/(mg protein)。拟南芥木糖异构酶与成功在酵母里表达的真菌木糖异构酶相比更加耐受木糖醇抑制(Ki=13.21 mM)。本研究为改善酵母利用木糖提供了新的可用的木糖异构酶。
采前喷钙对库尔勒香梨黑心病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通过采前对库尔勒香梨喷施0.014%,0.017%,0.020%钙肥,研究采前喷施不同浓度液钙对香梨黑心病和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座果2~6周内,实施一定浓度的钙肥,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硬度,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使细胞保持较好完整性,抑制果实内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减少贮藏过程中黑心病和腐烂病的发生,较低浓度的液钙就能起到较好的效果,试验中0.014%浓度的液钙喷施效果最好。


不同葡萄品种加工绿葡萄干的适宜性分析
《食品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6个新疆绿色葡萄品种为试材进行感官、理化指标的检测,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其主要性状与"理想品种"性状之间的密切程度进行综合分析,依据各品种的加权关联度对参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其加工绿葡萄干的适宜性。结果表明:无核白、底莱特、京早晶、波尔莱特、无核白鸡心等葡萄品种适宜加工绿葡萄干,而苏珊玫瑰、谢克兰格、匈牙利之光等则不适宜加工成绿葡萄干,其他品种居中。此结果与各品种实际表现基本一致,说明该方法可用于我国葡萄干产业加工品种的筛选及其评价体系的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