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根芹菜越夏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西北园艺 200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荒漠灌区籽用西瓜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2008

摘要:在河西内陆荒漠灌区采用免耕秸秆覆盖、深松秸秆覆盖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土壤风蚀量、水分效应和籽用西瓜的种植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免耕秸秆覆盖、深松+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比传统耕作的籽用西瓜苗期0~20 cm土壤含水量提高12.3~41.3 g/kg;土壤侵蚀量减少59.09%、49.94%;籽用西瓜产量增加27.6%、13.4%,经济效益提高48.4%、25.1%。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秸秆覆盖 土壤水分 籽用西瓜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秦冠、富士苹果杂交后代抗早期落叶病的遗传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秦冠、富士杂交F1代,对苹果早期落叶病的抗性遗传倾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交F1代斑点病的遗传倾向在不同年份表现一致,病情指数由小到大依次为秦冠×富士<富士×秦冠,而褐斑病的遗传倾向在不同组合不同年份表现不一致。秦冠、富士杂交F1代的斑点病病情指数均值略高于或低于亲中值,表明秦冠、富士杂交后代抗斑点病的遗传中加性效应较大,在后代中选择抗病单株潜力大。褐斑病病情指数均高于亲中值,表明褐斑病遗传中非加性效应占有较大比重。

关键词: 苹果 斑点病 褐斑病 抗性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手动喷雾器施药效果初报

甘肃农业科技 2008

摘要:采用不同喷雾器进行了16%四螨达可湿性粉剂2 800倍液防治玉米叶螨的田间喷雾试验。结果表明,用W S-16型手动喷雾器和JactoHD-400型手动喷雾器喷雾,药后第3天、第7天、第10天对玉米叶螨的防效分别为88.3%、85.4%、82.8%和85.3%、83.1%、82.1%,明显高于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喷雾的防效;且喷雾时药液滴漏率明显低于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从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W S-16型手动喷雾器的价格适中,宜推广应用。

关键词: 喷雾器 玉米叶螨 防治效果 农药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激素处理对甜椒生长发育及后期植株衰老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以甜椒为试材,用不同外源激素进行浸种和幼苗叶片喷洒,测定其长势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S3307和IBA+NAA浸种处理、6-BA和GA3叶面喷洒处理叶片数和叶面积不断增大。S3307、GA3和6-BA处理的单株产量显著增加,以S3307、GA3增产效果最好。S3307处理的全株干物质重最高,较对照增加了33.97%,其次为GA3、6-BA和IBA+NAA处理。S3307、6-BA和IBA+NAA处理也可减缓甜椒生长后期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以S3307处理效果最明显。同时4种处理均可提高SOD、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并延缓SOD、POD活性下降和MDA含量的增加,延缓效果为S3307>6-BA>IBA+NAA>GA3。

关键词: 外源激素 处理 甜椒 衰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格诺李在嘉峪关市的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

甘肃农业科技 200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aCl胁迫下外源GA_3对黄瓜幼苗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2008

摘要:在盆栽人工控制盐分的条件下,研究了NaCl胁迫下外源GA3(赤霉素)处理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显著降低黄瓜幼苗的株高和叶片鲜重、干重及根干重;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根系活力在50mmoL/L盐胁迫下先升后降;植株不同叶位的叶片面积明显下降。外源GA3能显著提高盐胁迫下黄瓜幼苗植株高度和叶片的鲜重、干重及根干重,并能明显缓解因盐胁迫造成的光合叶面积的减小,提高幼苗的根系活力。

关键词: NaCl胁迫 黄瓜 幼苗生长 GA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新品种陇薯7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陇薯7号是以庄薯3号为母本、以菲多利为父本的杂交后代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晚熟,生育期120d(天)左右,薯块休眠期长。薯块长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较浅,表皮光滑,商品薯率80%,干物质含量25.2%,淀粉18.75%,VC203.1mg·kg-1,粗蛋白2.68%,还原糖0.18%。对晚疫病和花叶病毒病的抗性优于渭薯1号。每667m2产量2000kg左右,高产可达3000kg,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陇薯7号是以庄薯3号为母本、以菲多利为父本的杂交后代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晚熟,生育期120d(天)左右,薯块休眠期长。薯块长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较浅,表皮光滑,商品薯率80%,干物质含量25.2%,淀粉18.75%,VC203.1mg·kg-1,粗蛋白2.68%,还原糖0.18%。对晚疫病和花叶病毒病的抗性优于渭薯1号。每667m2产量2000kg左右,高产可达3000kg,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马铃薯 陇薯7号 晚熟马铃薯 陇薯7号 晚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持续低温弱光及之后光强对辣椒幼苗光抑制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模拟日光温室低温弱光逆境,以耐低温弱光性不同的辣椒(Capsicum annuum L.)品种为试材,以叶绿素a荧光为探针,研究了持续低温弱光和低温弱光后不同光强对辣椒幼苗光抑制的影响,以期为日光温室辣椒栽培中持续低温弱光天气转晴后的光强管理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5℃/5℃(昼/夜),100μmol.m-2.s-1光照条件下处理1~7 d,耐性强的佳木斯辣椒未发生光抑制,而耐性差的陇椒6号处理3~7 d时发生了光抑制。经低温弱光胁迫0~7 d的辣椒叶片在300~1200μmol.m-2.s-1光下连续照射4 h,均使其Fv/Fm降低。经低温弱光胁迫1、3 d,300、600μmol.m-2.s-1光照射4 h,陇椒6号叶片的Fv/Fm在弱光条件下可以恢复,800、1200μmol.m-2.s-1光照射则不能恢复,光合机构发生了不可逆破坏。低温弱光胁迫5 d以上,300~1200μmol.m-2.s-1光照射4 h,陇椒6号叶片的Fv/Fm均不能恢复。经低温弱光胁迫1~5 d,300~1200μmol.m-2.s-1光照射4 h,佳木斯辣椒叶片的Fv/Fm在弱光条件下均可以恢复;胁迫达7 d,则300~1200μmol.m-2.s-1光照射后,其Fv/Fm不能恢复。低温弱光使辣椒幼苗对光抑制的敏感性增强,低温弱光后强光对耐低温弱光性差的品种引起的光抑制程度较耐低温弱光性强的品种严重。

关键词: 辣椒 低温弱光 光强 叶绿素荧光 光抑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APD分析技术在小麦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RAPD分析技术在小麦分子育种研究中所出现的具体问题,对其在小麦遗传变异分析、目的基因的标记与定位、外源染色体的检测、品种鉴定、遗传图谱的构建、近缘种属间的遗传关系与遗传多样性研究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应用进行了综述,为小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RAPD 小麦 分子育种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